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源

作品数:9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压
  • 6篇高血压
  • 6篇高血压病
  • 5篇肾素
  • 3篇血管
  • 3篇血管紧张
  • 3篇血管紧张素
  • 3篇血浆
  • 3篇血浆肾素
  • 3篇吲达帕胺
  • 3篇紧张素
  • 3篇高血压病患者
  • 3篇病患
  • 2篇神经内分泌
  • 2篇神经内分泌因...
  • 2篇左室
  • 2篇左室肥厚
  • 2篇内分泌
  • 2篇内分泌因素
  • 2篇降压

机构

  • 9篇贵阳医学院

作者

  • 9篇卢源
  • 6篇王定胜
  • 6篇李培
  • 6篇张美祥
  • 5篇陆光华
  • 4篇张小蕾
  • 4篇姚淙
  • 3篇周力
  • 3篇席晓岚
  • 2篇刘尚安
  • 1篇车正兰
  • 1篇李政
  • 1篇黄达梅
  • 1篇吴立荣
  • 1篇张永宏

传媒

  • 7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吲达帕胺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及神经内分泌因素的影响
1994年
吲达帕胺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及神经内分泌因素的影响陆光华,张美祥,张依群,李培,王定胜,卢源,张小蕾(贵阳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贵州省老年医学研究所)为了解吲达帕胺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LVH)的影响及其机理,本文观察30例高心病患者用吲达帕胺治疗前后的LV...
陆光华张美祥张依群李培王定胜卢源张小蕾
关键词:吲达帕胺左室质量指数血浆肾素
吲达帕胺对高血压病患者降压作用的临床研究
1995年
34例高血压病患者服国产吲达帕胺后,血压持续缓慢下降,TPR显著下降,血浆肾素活性(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醛固酮(ADS)浓度显著增高,而心率及血儿茶酚胺(CA)水平无显著变化。治疗4周对全血Cd、Pb、红细胞(RBC)及血浆Zn、Cu、Na、K、Mg浓度无显著影响。其总疗效为88.24%,表明国产吲达帕胺是一种疗效显著而副作用低的降压药物。
陆光华张美祥李培张依群刘尚安张小蕾王定胜卢源席晓岚
关键词:高血压吲达帕胺降压药
四种降压药单独长疗程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3
1992年
应用CTP、IDP、ATL、NIT等四种降压药物对325例轻、中度高血压病进行了单药长疗程(1~2年)治疗研究,并设对照组50例与之比较,结果表明:四种药物的降压效果均极显著优于对照组,以IDP的显效率最高。四种药物对血脂、血糖、尿酸、肌酐等均无不良影响,对心脑并发症可能有预防效果。治疗前血压愈高,其降压效果愈佳。体重指数仅在ATL组示低指数者疗效明显优于高指数者,相关分析亦显示密切负相关。副作用均较轻微。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四种药物均可作为第一线降压药,并以IDP最优,可为首选,其次为NIT、ATL和CTP。
张美祥姚淙王定胜张德银姜婉莹黄达梅李培车正兰张胜学吴立荣卢源
关键词:卡托普利高血压
重症病毒性肝炎心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的测定被引量:1
1993年
对26例重症型病毒性肝炎(FVH)血浆心钠素(ANF)、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及醛固酮(ALD)之检测,发现这些体液因子均有非常明显的增高。可能与FVH出现微循环障碍、电介质失衡甚而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MOFS)有关。
李政李培吴桂芳卢源周力张玉萍邓开盛肖庆生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心钠素肾素
高血压病患者血液微量、宏量元素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的探讨
1992年
本文测定34例高血压病患者全血Cd、Pb、Zn及红细胞(RBC)内外Zn、Cu、Na、K、Mg含量,分析其与血压、心功能、总外周血管阻力、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血清儿茶酚胺间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病患者全血Cd、Cd/Zn比值及RBC Zn、Na显著增高;RBC K、血浆Zn显著降低。RBC內外Na、K含量与血压显著相关,血浆Na含量与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陆光华张美祥刘尚安姚淙李培王定胜张依群张小蕾卢源席晓岚
关键词:高血压血液微量元素宏量元素
前列腺素E_1对肝硬化患者血浆TXB_2、6-K-PGF_1α的影响被引量:1
1997年
本文在用PGE_1治疗肝硬化患者过程中,测定 了治疗前后其血浆TXB_2、6-K-PGF_(1α)浓度,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住院经病史询问、体检、实验室检查、 B超、CT等检查确诊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70例,随 机分为两组,组Ⅰ为对照组30例(男22,女8),年龄 24.5~72岁,平均49.8岁。按Child分级:A级8例,B 级12例,C级10例。组Ⅱ为实验组40例(男30,女10), 年龄25~71岁,平均51.3岁。按Child分级:A级10 例,B级20例,C级10例。两组病人均无心血管疾病, 血清Cr、BUN测定在正常范围,无上消化道出血情 况。另选择30例健康人作正常对照。
周力张永宏卢源姜琼
关键词:前列腺素E1TXB26-K-PGF1Α
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1994年
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周力,佃雪辉,张文田,李培,卢源,姚淙(贵阳医学院附院消化科贵阳医学院附院心内科)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10例肝肾综合征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Ⅱ(ATⅡ)含量,并以17例无氮血质的...
周力佃雪辉张文田李培卢源姚淙
关键词:血浆肾素活性肝肾综合征肾素氮质血症腹水治疗
高血压病患者血液微量、宏量元素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的探讨
1994年
高血压病患者血液微量、宏量元素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的探讨陆光华,张美祥,刘尚安,姚淙,李培,王定胜,张依群,张小蕾,卢源,席晓岚(贵阳医学院内科教研室贵州省老年医学研究所贵阳医学院化学教研室)为探讨微量元素Cd、Pb、Zn、Cu及宏量元素Na、K、Mg...
陆光华张美祥刘尚安姚淙李培王定胜张依群张小蕾卢源席晓岚
关键词:宏量元素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外周血管阻力心功能
吲达帕胺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及神经内分泌因素的影响
1993年
本文报道吲达帕胺对30例高心病患者左室肥厚(LVH)、血压、总外周血管阻力(TPR)、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血清儿茶酚胺的影响。经吲达帕胺治疗4周后,血压、TPR、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质量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均显著降低,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浓度显著增高,而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浓度无显著变化。相关分析发现LVMI的下降与TPR的下降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表明吲达帕胺可逆转高血压病LVH,而TPR下降在其逆转中起着重要作用。
陆光华张美祥张依群李培王定胜卢源张小蕾
关键词:高血压吲达帕胺肾素血管紧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