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3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卫红
作品数:
7
被引量:15
H指数:2
供职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张志勇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龚梅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周忠远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陈天朗
四川联合大学化学学院化学系
张运法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7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7篇
农业科学
主题
4篇
水稻
1篇
低渗
1篇
性状
1篇
有关性状
1篇
玉米
1篇
玉米种
1篇
玉米种衣剂
1篇
育种
1篇
栽培
1篇
增产
1篇
施用
1篇
石灰性
1篇
石灰性土壤
1篇
穗期
1篇
铁59
1篇
铁肥
1篇
土壤
1篇
种衣剂
1篇
种子
1篇
种子处理
机构
7篇
四川省农业科...
1篇
四川联合大学
作者
7篇
龚梅
7篇
张志勇
7篇
丁卫红
1篇
肖慎修
1篇
向在筠
1篇
范红松
1篇
张运法
1篇
岳春芳
1篇
宣朴
1篇
宋艳
1篇
陈天朗
1篇
周忠远
传媒
2篇
西南农业学报
2篇
核农学报
1篇
植物生理学通...
1篇
四川农业科技
1篇
核农学通报
年份
2篇
1997
3篇
1994
1篇
1993
1篇
1991
共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低渗—离心法直接导入外源基因研究
1993年
通过低渗——离心方法将工程质粒DNA和带紫色标记性状的水稻DNA片断分别导入水稻、小麦胚性细胞,X-Gluc检测Gus基因已进入水稻、小麦细胞并获短暂表达;小麦获紫色性状再生植株。研究表明:低渗——离心法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将外源基因直接导入带壁植物细胞的方法。
龚梅
宋艳
张志勇
宣朴
丁卫红
岳春芳
关键词:
育种
外源基因
低渗
离心法
4pU-30对水稻^(14)C-光合产物调配及结实的影响
被引量:7
1994年
应用(14)C研究4pu—30对水稻光合产物运转及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4pu—30抽穗前喷施可提高水稻剑叶光合强度,促进光合产物向穗部的运转,同时可影响穗部结构,增加实粒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4pu—30对穗粒结构的影响主要在抽穗前和灌浆初期。抽穗10天以后施用,无促进作用。
龚梅
张志勇
丁卫红
关键词:
4PU-30
水稻
^14C-光合产物
玉米种衣剂在我省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994年
玉米种衣剂在我省的应用效果张志勇,张运法,龚梅,丁卫红(四川省农科院生核所 成都 610066)种衣剂是国际上新发展起来的良种包衣新品种,用于作物或其它植物种子或苗本包农。使其标准化,丸粒化.在国外种衣剂已大面积广泛应用,国内从1985年起开始在部分...
张志勇
张运法
龚梅
丁卫红
关键词:
玉米
种衣剂
种子处理
抽穗期施用N-(2-氯-4-吡啶基)-N′-苯基脲对水稻与产量有关性状的影响(简报)
被引量:2
1997年
以大田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表明,在杂交水稻抽穗前后5d期间喷施5~10mg·L(-1)4PU-30后,水稻单穗和实粒重、结实率以及灌浆速度均有提高,但对产量没有影响,4PU-30与营养元素配合使用可增产10%。
龚梅
张志勇
丁卫红
关键词:
水稻
抽穗期
产量性状
水稻品种混植栽培抗病增产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6
1991年
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水稻不同品种混植栽培的群体光合作用和根系活力。试验表明,混植栽培与常规稻单植相比,水稻生育后期群体光合速率明显提高,且能保持较强的根系代谢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水稻品种混植栽培的增产原因。
龚梅
张志勇
丁卫红
关键词:
水稻
混作
栽培
抗病
应用^(59)Fe研究石灰性土壤上花生对螯合铁肥YATE的吸收
被引量:1
1994年
利用 ̄(59)Fe研究了有机会合亚铁肥YATE防治花生黄化病的效果。结果表明,YATE在植株叶片中的数量明显高于FeSO4,FeSO4肥易随新生叶的生长而转移,YATE对老叶的转绿效果较好。
龚梅
张志勇
丁卫红
向在筠
周忠远
关键词:
螯合铁肥
花生
铁59
水稻对硝(硫)脲磷肥中磷的利用与磷复肥的肥效
被引量:1
1997年
磷矿粉与硝酸或硫酸固体解磷剂干法1次加工制成两种含氮磷复合肥———硝脲磷、硫脲磷。用示踪法研究了这两种磷复肥在3种不同类型土壤上施用时水稻对其磷素的利用。研究结果表明,硝脲磷、硫脲磷两种复合肥对水稻全磷和结实的影响与普钙氮肥(以等效氮、磷计算)相当或略高,尤以硝脲磷增产效果明显,但水稻植株全磷中来自这两种复合肥的磷量低于普钙处理,肥料利用率也低于普钙。硝脲磷、硫脲磷使水稻植株全磷和产量增加的原因,可能是促进了土壤中难溶性磷的转化。
龚梅
张志勇
丁卫红
陈天朗
肖慎修
范红松
关键词:
磷复肥
磷素利用
水稻
肥效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