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忠臣
- 作品数:14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动静脉血管吻合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静脉血管吻合器,包括:第一支部,其包括抵顶座、第一导管和第一导丝,所述第一导丝贯穿所述抵顶座,以使所述抵顶座的锥顶朝向静脉口以进入静脉断端,并将所述静脉断端扎系在所述第一导管上;第二支部,其包括第二...
- 杨铮范忠臣
-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 2023年
- 近些年伴随着腹腔镜手术治疗经验以及器械生产技术、精细化程度等多方面的持续发展,腹腔镜逐渐成为了临床中相对常用的一种手术形式,其主要的作用优势在于手术切口比较小,相对于传统手术方式而言患者创伤更小、手术视野更加清晰、患者的预后恢复速度更快以及手术后并发症更低等多方面的优势,在临床中有着相对较高的普及推广作用。近些年随着腹腔镜手术治疗经验不断成熟,腹腔镜的临床应用适应症逐渐开放,可用腹腔镜进行手术治疗的疾病类型、数量也在持续增加,其中也包含结直肠癌。结直肠癌属于临床中的常见消化系统癌症,关于结直肠癌的治疗形式主要是通过手术方式为主,而腹腔镜相对于常规开腹手术而言有着更加明显的技术优势。对此,本文针对结直肠癌患者分析腹腔镜手术的研究进展,希望能够为临床疾病诊治工作提供理论性帮助。
- 韩伟华范忠臣李扬
- 关键词: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
- 用于头部的支撑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头部的支撑架,包括:主支架,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子支架,所述子支架包括固定部和支撑部,所述固定部包括横向设置的U型卡固件和连接在所述U型卡固件顶端的连接杆;所述支撑部以可升降的方式横向设置在所述连...
- 杨铮范忠臣
- 文献传递
- 便于对接的覆膜支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对接的覆膜支架,包括主支架和次支架,所述主支架包括主支筒以及位于所述主支筒底端的Y型分支筒,分别为第一分支筒和第二分支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支筒的顶端延伸至所述主支筒内,所述第二分支筒的底端设...
- 杨铮范忠臣
- 文献传递
- TASC D型主髂动脉闭塞症腔内治疗的近期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观察TASC D型主髂动脉闭塞症腔内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腔内治疗的36例(46条患肢)TASC D型主髂动脉闭塞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观察腔内治疗成功率、手术前后踝肱指数(ABI)变化、术后并发症,并于术后6、12个月进行随访统计通畅率变化。结果 43条患肢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93.48%(43/46);腔内治疗成功患者ABI从术前的0.42±0.16提高到术后的0.83±0.21(P<0.01);术后随访6、12个月的通畅率分别为97.67%、90.70%。术中髂动脉破裂1例(3.03%),术后血肿形成1例(3.03%),未出现动静脉瘘、深静脉血栓、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结论腔内治疗TASC D型主髂动脉闭塞症创伤小,通畅率高且并发症少,近期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张宏光韩冰周辰光吉国辉杨铮张亮赵磊范忠臣
- 关键词:主髂动脉闭塞症腔内治疗
- 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血清炎性因子、病理分期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血清炎性因子、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保定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0例CRC患者设为CRC组,另随机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情况。再根据肠道菌群失调程度将CRC组患者分为Ⅰ度组(n=19)、Ⅱ度组(n=24)、Ⅲ度组(n=17),比较3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及病理分期情况。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CRC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程度与血清炎性因子和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CRC组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拟杆菌数目均低于健康组,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数目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组、Ⅲ度组患者血清IL-6、IL-17、PCT和TNF-α水平均高于Ⅰ度组,且Ⅲ度组高于Ⅱ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度组患者病理分期Ⅰ期占比高于Ⅱ度组和Ⅲ度组,Ⅳ期占比低于Ⅱ度组和Ⅲ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RC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程度均与血清IL-6、IL-17、PCT和TNF-α水平及病理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CRC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衡,且失调程度与炎性因子和病理分期密切相关,可能是促进CRC患者病情进展的原因之一。
- 韩伟华范忠臣李扬苗玲玲
- 关键词:结直肠癌肠道菌群炎性因子病理分期
- 华法林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对凝血参数、血细胞参数水平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探讨华法林对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凝血参数、血细胞参数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保定市第二医院接受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所用抗凝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华法林抗凝治疗组和那屈肝素钙注射液治疗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并发症(血肿、皮下瘀斑、切口出血)发生情况、引流量和总输血量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清学指标(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术后引流量、总输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组患者的PT、APTT均长于那屈肝素钙注射液治疗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那屈肝素钙注射液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对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且对血细胞指标的影响较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田莹珺刘娟娟常远范忠臣朱文明张宏光
- 关键词:华法林膝关节置换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 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与安全性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于保定市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117例急性混合型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联合组(n=63,接受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CDT治疗)和对照组(n=54,仅接受CD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栓清除率、静脉通畅评分、静脉通畅率、尿激酶总量、溶栓持续时间、住院时间、D-二聚体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肌酐水平、谷丙转氨酶水平、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是否发生死亡、肺栓塞、大出血、血管夹层或穿孔、感染等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达到Ⅱ级以上的血栓清除率,且两组患者的血栓清除率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静脉通畅评分、D-二聚体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患者的静脉通畅评分、D-二聚体水平、静脉通畅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尿激酶总量少于对照组患者,溶栓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住院期间,联合组5例患者发生出血现象,其中,穿刺点渗血3例,血尿2例;对照组6例患者发生出血现象,其中,穿刺点渗血和血尿各3例;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末次复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肌酐水平、谷丙转氨酶水平、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死亡、肺栓塞、大出血、血管夹层或穿孔、感染等。结论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CDT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DVT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杨铮张宏光张亮赵磊牛海光郭欣范忠臣索青霞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
- 肠道菌群对中药有效成分代谢作用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胃肠道属于人体吸收、代谢以及排泄药物成分的重要场所,肠道当中的微生物类型相当多并且数量庞大。从近些年的临床研究来看,大多数的中药在口服用药之后,在胃肠道当中会被肠道中的微生物所代谢,其中代谢的产物会吸入到血液当中从而发挥对应的药理作用。部分肠道菌群能够促使代谢产物的吸收效率增加,从而提升药物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率,同时还可以发挥一定程度的减毒效果。环境所导致的肠道菌群拜年话会直接影响各类中药的代谢,从而会进一步的影响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学的效应表现。积极掌握中药有效成分基于肠道菌群作用之下的代谢过程和影响,对于临床用药合理性以及药物的研发均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对此,本文简要分析肠道菌群对于中药有效成分代谢作用的研究,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 韩伟华范忠臣李扬
- 关键词:肠道菌群中药有效成分代谢作用
- 便于回收的滤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回收的滤器,包括滤网以及设置在所述滤网顶端的回收挂钩部,所述回收挂钩部包括顶端的弧形过渡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弧形过渡部底端均向间隔设置的至少2个钩体。本实用新型有助于快速勾住钩体,可提高滤器回收的效率...
- 杨铮范忠臣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