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晓燕

作品数:10 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胰腺
  • 4篇胰腺癌
  • 4篇腺癌
  • 3篇信号
  • 3篇信号通路
  • 3篇通路
  • 2篇胰腺癌干细胞
  • 2篇易激综合征
  • 2篇粘膜
  • 2篇粘膜剥离
  • 2篇四君子
  • 2篇四君子汤
  • 2篇痛泻
  • 2篇痛泻要方
  • 2篇自我更新
  • 2篇综合征
  • 2篇消化道
  • 2篇膜剥离
  • 2篇膜剥离术

机构

  • 10篇广东省第二人...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佛山市第二人...

作者

  • 10篇宁晓燕
  • 5篇柳勤译
  • 5篇陈晓武
  • 4篇许鸣
  • 4篇许鸣
  • 3篇李博
  • 3篇郭婉薇
  • 3篇蔡少薇
  • 3篇王伟福
  • 3篇杨海云
  • 2篇张彦卿
  • 2篇付延玉
  • 2篇王晋涛
  • 2篇黎丽旋
  • 1篇王丽萍
  • 1篇贺欢
  • 1篇王贵明
  • 1篇马俊

传媒

  • 2篇黑龙江医药
  • 2篇广东医学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新医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4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胃间质瘤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总结分析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方法:收集2009年4月至2016年2月我院因胃间质瘤行ESD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我院2009年4月至2016年2月完成ESD治疗胃间质瘤22例,其中位于胃底19例,底体交界2例,胃体1例,肿瘤平均直径1.28cm,大于2cm者共5例;除1例转外科切除外,其余21例均内镜下彻底剥离,内镜下切除率达95.45%;所有患者术中出血量均在50毫升以下,术后无1例呕血、黑便;13例术中发生穿孔(穿孔率59%),1例穿孔后转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并闭合穿孔,其他12例均在内镜下修补穿孔。术后病理示1例高度危险性,2例中度危险性,19例低度危险性,随访3个月至3年,无1例复发或转移。结论:ESD治疗胃间质瘤内镜下切除率高,疗效肯定。术中穿孔为常见并发症,多可内镜下修补,无需转外科手术。
宁晓燕柳勤译郭婉薇李博杨海云许鸣Qin Yadong
关键词:内镜下粘膜剥离术间质瘤
人胰腺癌BxPC-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的微小RNA差异表达谱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人胰腺癌Bx PC-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中微小RNA(miR)表达谱的差异。方法培养Bx PC-3细胞,设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96 h组(TGF-β1处理组)与未经诱导组(对照组),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Transwell-Matrigel体外侵袭试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实时定量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EMT相关标记物的变化。采用miR微阵列芯片技术检测Bx PC-3细胞EMT前后miR表达的变化。结果在TGF-β1的刺激下,Bx PC-3细胞拉长,细胞间连接变得疏松。Transwell试验显示,TGF-β1处理组Bx PC-3细胞中侵袭细胞较对照组增多(P<0.05)。上皮标记物上皮钙黏素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P均<0.05),而其间质标记物波形蛋白、神经钙黏素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均<0.05)。提取Bx PC-3细胞总RNA,2组细胞样本的A_(260)/A_(280)比值分别为2.03、2.06,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RNA无降解,提示Bx PC-3细胞RNA纯度及完整性符合试验要求。RNA微阵列芯片技术筛选结果显示,Bx PC-3细胞有26个miR的表达水平在诱导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15个miR表达上调和11个miR表达下调。结论人胰腺癌细胞EMT过程中miR表达谱发生了变化,其中26个miR的表达水平在诱导EMT前后存在差异。
李博马俊贺欢郭婉薇宁晓燕王丽萍许鸣
关键词:微小核糖核酸胰腺癌上皮-间质转化
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1
2017年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患者符合RomeⅢ制定的腹泻型IBS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予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加减;对照组39例,予匹维溴铵片、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参考罗马Ⅲ标准制定)和生活质量积分(SF-36量表)评估疗效,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 G、Ig A、lg M)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后比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提高免疫球蛋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加减对腹泻型IBS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更具有保护免疫功能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卓冰帆宁晓燕张彦卿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痛泻要方四君子汤免疫功能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处理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总结分析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处理经验。方法收集2009年4月~2016年2月因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行 ESD 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处理经验。结果我院2009年4月~2016年2月共完成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 ESD 治疗76例,除1例胃间质瘤术中穿孔后转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其余75例均完整剥离肿瘤,内镜下切除率达98.68%;所有患者术中出血量均低于50ml,术后无一例出现呕血、黑便症状;并发穿孔15例,穿孔发生率19.74%,2例为食管平滑肌瘤剥离后食管穿孔,其中1例并发气胸,经胸腔闭式引流后痊愈,另1例并发液气胸、纵隔气肿、食管瘘、肺部感染等,经 OTSC(Over-The-Scope-Clip system,OTSC)系统闭合穿孔后痊愈,其余13例为胃底间质瘤剥离后胃穿孔,除1例转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其他12例均在内镜下钛夹修补穿孔。随访3个月~3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ESD 治疗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疗效确切、相对安全,术中穿孔是常见并发症,大多可内镜下修补。
宁晓燕陈晓武王伟福蔡少薇黎丽旋王晋涛付延玉许鸣
关键词:内镜下粘膜剥离术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
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加减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脑肠肽的影响被引量:33
2019年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脑肠肽的影响。方法53例患者符合RomeⅢ制定的IBS-D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7例,予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加减;对照组26例,予得舒特片联合思连康片;疗程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生活质量量表(IBS-QOL)、神经肽Y(NP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明显高于对照组76.9%(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IBS-QOL量表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浆NPY水平显著升高,CGRP和VIP水平显著下降(P<0.05~0.01),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能显著改善IBS-D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升高血浆NPY水平,降低CGRP和VIP水平,调节脑肠肽分泌平衡相关。
卓冰帆张彦卿宁晓燕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痛泻要方四君子汤脑肠肽
容易误诊的孤立性胃十二指肠克罗恩病二例诊疗回顾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总结孤立性胃十二指肠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例孤立性胃十二指肠CD临床资料。结果 2例孤立性胃十二指肠CD患者均为男性青年,表现为胃流出道梗阻症状,例1伴腹痛及呕血,起病3 d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7 d确诊胃十二指肠CD;例2伴体重下降及轻度贫血、低蛋白血症,按消化性溃疡治疗无效,起病2月余才确诊十二指肠CD。2例胃镜表现为胃和(或)十二指肠黏膜充血水肿及多发溃疡,十二指肠黏膜铺路石样增生隆起,病理组织学检查见大片增生肉芽组织和裂隙状溃疡、小脓肿形成等,消化道造影及肠镜未提示回结肠病变。确诊后给予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患者症状迅速缓解,短期内复查胃镜示病变明显减轻。结论孤立性胃十二指肠CD多表现为胃流出道梗阻症状,可伴出血、营养不良,应注意和消化性溃疡鉴别,糖皮质激素治疗起效快,疗效确切。
宁晓燕王伟福陈晓武蔡少薇黎丽旋王晋涛付延玉许鸣
关键词:CROHN病胃疾病十二指肠疾病误诊
维生素D_3对胰腺癌PANC-1细胞中PTCH、Gli-1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维生素D_3对胰腺癌PANC-1细胞中相关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使用0、25、50、75、100μmol/L的维生素_D3干预胰腺癌PANC-1细胞后,用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用RT-PCR法检测干预后PTCH及Gli-1基因的表达情况,并用Gene Genius软件对电泳图进行灰度分析;流式细胞术检测干预后细胞的早期凋亡率。结果 MT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维生素D_3干预后,PANC-1细胞的增殖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RT-PCR电泳图及灰度扫描结果显示,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PTCH及Gli-1基因的表达水平基本呈逐渐下降趋势。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维生素D_3可以促进PANC-1细胞的早期凋亡。结论维生素D_3可以有效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的凋亡,此作用可能与其阻滞Hedgehog信号通路有关。维生素D_3可作为一种新型的Hedgehog信号通路阻滞剂发挥抗胰腺癌作用。
王伟福宁晓燕陈晓武柳勤译许鸣
关键词:胰腺癌HEDGEHOG信号通路维生素D3阻滞剂
消化道颗粒细胞瘤诊治经验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消化道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omr,GCT)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总结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4例消化道GC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并总结诊治经验。结果 4例消化道GCT患者中,食管GCT 2例,胃GCT 1例,盲肠GCT 1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或无消化道症状,术前内镜检查(4例)、超声内镜检查(2例)诊断为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大小均<2 cm,分别疑诊脂肪瘤、平滑肌瘤、间质瘤、类癌,无1例术前疑诊为消化道GCT,4例患者术前均未活检,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手术顺利,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显示肿瘤细胞均表达S-100,确诊为消化道GCT,未见明显恶性特征,术后随访1年,均无复发。结论消化道GCT可无特异性消化道症状或无消化道症状,内镜医师对此病了解较少,术前常未能考虑到该病可能,对于<2 cm的黏膜下GCT,ESD治疗效果好,术后需长期随访,以排除恶性GCT可能。
宁晓燕柳勤译郭婉薇李博杨海云王贵明许鸣
关键词:消化道颗粒细胞瘤诊治
二甲双胍靶向Notch信号通路抑制胰腺癌干细胞自我更新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胰腺癌干细胞自我更新及其Notch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细胞球培养法获取Panc1胰腺癌干细胞。通过CCK-8检测二甲双胍对Panc1普通胰腺癌细胞和胰腺癌干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 50)。通过CCK-8检测二甲双胍对Panc1胰腺癌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的抑制;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二甲双胍对Panc1胰腺癌干细胞中Notch4、DLL1、DLL3、Jagged1和HES1 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Panc1普通胰腺癌细胞悬浮培养于干细胞培养基后,全部细胞聚集成球状、团块状;5 d后悬浮培养得到的Panc1胰腺癌干细胞与Panc1普通胰腺癌细胞相比体积小,呈梭形或圆形。二甲双胍对Panc1普通胰腺癌细胞的IC 50为27.97 mmol/L,对Panc1胰腺癌干细胞的IC 50为16.10 mmol/L。在加入20 mmol/L二甲双胍后,体外培养的Panc1胰腺癌干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1),细胞中Notch4、DLL1、DLL3、Jagged1、HES1 mRNA水平明显下调(P<0.01)。结论二甲双胍对Panc1胰腺癌干细胞的IC 50低于对Panc1普通胰腺癌细胞的IC 50,提示Panc1胰腺癌干细胞对二甲双胍更为敏感;二甲双胍可抑制Panc1胰腺癌干细胞自我更新,并可显著抑制其Notch信号通路活性,提示抑制该通路活性可能是二甲双胍抑制胰腺癌干细胞自我更新的机制之一。
宁晓燕陈晓武柳勤译蔡少薇许鸣
关键词:二甲双胍胰腺癌干细胞自我更新NOTCH信号通路
姜黄素对胰腺癌干细胞自我更新及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胰腺癌干细胞自我更新及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方法:(1)通过细胞球培养法获取Panc1胰腺癌干细胞。(2)通过MTT法检测姜黄素对Panc1胰腺癌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的影响。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姜黄素对Panc1胰腺癌干细胞中Wnt1、β-Catenin、Cyclin D1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通过细胞免疫组化检测姜黄素对Panc1胰腺癌干细胞中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Panc1胰腺癌细胞悬浮培养时全部细胞聚集成球状。(2)悬浮培养5天后得到的Panc1胰腺癌干细胞体外培养时,加入20μM姜黄素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1);细胞中Wnt1、β-Catenin、Cyclin D1的mRNA转录水平明显下调,β-Catenin蛋白表达也明显下调,细胞质、细胞核均未见β-Catenin表达。结论:姜黄素可显著抑制胰腺癌干细胞自我更新,并可显著抑制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抑制该通路活性可能是姜黄素抑制胰腺癌干细胞自我更新的机制之一。
宁晓燕柳勤译陈晓武杨海云许鸣
关键词:姜黄素胰腺癌干细胞自我更新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