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尚宁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肝炎
  • 4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肝硬化
  • 2篇慢性
  • 2篇慢性乙型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肝癌
  • 2篇病毒
  • 1篇代偿
  • 1篇动脉化疗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乙型病毒
  • 1篇乙型肝炎肝
  • 1篇乙型肝炎肝硬...
  • 1篇乙型肝炎肝硬...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分析
  • 1篇预后效果
  • 1篇原发性

机构

  • 7篇沈阳市第六人...

作者

  • 7篇尚宁
  • 5篇卞丽
  • 5篇安萍
  • 1篇杨晴
  • 1篇王岩
  • 1篇戴文颖
  • 1篇李鲁平
  • 1篇谷野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的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预后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接治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都实施抗病毒治疗,对所有患者的预后进行探讨。结果治疗2年后,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为(1.00±0.03)IU/M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水平为(37.63±1.01)U/L,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为(19.32±1.26)μmol/L,白蛋白(ALB)的水平为(36.22±2.25)g/L,与治疗前的HBV-DNA(3.66E±0.3)IU/ML,ALT水平(86.25±3.88)U/L,TBIL水平(65.69±14.12)μmol/L,ALB水平(24.33±2.98)g/L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未出现肝癌患者,无患者死亡;治疗2年后,肝癌的发病率为6.67%(2/30),无患者死亡。结论对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在其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实施规范化、长期性的抗病毒治疗,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降低患者发生肝癌的概率,提高其生存质量,降低临床病死率。
尚宁安萍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预后效果
丙通沙联合利巴韦林片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对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商品名:丙通沙)联合利巴韦林片治疗的效果。方法46例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常规的保肝、利尿以及纠正低蛋白血症等对症治疗。比较丙型肝炎病毒(HCV)Ⅰ型、Ⅱ型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肝功能指标、血清基因型抗病毒治疗的应答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Child-Pugh评分均有所改善,且HCVⅡ型患者ALT(35.66±29.52)U/L、AST(31.54±10.11)U/L、TBIL(22.82±4.62)μmol/L、Child-Pugh评分(6.11±1.26)分均低于HCVⅠ型患者的(56.15±34.21)U/L、(55.36±34.36)U/L、(38.96±11.34)μmol/L、(8.12±1.30)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Ⅱ型患者中早期病毒学应答率、早期生化学应答率、疗程结束时血清ALT复常率、疗程结束时HCV-RNA转阴率均高于HCVI型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94、4.394、4.785、3.948,P<0.05)。在46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出现血红蛋白水平下降的现象,通过减少利巴韦林剂量,患者均缓解了症状;有4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现象,予以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有2例患者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通过减少利巴韦林剂量,患者均缓解了症状。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对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用丙通沙联合利巴韦林片治疗有显著效果,且安全可靠。
尚宁安萍卞丽
关键词: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利巴韦林
无创模型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背景肝活检是判断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金标准,因其为有创的检查,临床应用有一定局限性,因此无创性诊断的评估受到关注.目的评价10个无创模型指数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3-06至2019-08间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30例,所有病例均接受了肝活检,并同时检测了血液、B超等指标.按照公式计算模型的指数分别为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AST-to-ALT ratio,AAR)、AST/血小板计数比值(AST-to platelet ratio index,APRI)、年龄-血小板指数(age platelet index,API)、肝硬化判别式值(cirrhosis discriminant score,CDS)、FIB-4指数(fibrosis index based on the four factors,FIB-4)、γ-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计数(gamma-glutamyltranspeptidase to platelet ratio,GPR)、S指数(S-index,S)、脾脏/血小板比值指数(spleen to platelet ratio index,SPRI)、年龄-脾脏/血小板比值指数(age-spleen to platelet ratio index,ASPRI),FV(作者的模型),并利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curve,AUROC)评价每个模型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所有模型指数均与肝纤维化分期相关(r=0.215、0.382、0.629、0.449、0.612、0.618、0.654、0.658、0.707、0.775,均P<0.05).诊断F2-3的AUROC较好的为:FV(0.834)和ASPRI(0.796),灵敏度为78.8%和70.2%,特异度为74.0%和76.1%,准确率分别为76.3%和73.3%.F4为:FV(0.928)和ASPRI(0.912),灵敏度为85.4%和89.4%,特异度为85.0%和77.3%,阴性预测值为96.2%和96.5%、阴性似然比为0.172和0.137、准确率为85.1%和79.7%.结论FV和ASPRI是各项无创模型中诊断价值准确率最好的,尤其诊断早期肝硬化方面更具优势.
杨晴王岩关欣谷野李鲁平戴文颖卞丽尚宁
关键词:肝纤维化慢性乙型肝炎无创性
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8例。参照组患者给予TACE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TACE联合RF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及甲胎蛋白(AFP)水平、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5.71%高于参照组的6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AFP(134.23±12.65)ng/ml、白蛋白(ALB)(31.59±3.57)g/L、总胆红素(TBIL)(51.27±3.67)μmol/L,均优于参照组的(269.48±19.63)ng/ml、(27.57±3.21)g/L、(60.73±3.54)μ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0.646、4.431、9.817,P=0.000、0.000、0.000<0.05)。研究组生存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为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TACE联合RFA治疗后疗效较好,可以改善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并且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大力推广于临床试验中。
尚宁卞丽安萍
关键词: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原发性肝癌生存率
129例肝硬化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了解和分析肝硬化病因及临床特点,为临床肝硬化防治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选择自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9例肝硬化患者,并对入选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选择的病例肝硬化病变病因有多种,其中,肝炎病毒感染56例(43.4%)占比最高,其次为HBV47例(36.43%)、AL30例(23.25%)。而患者临床病例表现主要为脾肿大、腹部积水、腹部胀痛;从病患资料中肝硬化患者临床并发症统计数据显示,消化道处出现出血性病变数量最多,占比49.18%,高发于合并型感染患者。从并发症发生可能性来看,男性患者、有酒精摄入习惯的患者倾向更为明显。结论肝炎病毒感染、乙型病毒感染是国内肝硬化出现的最为主要的因素,同时,酒精和乙型肝炎病毒在肝硬化致癌因素中有相互加强协同的作用,必须加以重视。
尚宁
关键词:肝硬化乙型病毒肝炎病毒酒精
HBXIP抑制补体介导的细胞毒活性促进肝癌免疫逃逸的机制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X蛋白结合蛋白(HBXIP)对补体介导的细胞毒活性的影响及其在肝癌细胞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方法:构建NC-shRNA和HBXIP-shRNA慢病毒稳定细胞系,台盼蓝染色检测HBXIP对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HBXIP对CD46、CD55和CD59表达的影响;免疫荧光检测HBXIP对NF-κB活性的影响;HBXIP-shRNA细胞中过表达NF-κB,Western blot检测CD46、CD55和CD59表达变化。结果:HBXIP-shRNA细胞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显著高于NC-shRNA细胞(P<0.05)。与NC-shRNA细胞相比,HBXIP-shRNA细胞CD46、CD55、CD59表达显著下降,NF-κB活性明显降低(P<0.05)。HBXIP-shRNA细胞中过表达NF-κB,CD46、CD55和CD5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回升(P<0.05)。结论:HBXIP可能通过介导NF-κB活性调节CD46、CD55、CD59表达参与肝癌细胞免疫逃逸,为肝癌临床治疗提供新靶点。
安萍沈学斌卞丽尚宁郭佳晶石晓琳贾景飞
关键词:肝癌免疫逃逸NF-ΚB
替诺福韦酯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的疗效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酯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的疗效.方法100例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患者采取替诺福韦酯治疗,B组患者采取恩替卡韦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水平、转阴率,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HBV-DNA水平(0.92±0.41)IU/ml显著低于B组的(1.25±0.54)IU/ml,HBV-DNA转阴率92.00%(46/50)显著高于B组的74.00%(3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46,χ2=5.741,P<0.05).治疗后,A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22.12±4.25)U/L、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26.54±10.5)U/L显著低于B组的(26.84±4.78)、(34.58±10.61)U/L,碱性磷酸酶(ALP)水平(79.84±20.10)U/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02±14.21)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显著低于B组的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采取替诺福韦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水平,对于提高HBV-DNA转阴率以及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卞丽安萍尚宁
关键词:替诺福韦酯恩替卡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