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申

作品数:4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市卫生防疫站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肝炎
  • 2篇疫苗
  • 2篇细胞
  • 2篇免疫
  • 2篇基因
  • 1篇叶酸
  • 1篇乙肝
  • 1篇乙肝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致瘤性
  • 1篇中国地鼠卵巢...
  • 1篇染色
  • 1篇染色体
  • 1篇染色体变化
  • 1篇重组疫苗
  • 1篇转基因
  • 1篇阻断

机构

  • 3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市卫生防...

作者

  • 4篇任贵方
  • 4篇王申
  • 3篇梅雅芳
  • 3篇朱既明
  • 2篇王文
  • 2篇田淑芳
  • 2篇陈红
  • 1篇杨素芝
  • 1篇宋清林
  • 1篇李宝林
  • 1篇阮薇琴
  • 1篇王秀平
  • 1篇杨安道
  • 1篇阮力
  • 1篇康沛
  • 1篇杨芙蓉
  • 1篇吴虹

传媒

  • 3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年份

  • 1篇1994
  • 2篇1991
  • 1篇198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母婴阻断及儿童免疫效果被引量:14
1994年
将76例HBsAg和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接种3针20μg基因疫苗和1针HBIG加3针10μg基因疫苗。将239名乙肝易感学龄儿童(7~9岁)随机分为3组,Ⅰ组接种3针10μg基因疫苗,Ⅱ组接种3针5μg基因疫苗,Ⅲ组接种3针10μg血源疫苗。接种程序和接种部位均按"北京市乙肝疫苗免疫接种规程"进行,并于初次免疫后7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采血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结果表明,①新生儿免疫保护率:T24时A、B两组分别为80.92%和96.97%;用Fisher精确x2检验P<0.0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②新生儿免疫后抗体应答:T24时A、B两组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70.27%和94.74%,GMT(mIU/ml,下同)分别为494和388,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抗体阳转率差异有显著性,表明,HBIG加3针10μg基因疫苗联合使用效果优于单用3针20μg疫苗组;③学龄儿童3组的抗-HBs阳转率:在T7、T12时均在96%以上,各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在T24时,3组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98.65%、97.40%和98.63%,GMT为1062、533和7?
迎新玲邢玉兰沈莉周少莲陈红王申刘立荣康沛谢祖婉杨素芝黄悦倪承瑞王文任贵方
关键词: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免疫效果
HBsAg重组DNA转化中国地鼠卵巢细胞二氢叶酸还原酶阴性突变株的细胞染色体变化及致瘤性被引量:1
1989年
整合了含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基因和dhfr基因的CHO-dhfr^-细胞,其染色体的畸变率和畸变类型都比亲代CHO-dhfr^-细胞高。但转化前后两系细胞的重要特性都未发生变异,即两者的染色体总数无差别,都是20条。两系细胞株接种裸鼠,均未发现有致瘤性。
田淑芳任贵方梅雅芳王秀萍王申朱既明
关键词:HBSAG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主蛋白基因转基因细胞系的建立与细胞性质的研究被引量:16
1991年
使用本研究室以前构造的双拷贝乙肝病毒重组DNA质粒pSV_2DHBR2-32经改造构成pSV_2DHBR1-32。用此质粒转化CHO-dhfr^-细胞,经克隆、选择、加压增殖建立7个高产HBs-Ag的细胞系,其中首选B43对其生物学性状研究的结果说明,未发现微生物污染,无致瘤性,遗传稳定,纯度满意,核酸杂交试验说明该细胞是整合型,每个细胞约有200个左右的S基因拷贝,转瓶培养研究B43细胞分泌HBsAg的最佳条件为转瓶容积4升,表面积1300cm^2,细胞长成单层后换维持液150ml,其后每48小时收、换液1次,在36℃每小时8转,连续收液60天左右, 每升收液最高产HBsAg为7.5mg。此细胞可用作乙肝基因工程疫苗生产的候选细胞系。
任贵方阮薇琴田淑芳梅雅芳阮力杨安道杨芙蓉王申王秀平朱既明
关键词:乙肝病毒
转基因细胞分泌乙型肝炎重组疫苗在儿童中的免疫原性初步研究被引量:8
1991年
本文报告用转基因细胞B43分泌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主蛋白经纯化制成的87-4批重组疫苗进行临床接种观察的结果,同时用8723-1批血源疫苗作对照。疫苗接种采用0、1、2月各接种1针的方案。重组疫苗共接种111名8~13岁儿童,分为20μg、10μg及5μg 3组,血源疫苗分为20μg、10μg 2组。所有儿童接种前检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体及核心抗体均阴性.20μg组1针后1个月,重组疫苗阳转率60.5%,血源疫苗为31%;2针后1个月,两种疫苗的阳转率分别为100%和72.4%;血源疫苗3针后1个月阳转率也仅79.3%。3针后1个月两种疫苗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492.7和207.4mIU。但重组疫苗6个月后血清抗体的GMT为628mIU。10μg组1针后1个月的阳转率重组疫苗为21.7%,血源疫苗为20.9%;2针后1个月分别为87%及62.8%;3针后1个月分别为100%及81.4%。抗体GMT分别为163.7和129.6mIU.5μg组的重组疫苗免疫后6个月100%阳转,其GMT为56mIU。结论认为无论从阳转率或几何平均滴度分析判断,重组疫苗均优于血源疫苗。
任贵方梅雅芳王申陈红王文朱既明李宝林庞凤珍吴虹宋清林雷祖才
关键词:乙型肝炎重组疫苗儿童免疫原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