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英华

作品数:8 被引量:59H指数:3
供职机构: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骨折
  • 3篇关节
  • 2篇软组织
  • 2篇软组织缺损
  • 2篇皮瓣
  • 2篇缺损
  • 2篇组织缺损
  • 1篇蛋白
  • 1篇袖状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严重创伤
  • 1篇造影
  • 1篇增殖
  • 1篇肉瘤
  • 1篇肉瘤组织
  • 1篇上肢
  • 1篇深静脉

机构

  • 8篇潍坊市益都中...

作者

  • 8篇孙英华
  • 4篇夏海
  • 3篇焦兆德
  • 3篇于永杰
  • 2篇苑广科
  • 2篇李本英
  • 1篇吴延平
  • 1篇方军
  • 1篇王莉
  • 1篇陈德生
  • 1篇窦洪磊
  • 1篇丁玉峰
  • 1篇杨东
  • 1篇刘宏波
  • 1篇张玉德
  • 1篇范晓华

传媒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7
  • 2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踝关节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1
2017年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及D-二聚体监测的价值。方法选取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158例,收集临床资料,分别于患者入院第2天、术前24 h、术后1、3、5 d时,检测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根据患者下肢DVT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DVT组和非DVT组,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发生DVT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D-二聚体水平在预测踝关节骨折患者发生DVT中的价值。结果 158例患者中37例发生DVT,发生率23.4%;与非DVT组患者相比,DVT组患者年龄偏高、高能量损伤比例高、Pilon骨折比例高、合并血管及神经损伤比例高、内科基础疾病比例高、超声检查阳性率高、术前RAPT评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患者术前24 h时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非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能量损伤、Pilon骨折、合并血管及神经损伤、超声检查阳性、术前RAPT评分和术前24 h时D-二聚体水平是影响踝关节骨折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24 h时D-二聚体水平在预测踝关节骨折患者发生DVT时曲线下面积0.794(95%CI:0.696~0.891),当D-二聚体水平为3.86 mg/L时,灵敏度为75.7%,特异度为80.2%。结论年龄、高能量损伤、Pilon骨折、合并血管及神经损伤、超声检查阳性、术前RAPT评分和术前24 h时D-二聚体水平是影响踝关节骨折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24 h时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筛选踝关节骨折患者发生DVT的指标。
夏海杨瑜瑜孙英华李本英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D-二聚体
含神经游离背阔肌肌皮瓣急诊修复伴肘关节功能障碍的上肢严重创伤
2022年
目的探讨急诊采用含神经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转移修复上肢严重损伤创面、恢复屈肘或伸肘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9年11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关节创伤骨科收治的上肢复合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含神经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急诊修复。术后随访12~24个月,采用问卷形式调查患者对肌皮瓣愈合、形态、温度、感觉及功能的满意度;术后3、6、12个月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上肢功能评价标准对上肢运动神经功能进行评价;术后12个月采用Mayo肘关节评分进行肘关节修复后的效果评定;术后12个月测量患侧与健侧肘关节屈曲度、欠伸度及前臂旋前角度、旋后角度;观察供区外形及功能是否受影响。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患侧与健侧肘关节屈曲度、欠伸度及前臂旋前、旋后角度差异性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21例患者,男15例,女6例,年龄18~60岁,平均37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4例,机器伤7例。均为上肢严重复合组织缺损,伴有屈肘或伸肘功能损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15 cm×6 cm~33 cm×12 cm,背阔肌肌皮瓣面积为17 cm×8 cm~35 cm×15 cm。受伤至手术时间2~5 h。21例患者背阔肌肌皮瓣全部成活,随访时间12~24个月,患者对肌皮瓣愈合满意率为100%(21/21),形态满意率为100%(21/21),温度满意率为90.48%(19/21),感觉满意率为85.71%(18/21),功能满意率为95.24%(20/21)。上肢运动神经功能评价,12例为M3+,8例为M3,1例为M2。Mayo肘关节评分评定修复后效果,优11例、良8例、可2例。术后12个月肘关节屈曲度患侧为134.73°±7.41°,健侧为139.37°±9.13°(t=1.81,P=0.078);肘关节欠伸度患侧为6.28°±2.16°,健侧为5.91°±1.95°(t=0.58,P=0.563);前臂旋前角度患侧为78.59°±3.72°,健侧为80.26°±3.94°(t=1.41,P=0.166);前臂旋后角度�
刘宏波孙英华窦洪磊朱军
关键词:肌皮瓣背阔肌肌皮瓣上肢急诊
GPR56基因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56(GPR56)基因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拟行手术治疗的骨肉瘤患者53例,术中留取骨肉瘤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组织GPR56 mRNA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将对数生长期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随机分为三组,其中siRNA-GPR56组转染GPR56干扰序列,siRNA-对照组转染siRNA对照序列,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GPR56 mRNA相对表达量,CCK-8法和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分别以培养24、48、72、96 h的吸光度值及克隆形成率表示),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以迁移、侵袭细胞数表示)。结果骨肉瘤组织GPR56 mRNA相对表达量为1.86±0.14,癌旁正常组织为1.39±0.12,二者比较P<0.01。骨肉瘤组织GPR56 mRNA相对表达量与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肿瘤直径、组织类型、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均无关(P均>0.05),与Enneking分期、肺部转移、软组织浸润均有关(P均<0.05)。siRNA-GPR56组GPR56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siRNA-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P均<0.01)。siRNA-GPR56组培养48、72、96 h吸光度值及克隆形成率、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均低于siRNA-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骨肉瘤组织中GPR56基因表达升高,GPR56基因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而参与骨肉瘤的发生与发展。
夏海杨瑜瑜孙英华焦兆德张玉德
关键词:骨肉瘤细胞增殖细胞侵袭
三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套袖状髌骨上极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应用缝合锚钉固定法、Krackow缝合法缝合编织股四头肌腱固定法、Krackow缝合法缝合编织股四头肌腱并克氏针"8"字张力带钢丝固定三种不同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手术效果以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髌骨上极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固定方法不同分为锚钉组、缝合组、张力带组各20例。锚钉组:应用缝合锚钉固定法治疗;缝合组:采用Krackow缝合法缝合编织股四头肌腱固定法;张力带组:Krackow缝合法缝合编织股四头肌腱并克氏针"8"字张力带钢丝固定法,分析比较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术后3、6个月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结果]三组手术方法的平均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Lysholm膝关节活动评分,锚钉组和缝合组明显低于张力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rackow缝合法缝合编织股四头肌腱并克氏针"8"字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方法在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加早期关节持续被动运动方面优于缝合锚钉固定法、Krackow缝合法缝合编织股四头肌腱固定法。
于永杰陈德生焦兆德孙英华苑广科
CTA并超回流技术应用下逆行ALTF修复膝周及小腿软组织缺损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在CTA并超回流技术应用下逆行股前外侧皮瓣(ALTF)重建膝周及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3月至2019年11月应用逆行ALTF重建膝周及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患者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16-65岁,平均37岁。术前根据CTA检查设计个性化皮瓣,逆行转位后采用超回流技术。软组织缺损面积为9.0 cm×5.0 cm-21.0 cm×11.0 cm,皮瓣切取面积为9.5 cm×5.5 cm-21.5 cm×11.5 cm。受伤至手术时间:3-41 d。末次随访依照张浩等制定的皮瓣疗效满意度评定方法评定皮瓣重建效果,依照Hohl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患者膝关节功能,依照英国医学研究会(BMRC)制定的感觉功能评价标准评定皮瓣区域感觉功能。比较术前CTA检查所测量的血管蒂长度与髂髌线长度相比得到相对长度和术中实际测量计算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皮瓣全部成活,无血管危象发生,末次随访皮瓣疗效满意度评分达(8.6±2.7)分,均满意。膝关节功能评定:优10例,良9例,差2例。皮瓣感觉:11例达到S3-S4,TPD为(10.43±1.95)mm,10例达到S2。术前CTA检查所测量的血管蒂长度与髂髌线长度相比得到相对长度和术中实际测量计算值进行比较,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TA并超回流技术应用下,逆行ALTF为修复膝周及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种有效而理想的修复方式。
孙英华夏海王莉任金亭于永杰吴延平方军
关键词:CT血管造影股前外侧皮瓣小腿软组织缺损
外展外旋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外展外旋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肩关节脱位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实行外展外旋复位法,对照组采取足蹬法。比较两组患者复位成功率、肩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程度及复位时间。结果观察组复位成功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25,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出院1个月后肩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复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外展外旋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有很好的疗效。
朱军孙英华任金亭王复超
关键词:肩关节脱位
股骨近端万向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万向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万向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对比两组术中情况、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引流量及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观察组发生感染、疼痛、内固定物断裂及髋内翻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股骨近端万向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操作简单,疗效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于永杰杨东焦兆德孙英华苑广科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解剖钢板
腓骨头复合组织瓣重建小儿外踝骨和软组织缺损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腓骨头复合组织瓣重建小儿外踝骨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2月-2019年5月,共收治合并骨骺损伤的外踝骨及软组织缺损患儿5例,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3~12岁;右侧3例,左侧2例;均为外踝软组织缺损并伴骨质缺损、外露,软组织缺损范围2.0 cm×2.0 cm~6.0 cm×9.0 cm;骨缺损长度1.0~4.0 cm。设计腓骨头复合组织瓣同时重建外踝及其邻近软组织缺损。供区4例直接缝合,1例植皮修复。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皮瓣外观、质地、弹性及颜色是否与周围近似,双下肢是否等长,关节有无畸形、依据美国外科协会(AOFAS)制定的足踝功能评价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影像学改变,供区膝关节有无畸形发生,有无疼痛和腓总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是否影响膝关节屈伸活动。对患儿手术前与末次随访踝关节活动度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复合组织瓣均成活,无血运障碍。所有患儿随访6个月~4年,皮瓣颜色、弹性较好,无瘢痕挛缩。踝关节无畸形,行走及负重功能恢复,背伸术前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4.37±1.12)°、(16.01±5.27)°(t=4.83),跖屈术前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1.35±1.96)°、(37.81±6.49)°(t=8.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照AOFAS足踝功能评判标准评估:优3例,良2例。外踝骨骺无早期闭合,发育状况与健侧肢体大致同步。供区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无影响,无畸形,稳定性较好。依照膝关节功能HSS评分标准评估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优4例,良1例。结论:腓骨头复合组织瓣能够同时重建小儿外踝骨骺及邻近软组织缺损,重建的外踝和小儿的生长发育过程同步,是重建小儿外踝缺损的较好方式之一,但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随访观察。
夏海丁玉峰李本英朱军王复超范晓华孙英华
关键词:腓骨头复合组织瓣外踝小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