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宝娟
- 作品数:7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联合浸润麻醉对老年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Th1/Th2平衡的影响被引量:9
- 2023年
-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联合浸润麻醉对老年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86例进行择期TKA的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全身麻醉后,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股神经阻滞联合浸润麻醉,对照组全身麻醉后直接进行浸润麻醉。分析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患侧股四头肌肌力、认知水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0、血浆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IL-6水平。结果观察组在手术完成后4、8 h,在静息状态下VAS显著低于对照组,肌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手术完成后4、8、24、48、72 h,运动状态下,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简易智能评估(MMSE)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 d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基本与术前状态一致。术后1 d,观察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6.532,P=0.011),术后7 d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术后1 d(P<0.05)。两组术后IL-10、IL-6、Cor、CRP水平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但观察组变化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其中Cor、IL-6于术后72 h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IFN-γ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两组均于术后24 h出现明显降低(P<0.05),于术后72 h时观察组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术后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513,P=0.019)。结论老年行TKA采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联合浸润麻醉,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对患者POCD影响较小,且患者IFN-γ、IL-10、IL-6、Cor、CRP能够较快恢复,利于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
- 竭宝娟纪秀波江磊
- 关键词:麻醉股神经阻滞超声引导TH1/TH2
- 右美托咪定对神经外科手术全麻恢复期平稳性影响的观察
- 2016年
- 目的:观察手术结束前输注右美托咪定对神经外科手术全麻恢复期平稳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在静吸复合全麻下接受神经外科手术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手术结束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同期输注生理盐水。观察记录两组全麻恢复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清醒程度评分(AS)、数字疼痛评分、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术后手术室停留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在T3、T4、T5、T6时间点的MAP和HR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在T0、T4、T5、T6、T7时间点的AS均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间ET、AT、PRT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呛咳发生率为3.3%、躁动发生率为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7%和20.0%(P<0.05);两组间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发生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输注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维持神经外科手术全麻恢复期的平稳性。
- 江磊竭宝娟
-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全身麻醉
- 分析在阑尾炎手术中通过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或硬膜外麻醉的临床价值
- 2020年
-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在阑尾炎手术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术中行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患者术中行腰硬联合麻醉。结果:观察组术中麻醉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为89.19%,P<0.05;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牵拉反应发生率、辅助应用麻醉药物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阑尾炎手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好于硬膜外麻醉,前者可更好地提升术中麻醉质量并降低不良反应率,且有利于缩短麻醉起效时间。
- 竭宝娟
- 关键词:阑尾炎手术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
- 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静脉全麻对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和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29
- 2020年
-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静脉全麻对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行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麻组和全麻组,每组50例,全麻组给予静脉全麻,电麻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麻醉,比较2组镇痛效果、麻醉药物用量、苏醒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电麻组和全麻组麻醉优良率分别为100%(50/50)和88%(44/50),电麻组明显高于全麻组(P<0.05);电麻组麻醉药物用量和呼之睁眼、苏醒时间明显少于或短于全麻组(P均<0.05);电麻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全麻组(P均<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静脉全麻可有效提高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镇痛效果,有利于减少麻醉药物用量,且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苏醒康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纪秀波孙新朝陈阳村竭宝娟李军王晶晶
-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静脉全麻康复并发症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低位硬膜外麻醉在骨科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运用
- 2023年
- 本文研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低位硬膜外麻醉在骨科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运用。方法 于2020年6月-2022年6月之间进行病例收集工作,共收录我院86例骨科下肢手术病例。通过数字表随机法分组,每组43例。常规组低位硬膜外麻醉时右美托咪定剂量为0.25μg/kg。研究组采用低位硬膜外麻醉时右美托咪定剂量为0.5μg/kg。手术期间收集并分析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麻醉时间等数据。结果 研究组麻醉后心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麻醉后平均动脉压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麻醉后血氧饱和度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麻醉时间各项数据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为骨科下肢手术患者进行低位硬膜外麻醉时,将右美托咪定剂量设置为0.5μg/kg能够更好的控制患者生命体征,提高麻醉效果,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建议在实际的麻醉干预中借鉴。
- 纪秀波竭宝娟雷剑
- 关键词:低位硬膜外麻醉骨科下肢手术生命体征麻醉时间
-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在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麻醉对比分析
- 2021年
- 探讨在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中行静吸复合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的实际效果。方法:观察组术中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术中为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结果: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4.74%,对照组为78.95%,P<0.05;观察组的麻醉起效以及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的手术时间对比P>0.05。结论:在腹股沟疝腹腔镜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具有麻醉效果好、术后清醒快以及生效时间短等优势,应用价值高于常规静吸复合全麻。
- 竭宝娟
- 关键词: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静吸复合全麻腰硬联合麻醉
- 液体预充在64例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观察不同种类及不同容量液体预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接受剖宫产术的足月产妇64例,随机分为4个组,即在蛛网膜下腔给药前静脉滴注给予乳酸钠林格氏液250mL组(R1组)、琥珀酰明胶注射液250mL组(H1组)、乳酸钠林格氏液500mL组(R2组)及琥珀酰明胶注射液500mL组(H2组),持续滴注给药20min,观察并记录4个组产妇围术期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T2,T3,T4时间点各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R1组最低,且与基础值偏离最大(P<0.05).H2组各时间点MAP及HR呈现平稳趋势,其余各组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4个组产妇恶心呕吐发生率间有明显差异,其中R1组显著高于H2组(P<0.05);低血压发生率间有显著差异,其中R1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麻黄素使用有显著差异,其中R1组显著高于R2组(P<0.05).围术期H2组血液动力学最稳定,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降低,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最少(P<0.05).[结论]预充充足容量的胶体液体可维持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的血液动力学稳定.
- 江磊竭宝娟
-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