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东明

作品数:22 被引量:101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医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表皮
  • 9篇愈合
  • 9篇愈合过程
  • 9篇创面
  • 8篇小鼠
  • 7篇细胞
  • 7篇创面愈合
  • 5篇胰岛
  • 5篇异种
  • 5篇大鼠胰岛
  • 4篇异种移植
  • 4篇免疫
  • 4篇LANGER...
  • 4篇表皮生长因子
  • 3篇原位
  • 3篇生长因子受体
  • 3篇受体
  • 3篇稀土
  • 3篇免疫组织
  • 3篇表皮生长因子...

机构

  • 1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0篇武警医学院
  • 6篇北京医科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北京大学
  • 2篇天津市长征医...
  • 2篇白求恩国际和...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包头医学院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2篇陈东明
  • 10篇周茂华
  • 9篇牛星焘
  • 7篇谷廷敏
  • 5篇牛云彤
  • 5篇唐岩
  • 5篇夏兆骥
  • 4篇李少平
  • 3篇唐军民
  • 2篇王雪
  • 2篇韩世发
  • 2篇于清新
  • 2篇孙志刚
  • 1篇周连生
  • 1篇姚琦
  • 1篇王雪
  • 1篇贾铁利
  • 1篇袁硕
  • 1篇舒丹毅
  • 1篇安丽

传媒

  • 4篇中国组织化学...
  • 4篇武警后勤学院...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武警医学
  • 2篇中华整形烧伤...
  • 2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中华医学美容...

年份

  • 1篇2001
  • 3篇1999
  • 3篇1998
  • 9篇1997
  • 6篇199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囊化大鼠胰岛异种移植治疗小鼠实验性糖尿病的研究被引量:7
1999年
目的研究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包裹胰岛进行移植的效果。方法将Wistar大鼠的胰腺先行胶原酶胰管内注射消化,然后分离、纯化,所得胰岛经培养后制成微囊包膜的胰岛,微囊直径为0.4~0.5mm,每个微囊内包含1个胰岛。将微囊包膜及非包膜的胰岛移植至小鼠腹腔内,每个受体的移植量约1000个胰岛。术后不用免疫抑制剂。结果微囊化的胰岛分别置含葡萄糖5.6mmol/L和16.7mmol/L的无血清TC199培养基中培养,其胰岛素的释放量,包膜组与非包膜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微囊化胰岛移植组术后3天非空腹血糖从(22.0±0.51)mmol/L降至(7.8±0.48)mmol/L,维持正常血糖的时间平均为126天;单纯胰岛移植组术后移植物有功能存活不足8天。结论微囊化胰岛移植后可在不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延长胰岛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周茂华陈东明夏兆骥夏兆骥贾铁利丁亮华王传民贾铁利
关键词:胰岛移植糖尿病异体移植
^(60)Co照射后小鼠表皮Langerhans细胞的变化及对异体植皮的影响
1996年
本实验用^(60)Co照射Blab/c小鼠,照射后1天与3天取背部皮肤。(1)经ATP酶染色方法,显示表皮Langerhans细胞(LC),观察其ATP酶含量的变化、形态变化及其在表皮的密度改变;(2)免疫组分染色方法,观察Ia阳性LC的密度改变及形态变化;(3)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的变化;(4)同时进行异体皮肤移植,观察皮片存活期的变化。结果:经^(60)Co照射后,小鼠表皮LC形态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其密度减少,表达Ia抗原功能下降。认为这是异体植皮后移植物存活期延长的主要原因。
周茂华陈景芝牛云彤陈东明唐军民热娜夏兆骥
关键词:小鼠
大鼠胰岛分离与纯化的实验研究
1996年
本实验经胰管注射胶原酶、胰腺静止消化方法。分离成年Wistar大鼠胰岛,葡聚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大鼠胰腺消化后,胰岛收获量为710~1015个/胰腺,纯化后胰岛收获量为610—820个/胰腺,纯度达92%。纯化胰岛形态结构完整,内分泌细胞超微结构保持良好;对葡萄糖刺激反应,胰岛素释放量是基础分泌水平的8倍;异体移植可逆转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达一周。
周茂华陈景芝陈东明夏兆骥
关键词:大鼠胰岛纯化异种移植葡聚糖
UV照射与非UV照射FITC致敏小鼠淋巴结树突状细胞的光电镜免疫组织化学特性
1996年
本工作观察了小鼠淋巴结树突状细胞(DC)的光、电镜免疫组织化学特性,并探讨其功能。从FITIC致敏小鼠淋巴结分离的DC在体外可刺激FITC特异性T-细胞株增殖。注射经UV照射、FITC致敏的小鼠淋巴结细胞(DLNC)至受体小鼠,可导致该小鼠的免疫耐受;这些细胞在体外仍可促进FITC特异性T-细胞株增殖,但明显弱于非UV照射小鼠DLNC的作用。免疫光镜下显示UV-FITC致敏小鼠淋巴结的FITC阳性DC与非UV照射FITC致敏组一样也表达了MAC-1、2、3和F4/80等巨噬细胞标志,唯其FITC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非照射FITC致敏组动物。免疫电镜下显示这些细胞呈Ia阳性和FITC阳性,FITC主要定位于线粒体和溶酶体结构等处。研究表明这些与FITC致敏小鼠DLNC有关的细胞活性的差异与Ia阳性DC数量减少、表面Ia的表达、FITC在DC内的分布变化无关。某些Ia阳性DC胞质内可见Birbeck颗粒样结构,提示Ia阳性DC的不同群体可迁移至UV照射小鼠的淋巴结。
唐军民唐岩陈东明舒丹毅
关键词:小鼠淋巴结
创面愈合过程中EGF、EGFr变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 探讨内源性EGF、EGFr变化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取22例中厚断层供皮区创面病人术后4天、10天和16天时创面组织,行HE和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创面大体变化,观察创面愈合过程中内源性EGF、EGFr的变化及其与组织修复的关系。结果 伤后10天时内源性EGF、EGFr有明显的表达,伤后4天和16天时表达较弱,这些变化与组织学改变较一致。结论 内源性EGF、EGFr变化为机体的生理变化,可以促进修复,也可避免疤痕形成。
谷廷敏牛星焘陈东明孙志刚王玉舟刘建春
关键词:创面愈合表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创面愈合过程中内源性EGFr变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谷廷敏牛星焘陈东明
关键词:创面愈合免疫组织化学
稀土对小鼠表皮Langerhans细胞的影响
1998年
用ATP酶染色等方法观察了稀土对BALB/C小鼠表皮Langerhans细胞(LC)的影响。结果显示:接触组表皮LC密度及Ia抗原阳性LC密度明显下降,细胞分布不均匀,LC树支状胞突减少、变短或消失。组织学表现为接触组皮肤增厚和弹力纤维、网状纤维增生。认为稀土可以损伤表皮LC。
牛云彤周茂华李少平陈东明唐岩
关键词:稀土表皮LANGERHANS细胞小鼠
稀土对小鼠表皮Langerhans细胞的影响
1997年
目的:为探讨稀土对人体皮肤影响机制,用ATP酶染色等方法广观察了稀土对Blab/c小鼠背部表皮Langerhans细胞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分为四组,稀土外涂处理组小鼠背部,40天后观察其对皮肤LC密度、Ia抗原及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接触组表皮LC密度及Ia抗原阳性LC密度明显下降,经T检验结果:稀土组与正常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LC细胞分布不均匀,LC树突减少、变短、或消失;组织形态学变化有稀土组皮肤增厚和弹力纤维、网状纤维增生。结论:稀土可以损伤皮肤LC,并引起真皮层弹力纤维及胶原增生。
牛云彤周茂华李少平陈东明唐岩
关键词:表皮稀土小鼠
氧化苦参碱对小鼠表皮郎格罕细胞作用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1997年
表皮langerhans细胞在接触性皮炎免疫反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用免疫组织化学及ATP酶染色方法观察了氧化苦参碱对Blab/c小鼠背部表皮Langerhans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苦参碱组表皮LC密度及Ia抗原阳性LC细胞密度明显下降,LC细胞树突减少。
牛云彤周茂华李少平陈东明唐岩
关键词:表皮氧化苦参碱郎格罕细胞
创面愈合过程中EGFr基因表达的研究被引量:4
1996年
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观测了大鼠创面愈合过程中表皮生长因于受体(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伤后4天EGFrmRNA即有明显的表达,以后逐渐减弱,伤后16天EGFr mRNA已无明显表达.对EGFr基因表达的作用和机理进行了讨论.
谷廷敏牛星焘陈东明王雪李比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创面愈合原位分子杂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