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悦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电池
  • 3篇量子
  • 3篇量子点
  • 2篇电极
  • 2篇敏化
  • 1篇氮掺杂
  • 1篇电沉积
  • 1篇电极对
  • 1篇对电极
  • 1篇玉米芯
  • 1篇中间层
  • 1篇生物炭
  • 1篇四环素
  • 1篇太阳电池
  • 1篇太阳能电池
  • 1篇外量子效率
  • 1篇稀土
  • 1篇稀土离子
  • 1篇离子
  • 1篇量子效率

机构

  • 5篇吉林师范大学
  • 3篇吉林大学
  • 2篇湖北科技学院

作者

  • 5篇胡悦
  • 3篇孟祥东
  • 3篇于兆亮
  • 2篇曲晓慧
  • 2篇孙萌
  • 1篇舒婷
  • 1篇李海波
  • 1篇高永慧
  • 1篇汤茜

传媒

  • 3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三维有序大孔结构铜膜的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的构筑及光伏特性
三维有序大孔结构(3DOM)材料是指孔尺寸单一并且孔结构在三维空间有序排列的多孔材料。其双接触的网络结构,大的比表面积,短的扩散长度和内部的有序多孔拓扑结构,可以加快电解质的流动,有利于氧化还原电对的扩散和电子快速转移;...
胡悦孙萌袁梦舒婷孟祥东
关键词:量子点太阳电池电沉积
文献传递
掺入Eu^(3+)中间层对ZnS:Mn^(2+)核壳量子点发光特性的影响
2015年
掺入稀土元素有望实现半导体量子点的尺寸可调的光谱吸收与稀土离子窄的发射峰的有效利用.利用高温成核法合成出EuxZn1-xS:Mn(x=0、0.2、0.4、0.6、0.8、1)核壳量子点.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不同Eu3+掺入量的量子点样品为闪锌矿结构;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在1120~1180 e V之间存在Eu3+的3d3/2和3d5/2峰.光致发光谱和时间衰减曲线表明,随着Eu3+掺入量增加,发光强度和荧光衰减寿命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小的趋势,Eu3+和Mn2+之间存在偶极子—偶极子相互作用的无辐射能量传递过程.
孟祥东李维岩于兆亮曲晓慧胡悦李忠跃
关键词:量子点稀土离子
硅锗光子晶体复合电极对非晶硅电池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离子液体电沉积法辅助胶体晶体模板法在非晶硅电池板的ZnO:B表面构筑硅锗光子晶体,制备出ZnO/Si Ge-PCs/Ag(ZnO/SiGe Photonic Crystals/Ag)复合背电极,并研究了ZnO/SiGe-PC/Ag复合背电极与ZnO/Al背电极的非晶硅电池的光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基于ZnO/SiGe-PCs/Ag复合结构背电极能够提高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外量子效率和短路电流密度;并且,随着硅锗光子晶体孔径的增加,电池的效率明显增加.这种新型的光子晶体复合电极结构,对于改善非晶硅叠层电池的光电效率和光电流匹配问题提供一种新途径.
孟祥东曲晓慧于兆亮胡悦孙萌
关键词:光子晶体非晶硅电池复合电极外量子效率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8年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Quantum Dot-Sensitized Solar cells,QDSCs)制备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是一种有希望的新型太阳能电池。QDSCs利用量子点具有光谱吸收强、尺寸可调和多激子效应等优点,能够提高其光电转换效率;同时,利用无机量子点替代染料作为敏化剂,能够解决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Cs)的稳定性问题。但是,QDSCs光电转换效率较低是制约其应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通过改变和调控对电极的材料和电子特性提高QDSCs的光电效率的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QDSCs对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重点分析了金属化合物、复合材料、杂化材料、多元金属硫族化合物、导电聚合物和碳材料对电极对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电荷转移阻抗、光电性能等参数的影响;并分析影响其电催化活性和电子传输性能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通过表面修饰、复合和杂化等方法构筑新型对电极材料,进而改善和提高QDSCs转换效率和稳定性,是今后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
孟祥东尹默舒婷胡悦孙萌于兆亮李海波
关键词: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
氮掺杂玉米芯生物炭对水中四环素的吸附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以农业废弃物玉米芯为原料,在双氰胺和碳酸氢钠的共同作用下经热解、活化得到氮掺杂玉米芯生物炭(N-CBC).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分析(BET)和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对生物炭掺杂前后的形貌、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系统分析了N-CBC对水中四环素的吸附性能、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在玉米芯、碳酸氢钠和双氰胺的质量比为1∶2∶0.7,700℃热解3 h的条件下制备的N-CBC对四环素的吸附性能最优,N-CBC呈多孔纹理结构,比表面积高达1 670 m^(2)/g,为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提供了大量的活性位点,同时,氮的掺杂利于形成π-π共轭结构,促进吸附过程的进行.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N-CBC对四环素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为自发的多分子层物理吸附.
汤茜孟祥宇胡悦赵慧慧王彦欢郭浩高永慧
关键词:氮掺杂玉米芯生物炭四环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