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田田

作品数:5 被引量:77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湿地
  • 4篇滨海湿地
  • 2篇生态
  • 2篇生态系统
  • 2篇湿地生态
  • 1篇丹顶鹤
  • 1篇宣教
  • 1篇一体化
  • 1篇游客
  • 1篇游客需求
  • 1篇生态旅游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生态修复
  • 1篇湿地公园
  • 1篇湿地生态系统
  • 1篇湿地退化
  • 1篇碳储存
  • 1篇围填海
  • 1篇旅游
  • 1篇科普宣教

机构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北京清华同衡...

作者

  • 5篇李晓文
  • 5篇马田田
  • 4篇崔保山
  • 2篇周方文
  • 1篇郭卫华
  • 1篇梁晨
  • 1篇白军红
  • 1篇谢湉
  • 1篇邵冬冬
  • 1篇冯憬
  • 1篇刘亚娇
  • 1篇刘彦君

传媒

  • 3篇湿地科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湿地科学与管...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6
  • 3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及科普宣教——以野鸭湖、邛海为例被引量:5
2016年
利用问卷调查、随机采访及专人访谈等方法,对四川邛海和北京野鸭湖二个湿地公园展开了实地调研。结果表明:游客生态意识较薄弱,同时公园管理方未能较好开展生态知识宣传,湿地公园科普宣教设施和能力与游客生态旅游需求存在"断层"现象,生态科普宣教效果不佳。建议应强化针对不同年龄群体的宣教系统设计,完善解说体系和宣传体系,设立生态体验设施等改进措施。
刘彦君刘亚娇冯嘉申马田田冯憬李晓文
关键词:科普宣教生态旅游游客需求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优化的滨海湿地一体化保护—修复格局构建
2023年
传统的湿地修复实践侧重点状效果,较少关注景观尺度的空间选址策略。而滨海受损湿地与未受损自然湿地具有结构和功能联系,因此保护和修复应协同优化。以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为例,将湿地保护与修复格局统一到滨海湿地典型生态系统服务(碳储、生境质量和水质净化)提升构架下,以受损区内优势种的适宜生境作为潜在修复区,发展了一套一体化保护—修复格局构建及优化方法。结果表明:保护和修复50%的生态系统服务核心区能够以最小的成本实现目标最大化;为达成该目标应优先将部分自然湿地划入保护区,随后撤出保护区内现存的养殖池,最后实施保护区内的退盐还湿和保护区外的退养还滩。研究提出的方法丰富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技术体系,确定的保护—修复优先区有助于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修复绿线”,相关调控措施能够为优化滨海湿地现有保护格局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智烈慧周方文李晓文马田田邵冬冬白军红崔保山郭卫华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滨海湿地
中国滨海湿地优先保护格局构建被引量:22
2015年
根据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的2008年湿地遥感数据,对中国滨海湿地保护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基于滨海湿地生态地理分类体系构建的湿地类型、保护状况和目标保护物种分布,综合考虑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口密度等社会、经济因素,以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标,运用系统保护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以Marxan软件作为空间优化模型,构建中国滨海湿地保护优先格局,建立优先保护单元150个,面积共有49 109.24 km2。已有湿地保护体系中的滨海湿地面积仅占不到中国滨海湿地总面积的10%,许多重要滨海湿地生境在已有保护系统之外,需要依据优先保护格局,对已有滨海湿地保护体系进行调整,最终形成合理保护网络,这对中国滨海湿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梁晨李晓文崔保山马田田
关键词:滨海湿地湿地退化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模拟及评估被引量:19
2015年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是中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但随着油田开发、港口建设、养殖、盐田和农业开发等围填海活动的加剧,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在生态系统服务和交易的综合评估模型(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In VEST)的Carbon模块和Biodiversity模块平台上,以丹顶鹤(Grus japonensis)和黑嘴鸥(Larus saundersi)为主要保护物种,利用2000年和2012年两期土地利用和土壤碳库等数据,进行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模拟评估。结果显示,研究区的碳储量由2000年的3 167 830.0 Mg减少到2012年的3 077 100.0 Mg,减少了2.86%;丹顶鹤和黑嘴鸥的生境退化区主要集中在孤东油田和港口;湿地保护区和黄河故道区的生境质量较高,其他区域基本不适合丹顶鹤和黑嘴鸥生存。根据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结果显示,2000~2012年期间,围填海活动占用湿地面积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水产养殖塘和油田,港口和盐田的面积增幅最大。
周方文马田田李晓文崔保山
关键词:滨海湿地丹顶鹤黑嘴鸥碳储存黄河三角洲
围填海活动对中国滨海湿地影响的定量评估被引量:34
2015年
近年来,在中国滨海地区,大规模围填海活动导致滨海湿地持续减损,湿地生物栖息地的丧失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严重削弱了滨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为了定量分析围填海活动对中国滨海湿地的影响,以辽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滨海湿地为例,利用湿地遥感分类数据,通过建立滨海湿地生态地理单元,比较了1990年和2008年两个时期四大三角洲滨海湿地的状况,定量评估了围填海活动对中国滨海湿地影响的区域和类型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与1990年时相比,至2008年,无论是中国滨海湿地整体还是四大三角洲局域尺度,围填海活动都是滨海湿地减损的重要驱动力,尤其体现在对北方滨海潮间滩涂和南方红树林等类型滨海湿地的大面积侵占,威胁到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最关键的生境类型和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区域。在四大三角洲,围填海区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致性和差异性,表现在4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所占面积比例排序具有一致性,即水产养殖用地面积所占比例最大,农田次之,其后是工业建筑、港口建筑;以及在四大三角洲中4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所占面积比例的差异性,即黄河三角洲的水产养殖用地面积相对最大,长江三角洲的其他3种土地利用类型所占面积相对最大。为了避免围填海活动对滨海湿地的进一步破坏,在确定保护和修复优先区域的基础上,应该着手强化滨海潮间滩涂和盐沼等关键生境类型的保护、修复和生态补偿模式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
马田田梁晨李晓文谢湉崔保山
关键词:滨海湿地围填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