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家富

作品数:18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药物
  • 3篇抗生
  • 3篇抗生素残留
  • 3篇放线菌
  • 3篇次级代谢
  • 2篇代谢产物
  • 2篇单胞菌
  • 2篇铜绿
  • 2篇铜绿假单胞
  • 2篇铜绿假单胞菌
  • 2篇内生放线菌
  • 2篇内生真菌
  • 2篇培养基优化
  • 2篇细菌
  • 2篇细菌耐药
  • 2篇细菌耐药性
  • 2篇链霉菌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2篇抗真菌

机构

  • 18篇成都大学
  • 3篇四川省生态环...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凉山彝族自治...
  • 1篇成都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家工程研究...
  • 1篇微山县第三人...

作者

  • 18篇林家富
  • 10篇褚以文
  • 6篇王欣荣
  • 2篇郭义东
  • 2篇翟龙飞
  • 2篇李静
  • 2篇李旭航
  • 2篇张敬
  • 2篇刘超兰
  • 2篇刘玲
  • 1篇杜伟宏
  • 1篇詹良静
  • 1篇张新宜
  • 1篇殷海兴
  • 1篇张雪霞
  • 1篇邓俊丰
  • 1篇任风芝
  • 1篇杨渊
  • 1篇孙敏
  • 1篇董宏波

传媒

  • 8篇中国抗生素杂...
  • 2篇四川动物
  • 2篇国外医药(抗...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有机化学
  • 1篇中国测试
  • 1篇中国科技经济...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环丝氨酸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活性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以铜绿假单胞菌模式菌株PAO1为研究对象,研究抗结核药物D-环丝氨酸通过靶向抑制病原菌群体感应(quorum-sensing,QS)系统实现抑制病原菌毒力发挥的新应用潜力。方法用不同浓度的D-环丝氨酸处理铜绿假单胞菌,通过系列表型实验结合荧光定量PCR以评估D-环丝氨酸对群体感应所调节的毒力因子和相应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利用秀丽隐杆线虫感染模型评估D-环丝氨酸对铜绿假单胞菌毒力抑制的体内活性。结果 D-环丝氨酸表现出良好的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绿脓菌素以及蛋白水解酶抑制活性,显著抑制了QS系统调控基因和下游功能基因的表达,并且可以显著提高秀丽隐杆线虫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过程的存活率。结论 D-环丝氨酸可以有效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有望开发成功的抗生素替代药物。
付如意褚以文李静赵克雷林家富邓俊丰王欣荣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因子
林麝化脓病病原菌化脓隐秘杆菌与铜绿假单胞菌互作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化脓隐秘杆菌Trueperella pyogenes是我国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的化脓病原发病原菌,但在化脓病后期的病灶中常能检测到大量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虽然在病灶中能同时分离到这2种病原菌,但是它们的种间关系以及优势菌转换机制很大程度上未知。本研究通过构建多种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基因敲除菌株并结合平板距离培养实验,探讨了化脓隐秘杆菌与铜绿假单胞菌的种间互作关系。结果发现,野生型铜绿假单胞菌的胞外产物可以显著抑制化脓隐秘杆菌的生长;不同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关键基因缺失菌株均表现出对化脓隐秘杆菌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与单突变菌株相比,lasR和rhlR双突变菌株对化脓隐秘杆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这些发现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可以通过群体感应系统介导的胞外产物来提高对化脓隐秘杆菌的竞争优势。因此,本研究为林麝化脓病过程中的优势病原菌的替换和病情恶化甚至死亡提供了合理的解释,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对林麝化脓病病理的认识、治疗方案的改进和新型抗感染药物的研发。
袁阳李静张爱雪林家富褚以文王欣荣赵克雷
关键词:林麝化脓隐秘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种间相互作用
非达霉素产生菌氮离子注入诱变及其发酵培养基优化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通过氮离子注入对游动放线菌(Actinoplanes deccanensis)SIIA-A2098进行诱变、筛选高产突变株,并采用响应面法对突变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以提高非达霉素产量。方法采用多剂量氮离子注入对菌株SIIA-A2098进行诱变选育高产突变株。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筛选出影响突变株发酵的显著因素,然后采用CDD设计法分析优化显著影响因素参数。结果与结论氮离子注入得到非达霉素高产突变株SIIA M3510,产量为92.8μg/m L,是野生型菌株产量(11.5μg/m L)的8倍。Plackett-Burman设计法筛选出3个显著影响因素为葡萄糖、鱼粉蛋白胨和豆油,响应面法优化出它们的最佳数值分别为2.919%、0.644%和1.078%。在此优化条件下,摇瓶非达霉素发酵产量达到约244.75μg/m L,较优化前提高40.04%。
吕维勋林家富任风芝张雪霞王欣荣
关键词:氮离子注入菌种选育响应面法
Paraglaciecola hydrolytica中新型β-琼胶酶Aga2的异源表达及酶学性质分析
2022年
琼胶寡糖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和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物活性,而微生物来源的琼胶酶是酶法制备琼胶寡糖的重要工具酶。目前报道的琼胶酶数量较少,而具有优良酶学特性的琼胶酶数量更少,极大阻碍了酶法制备琼胶寡糖的工艺开发进程。因此有必要发掘更多微生物来源的新颖琼胶酶。从副居冰菌属Paraglaciecola hydrolytica细菌基因组中挖掘到一个新颖琼胶酶基因aga2,构建至表达载体pET28a(+),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通过镍金属亲和层析纯化蛋白并探究温度、pH、金属离子、NaCl浓度对Aga2活性的影响;采用^(13)C核磁共振、薄层色谱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分析酶解产物。Aga2与已知琼胶酶的最高相似度为53.7%。同时Aga2在IPTG(Isopropyl-beta-D-thiogalactopyranoside)浓度为90μmol/L,20℃下诱导9 h时,可溶性表达量最高。纯化的Aga2最适反应温度为50℃,且40℃孵育3 h后仍保持72.9%的相对酶活力,具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Aga2的最适pH为6.0,在不同pH(4-9)下放置5 h后,仍保持62.6%以上的相对酶活力,具有较好的pH稳定性。Aga2在NaCl浓度为2.5 mol/L时仍保持78%的相对酶活力,具有较强的盐耐受性。同时Aga2对Ni^(2+)、Ca^(2+)、Ba^(2+)、K^(+)、Mg^(2+)、Zn^(2+)、EDTA、DTT、Urea、SDS、TritionX-100有耐受性。薄层色谱结果表明,该酶属于内切型β琼胶酶,产物为新琼四糖和新琼六糖。Aga2具有温度和pH稳定性、盐耐受性和重金属离子耐受性,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王小桃邹杭吴怡向省维吕华刘超兰林家富王欣荣褚以文宋涛
关键词:琼胶酶异源表达酶学性质琼胶寡糖
R软件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2021年
医学统计学需是一门需要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课程。因为课程知识点多、内容枯燥、和理解难度大的原因,教授过程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授完成后,学生不知道如何应用,因此教学效果差、教授难度大。近年来,研究者发现统计学分析软件与医学统计学有机结合,可以促进学生理解知识点,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本研究将着重介绍R软件在医学统计学中的应用,从数据导入、基本统计学参数计算和正态分布调查等方面,展示R软件如何与医学统计学课程有机结合。
宋涛林家富张新宜
关键词:R软件教学改革
附子内生放线菌EA12432抗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对一株分离自四川江油附子的放线菌EAl2432,研究其产生的抗真菌次级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多相分类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和制备型HPLC分离获得活性单体,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谱测定分析及天然产物数据库检索,对化合物进行结构确证;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对化合物进行抗烟曲霉、抗白色念珠菌和抗新型隐球菌的活性测定。结果鉴定内生菌EAl2432为白长链霉菌,其发酵产物中分离获得5个次级代谢产物,其结构分别与文献报道的SF2738A、B、C、D及F同质。化合物1、2和4具有较强抗真菌活性,其IC90值的范围为1.74—57.92μmol/L。结论首次报道了从江油附子样本中分离出内生白长链霉菌EAl2432,其产生5个2,2’-联吡啶类已知化合物,化合物4(SF2738D)具有中等强度的抗真菌活性。
殷海兴林家富褚以文
关键词:附子内生放线菌抗真菌
抗焦虑药(RS)/(S)-恩西拉嗪的合成研究
2017年
概述抗焦虑药(RS)-恩西拉嗪的合成路线,并进一步介绍(S)-恩西拉嗪的的合成,旨在为解决恩西拉嗪合成反应过程中的立体选择性问题提供参考。
张敬林家富曾志刚
鱼内生可培养放线菌多样性及次级代谢产物分析
林家富吕维勋褚以文
内生真菌SIIA-F13642产生的抗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2016年
目的研究植物内生真菌SIIA-F13642产生的抗真菌次级代谢产物。方法基于r DNA-ITS序列对菌株进行分子分类学鉴定;采用乙酸乙酯萃取、C_(18)硅胶柱层析和制备型HPLC分离目标化合物;采用波谱学数据解析其结构。结果鉴定SIIA-F13642为地杨梅粘鞭霉(Gliomastix luzulae(Fuckel)E.W.Mason ex S.Hughes),产生3个主要的已知抗真菌化合物virescenoside A,virescenoside B和[Thr^2,Leu^5,Ala^(10)]Cyclosporin,抗新型隐球菌SIA1017的MIC值分别为0.2、0.78和0.78mg/m L。结论地杨梅粘鞭霉SIIA-F13642产生3个主要次级代谢产物virescenoside B(1)、virescenoside A(2)和[Thr^2,Leu^5,Ala^(10)]Cyclosporin(3),具有抗新型隐球菌的活性。
李旭航林家富褚以文
关键词:抗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环孢菌素类
植物内生真菌Hansfordia sp.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正>近几十年来,植物内生真菌被认为是药物先导化合物的源泉,有大量真菌来源的天然产物被研究,同时植物内生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大多数具有生物活性。特别是Hansfordia属的植物内生真菌研究成为关注焦点。从Hansfor...
林家富于添池李旭航雷辉刘超兰郭义东褚以文
关键词:植物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药物活性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