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晓兰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如皋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电
  • 4篇电图
  • 4篇心电图
  • 2篇心肌
  • 1篇动态心电图
  • 1篇心电散点图
  • 1篇心电图鉴别诊...
  • 1篇心功能
  • 1篇心肌病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尖
  • 1篇心尖肥厚
  • 1篇心尖肥厚型
  • 1篇心尖肥厚型心...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心率
  • 1篇心室
  • 1篇心室舒张

机构

  • 5篇如皋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陆晓兰
  • 1篇孙莉莉

传媒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现代医学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心电散点图对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心电散点图对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如皋市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心内科门诊和住院部诊治的心律失常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应用t-RR散点图分析诊断心律失常,对比动态心电图和心电散点图诊断结果,分析心电散点图诊断心律失常的效能。结果心电散点图诊断室上性早搏22例,室性早搏18例,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14例,心房扑动(以下简称房扑)15例,房颤伴室性早搏8例,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7例,房颤合并房扑5例,诊断正确89例,总符合率89.00%。室上性早搏散点图B线斜率(0.45±0.13),在各类型心律失常中最大,室性早搏最小为(0.08±0.03),室上性早搏、室性早搏B线斜率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031,P<0.05),房颤、房扑、房颤伴室性早搏、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房颤合并房扑组之间B线斜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散点图诊断心律失常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82.05%、90.51%、92.57%,曲线下面积为0.833(95%CI0.271~0.942)。结论心电散点图在诊断心律失常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实现复杂心律失常的准确诊断。
陆晓兰
关键词:心律失常心电散点图心电图散点图心电期前收缩
心肌缺血心电ST段与T波及心率变化关系被引量:2
2012年
分析我院收治的心电室诊治的疑似心肌缺血患者50例临床资料,根据ST段变化进行分组和T波变化进行分型。结果ST段压低<2.0mm、ST段压低≥2.0mm、ST-T异常变化冠脉狭窄的阳性率均较高,同时心率也高于其他分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尖型T波21例,倒置型T波20例,双峰型T波6例,双相型T波3例。T波分型和ST段变化、心率变化无明显相关性,P>0.05。心肌缺血和心电ST段和心率关系较为密切,但与T波的相关性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陆晓兰
关键词:心肌缺血T波心率
高血压患者心电图U波改变与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心电图U波改变情况及其与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按心电图检查结果分为U波倒置组和非15波倒置组,选择同期在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行心脏彩超检查检测心室舒张功能。结果观察组出现U波倒置69例,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高血压分级越高、U波倒置例数越多、倒置深度越深;U波倒置组E峰(53.29±7.47)、A峰(76.83±8.98)、E/A(0,73±0,11)、EF(63.23±8.39),E峰和E/A明显低于对照组、A峰明显高于对照组(t=6.329、8.395、6.293,均P〈0.05),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3,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u波倒置与心室舒张功能有密切关系,U波倒置越深、高血压分期越高,心室舒张功能越差。
陆晓兰
关键词:高血压心功能心电图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鉴别诊断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p-HCM)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标准12导联心电图的差异性表现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总结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心电图符合NSTEMI表现患者共108例,经冠状动脉和心室造影确诊为Ap-HCM患者40例(为Ap-HCM组)和NSTEMI患者68例(为NSTEMI组)。比较两组12导联心电图中负T波导联数目、巨大负T波(1 mV以上)比例和平均波幅、R波平均波幅、ST段压低平均值。结果:Ap-HCM组负T波在胸前V_(2)~V_(6)、Ⅰ和aVL导联较明显,NSTEMI组在V_(2)~V_(5)导联较明显;Ap-HCM组负T波导联数目明显增多(6.12±1.03 vs 4.89±0.76,P=0.009),巨大负T波比例增多(45.6%vs 9.7%,P <0.001),负T波平均波幅增加[(0.72±0.21) mV vs (0.41±0.13) mV,P=0.007];Ap-HCM组Ⅰ、Ⅱ、aVL、V_(2)~V_(6)导联均以正向R波为主,NSTEMI组Ⅰ、aVL、V_(3)~V_(6)导联以正向R波为主,Ap-HCM组R波平均波幅明显增加[(2.52±0.43) mV vs (1.33±0.35) mV,P=0.002];Ap-HCM组ST段压低以Ⅰ、aVL、V_(4)~V_(6)导联为主,NSTEMI组以V_(5)~V_(6)导联为主,Ap-HCM组压低平均值明显增加[(0.15±0.03) mV vs (0.05±0.01) mV,P <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显示,负T波导联数目和平均波幅、R波平均波幅、ST段压低平均值诊断Ap-HCM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6、0.802、0.853和0.906(P <0.05)。结论:Ap-HCM与NSTEMI的标准12导联心电图在负T波导联数目、巨大负T波和平均波幅、R波平均波幅、ST段压低平均值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对鉴别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陆晓兰孙莉莉秦海蓓
关键词:心尖肥厚型心肌病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
观察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24h动态心电图的临床作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24h动态心电图的临床作用。方法:根据年龄大小将我院在2019年1—12月收治的100例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中年患者,共计50例,视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另一组为老年患者,共计50例,视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两组患者均安排开展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其组间不同心律失常问题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肌缺血的发生时间以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室性心律发生率、窦性心律发生率、房性心律发生率以及复杂性心律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验组,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心肌缺血问题发生时间显著短于实验组,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诊疗满意率和实验组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其临床诊疗工作中积极开展24h动态心电图监察更有利于临床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发展情况,提高患者诊疗满意度,对其疾病治疗以及预后管理均具有积极意义。
陆晓兰
关键词:中老年心血管疾病24H动态心电图满意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