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检查
  • 1篇电生理特征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炎
  • 1篇端口
  • 1篇多动脉炎
  • 1篇多血管炎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炎
  • 1篇延髓
  • 1篇延髓麻痹
  • 1篇止血
  • 1篇肉芽肿
  • 1篇肉芽肿病
  • 1篇肉芽肿性
  • 1篇舌根
  • 1篇舌根部
  • 1篇射器
  • 1篇神经病

机构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开大学

作者

  • 5篇徐菲
  • 3篇黄旭升
  • 2篇李一凡
  • 2篇李懋
  • 2篇陈朝晖
  • 2篇朱航
  • 2篇杜文娟
  • 2篇杨飞
  • 2篇卫玉
  • 2篇王晓晓
  • 2篇王昊天
  • 2篇王红芬
  • 1篇凌丽
  • 1篇孙博
  • 1篇刘梦雨
  • 1篇石怀银
  • 1篇柏秀娟
  • 1篇张蕾
  • 1篇蔡晓庆
  • 1篇韩莉莉

传媒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6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表现为进行性延髓麻痹的舌根部腺样囊性癌:病例报道并文献分析
徐菲王晓琳刘梦雨石怀银张蕾黄旭升
一种止血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止血装置,包括支撑架、固定带和紧压体;其中支撑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第一架体上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中部设置有一通孔,通孔贯通第一架体,通孔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接触的一...
朱航杜文娟王昊天徐菲王晓晓李祎卫玉韩莉莉
文献传递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电生理特征及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AAV)性周围神经病(VN)患者的临床、电生理特征和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6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连续收治的AAV患者652例, 其中合并VN91例, 排除存在其他病因者, 最终纳入61例, 其中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17例、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11例、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33例。搜集患者的临床资料, 比较不同类型AAV患者间临床特征、VN临床表现、电生理[侧间波幅比(IAR)]及治疗差异, 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 EGPA、GPA及MPA组VN的发生率分别62.1%(18/29)、8.3%(15/180)和13.1%(58/443)。MPA组患者就诊和发病年龄中位数高于EGPA及GPA组(P<0.01)。GPA组VN发生时间晚于EGPA组(P<0.01), 电生理受累神经数少于其他两组(P<0.016)。EGPA组下肢运动神经IAR异常比例高于MPA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第3版伯明翰血管炎活动度评分(BVAS-V3)≥15(OR=6.85, 95%CI 1.33~35.30)患者VN疗效较好, 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OR=0.13, 95%CI 0.02~0.89)是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结论不同类型AAV患者VN临床和电生理特点略有不同, GPA患者常表现为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而电生理为局灶性受累, EGPA以多发单神经病最常见。BVAS-V3较高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可能对VN治疗效果有预测作用。
李一凡李懋杨飞王红芬徐菲陈思宇孙博陈朝晖黄旭升
关键词:显微镜下多血管炎韦格纳肉芽肿病血管炎变应性肉芽肿性
结节性多动脉炎并发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表现和电生理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结节性多动脉炎(polyarteritis nodosa,PAN)并发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表现及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住院治疗的PAN患者35例,对其临床资料、实验室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双侧同一神经的侧间波幅比(interside amplitude ratios,IAR)。结果35例PAN患者中有16例存在周围神经受损表现(45.7%),经神经电生理确诊为PAN并发周围神经病患者共10例(28.6%),其中男8例,女2例,发病年龄为(42.7±12.1)岁。4例以周围神经病症状首发,就诊时多为慢性病程(8/10),多发性单神经病(5/10),感觉运动均受累(9/10)和轴索损伤为主(8/10),1例为小纤维神经病。IAR可以发现神经电生理非对称性特点(6/10)。通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超过半数患者周围神经症状得到缓解(6/10),全部接受了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结论PAN临床虽少见,但周围神经系统常受累,多为慢性病程和多发性单神经病。详细的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针对小纤维神经的检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周围神经症状。
李一凡李懋徐菲杨飞王红芬柏秀娟陈朝晖凌丽黄旭升
关键词:结节性多动脉炎周围神经病小纤维神经病神经电生理检查
注射器转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射器转接装置,包括圆盘状转接主体、多个注射器连接端口、多个医用管道连接端口、多个密封塞、两块弧形夹持片;所述圆盘状转接主体的对称的两面的其中一面上设置多个注射器连接端口,圆盘状转接主体的另一面上设置...
朱航王昊天杜文娟蔡晓庆卫玉徐菲王晓晓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