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
- 作品数:10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I影像学特点及诊断效能
- 目的 分析乳晕区及近胸壁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影像学特点及以点状、肿块强化伴乳管扩张为标准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效能.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14年9月-2016年5月的经病理证实的导管内乳头状瘤51例,...
- 程流泉姚明
- 关键词:乳腺疾病导管内乳头状瘤磁共振成像
- 纵膈肿块的MRI质量评价
- 目的 本研究以CT为参照,探索不同脉冲序列对纵隔肿瘤的显示能力及图像质量评价.材料与方法连续纳入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经CT检查后发现纵隔肿块的患者进行纵隔MRI检查,将病理证实的70例(男37例,女33例...
- 程流泉姚明
- 关键词:纵隔肿瘤磁共振成像图像质量扩散加权成像
- 乳腺X线摄影与MRI的比较研究
- 目的:比较乳腺X线摄影(MG)检查与MRI检查在乳腺疾病检出的一致性. 方法:连续138例病人,同时接受MG标准化检查和乳腺MRI检查,MG和MRI检查间隔在1个月内且无干扰,MG和MRI均按照BI-RADS标准进行报告...
- 程流泉姚明姚艳琴
- 关键词:乳腺X线摄影磁共振成像乳腺疾病
- 浸润性导管癌肿块型与非肿块样强化的ADC值特点
- 目的 分析浸润性导管癌肿块型与非肿块样强化两种强化方式的ADC值分布特点。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15年3月-11月BI-RADS 5级的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浸润性导管癌,所有关注病灶测量3次ADC值,取其...
- 程流泉姚明
- 关键词:MRIADC肿块
- 乳腺良性病变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术后MRI表现
-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对乳腺良性病变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术(US-guidedPercutaneousMicrowaveAblation)后MRI影像学表现特点。
- 程流泉姚明
- 关键词:MRI良性病变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与浸润性导管癌的鉴别诊断
- 目的 分析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I表现,比较导管内乳头状瘤与浸润性导管癌的ADC值.方法 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14年9月-2015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导管内乳头状瘤51个病变(伴有不典型增生病灶13个,实性乳头状癌1个,不伴...
- 程流泉姚明
- 关键词:导管内乳头状瘤浸润性导管癌ADC值MRI
- Proteus综合征1例被引量:1
- 2016年
- 1病例简介女,10岁,主诉:左下肢肥大10余年,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加重,面部及右手皮肤表面见散在结节。脊柱曲度正常,左侧下肢自髋关节至脚趾均肥大、表面肤色较右侧略深,触压:质软。左侧膝关节未能伸直,左足六趾畸形(图1A、B)。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左侧大腿、小腿软组织增厚,大腿中段约2.1 cm、小腿中段约1.8 cm,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影像学表现见图1C^H。
- 杜贵金刘君凤姚明程流泉
- 关键词:PROTEUS综合征放射摄影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病例报告
- MRI随访在乳腺BI-RADS4类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采用MRI随访观察乳腺病灶的变化,评价MRI随访对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类病变的临床诊治指导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首次MRI诊断为BI-RADS 4类患者34例,间隔3周~1年,采用MRI随访观察病灶的稳定性,当病灶增强形态、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增强时间-信号曲线(TIC)类型提示向恶性转化时,则分类升级并推荐患者进行活检或切除;反之,分类降级建议继续随访。结果被关注病灶共计36个,随访期间升级病灶19个,其中病理证实15例恶性、1例乳腺炎;10例保持分类不变,8例病理证实6例恶性;病灶降级7例,病理证实良性1例。结论利用MRI对BI-RADS 4类病灶进行随访,当病灶增强形态、ADC值及TIC类型其中之一提示向恶性转化时,需要及时行活检或外科处理,反之可以继续随访,这种随访方式可以避免乳腺病灶的过度处理。
- 朱志清姚明律苗程流泉李晓郑一琼
- 关键词: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随访研究
- 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值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亚型的关系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4种分子亚型(Luminal A、Luminal B、HER2过表达、三阴性乳腺癌)及其生物学预后因子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相关性,为鉴别不同分子亚型及评估乳腺癌预后提供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病理及术前MRI资料的8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前采用平面回波成像序列获得扩散加权成像(b=0、1000 s/mm2),测定最小ADC值;术后采用免疫组化检查获得检测ER、PR、HER2及4种分子亚型,其中HER2(++)或(++^+++)采用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确定有无扩增。比较不同分子亚型间及乳腺癌生物学预后因子ER、PR、HER2的表达。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4种分子亚型间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PR阴性者ADC值高于ER、PR阳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阳性、阴性者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C值不能鉴别乳腺浸润性导管癌4种分子亚型,无法评估其生物学预后。
- 谢宗玉马宜传姚明程流泉
-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 中国女性乳腺纤维腺体类型的抽样调查
- 目的 乳腺的纤维腺体类型(FGT)直接影响乳腺X线(MG)的诊断效能,致密型和多量型的FGT的诊断效能下降,本研究目的在于抽样调查中国女性FGT的分布特征.方法 从2015年12个月随机抽取3个(5、10、11)月份的乳...
- 程流泉姚明
- 关键词:乳腺X线摄影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