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冬雪

作品数:17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6篇一氧化碳
  • 6篇神经元
  • 6篇皮质
  • 5篇休克
  • 5篇血性
  • 5篇氧糖剥夺
  • 5篇失血
  • 5篇失血性
  • 4篇激酶
  • 3篇信号
  • 3篇休克复苏
  • 3篇源性
  • 3篇失血性休克
  • 3篇失血性休克复...
  • 3篇外源性
  • 3篇外源性一氧化...
  • 3篇酶类
  • 3篇脑皮质
  • 2篇蛋白

机构

  • 16篇沧州市中心医...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华北石油管理...
  • 2篇河北省沧州中...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秦皇岛市第一...

作者

  • 16篇张冬雪
  • 11篇张立民
  • 8篇孙文波
  • 6篇李睿
  • 4篇王旭鹏
  • 2篇刘云峰
  • 2篇白杨
  • 2篇马育霞
  • 1篇吴春玲
  • 1篇李晓明
  • 1篇梁淑娟
  • 1篇赵建勇
  • 1篇吴春玲
  • 1篇孔祥军
  • 1篇于红
  • 1篇王斌

传媒

  • 8篇中华麻醉学杂...
  • 3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麻醉安全与质...
  • 1篇陆军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VX-765对急性快动眼睡眠剥夺幼鼠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评价VX-765对急性快动眼睡眠剥夺幼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3~4周龄,体重52~101 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2):对照组(C组)、急性快动眼睡眠剥夺组(AREM组)和VX-765组(V组)。采用改良多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急性快动眼睡眠剥夺模型。V组每天9:00尾静脉注射VX-765溶液10 mg/kg,连续4 d。C组和AREM组尾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大鼠睡眠剥夺期间行Morris水迷宫及新物体识别实验,连续4 d。于第5天水迷宫和新物体识别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取海马,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IL-1β和IL-18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AREM组和V组大鼠新物体识别实验潜伏期延长,新物体探究时间缩短,头部探究次数减少,新物体探索百分比和辨别指数降低,Morris水迷宫实验穿越平台次数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海马IL-1β和IL-18表达上调(P<0.05);与AREM组比较,V组大鼠新物体识别实验潜伏期缩短,新物体探究时间延长,头部探究次数增多,新物体探索百分比和辨别指数升高,Morris水迷宫实验穿越平台次数增多,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海马IL-1β和IL-18表达下调(P<0.05)。结论VX-765可改善急性快动眼睡眠剥夺幼鼠的认知功能,与抑制海马炎症有关。
陈磊齐曼曼王旭鹏孙文波白晶张冬雪
关键词:睡眠剥夺儿童
七氟烷预处理对接受氧糖剥夺损伤神经元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
孙文波张立民吴春玲张冬雪
通过七氟烷预处理对加入HIF-1α抑制剂2ME的原代大鼠皮质神经元在氧糖剥夺并复糖复氧后Bid、Bim、Pμm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在相关神经细胞实验中,已发现七氟烷预处理能够增...
关键词:
关键词:七氟烷麻醉药物
丙泊酚后处理对大鼠原代皮质神经元氧糖剥夺.复糖复氧后P38蛋白激酶和促凋亡因子Bid、Bim、Pum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丙泊酚后处理对大鼠原代皮质神经元氧糖剥夺-复糖复氧后P38蛋白激酶(P38MAPK)和促凋亡因子Bid、Bim、Puma表达的影响。 方法体外培养出生24 h内的SD大鼠的皮质神经元并接种于6孔板或96孔板培养皿,分为对照组(C组,正常培养)、氧糖剥夺-复糖复氧组(O组)、氧糖剥夺-复糖复氧+丙泊酚后处理组(OP组)、氧糖剥夺-复糖复氧+丙泊酚后处理组+P38MAPK阻断处理组(OPS组)、P38MAPK阻断处理组(S组)、氧糖剥夺-复糖复氧+P38MAPK阻断处理组(OS组)。氧糖剥夺-复糖复氧处理是将神经元氧糖剥夺90 min并复糖复氧24 h;丙泊酚后处理为向培养基中加入丙泊酚原液(50 μmol/L)处理2 h;P38MAPK阻断处理为提前1 h向培养皿中加入P38MAPK抑制剂SB202190(50 μmol/L)。收集各组处理好的神经元,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测定神经元凋亡率,MTT法测定细胞生存率,乳酸脱氢酶法测定细胞损伤率,JC-1荧光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水平,荧光素-荧光素酶试剂盒测定ATP含量,Western blotting测定P38MAPK和促凋亡因子Bid、Bim、Puma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O组神经元磷酸化P38MAPK表达升高,凋亡率升高,存活率降低,损伤率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和ATP含量降低,促凋亡因子Bid、Bim、Puma表达水平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O组比较,OP组神经元磷酸化P38MAPK表达升高,凋亡率降低,存活率升高,损伤率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和ATP含量升高,促凋亡因子Bid、Bim、Puma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OP组比较,OPS组神经元凋亡率升高,存活率降低,损伤率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和ATP含量降低,促凋亡因子Bid、Bim、Puma表达水平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O组比较,OS组神经元凋亡率升高,存活率降低,损伤率升高,线
马育霞张立民张冬雪刘云峰
关键词:丙泊酚P38蛋白激酶BIDBIM
VX-765对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0年
目的评价VX-765对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9~10周龄,体重350~4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组)、失血性休克复苏组(H组)、VX-765组(V组)和溶剂对照组(C组)。股静脉放血至MAP为25~35 mmHg并维持60 min,将收集的血液在15 min内回输体内达到初始血压水平进行复苏,必要时输注生理盐水,建立失血性休克复苏模型;V组和C组复苏结束后立即向股静脉注射VX-765 1 mg/kg或等量0.4%聚乙二醇(VX-765溶剂)。于复苏结束后12 h时每组随机取6只大鼠处死取大脑皮质,采用免疫荧光法确定神经元焦亡率,T2加权成像法检测皮质水肿程度,复苏后7 d时每组余6只大鼠采用旷场实验测定认知功能。结果与S组比较,H组、V组和C组复苏后12 h时皮质神经元焦亡率升高,水肿程度增加,复苏后7 d时大鼠中央格路程和直立次数减少,中央格停留时间缩短(P<0.05);与H组和C组比较,V组复苏后12 h时皮质神经元焦亡率降低,水肿程度降低,复苏后7 d时大鼠中央格路程和直立次数增加,中央格停留时间延长(P<0.05)。结论 VX-765可改善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认知功能,其机制与抑制皮质神经元焦亡有关。
于红郑维朝张冬雪白杨王旭鹏白晶张立民
关键词:复苏术大脑皮质神经元
CORM-3在减轻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及皮质神经细胞焦亡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CORM-3在减轻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及皮质神经细胞焦亡中的作用。方法168只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失血性休克复苏组、CORM-3组和iCORM-3组,每组42只。后3组大鼠建立失血性休克复苏模型,CORM-3组在复苏结束后立即向股静脉注射CORM-3(4mg/kg),iCORM-3组立即向股静脉注射iCORM-3(4mg/kg)。假手术组和失血性休克复苏组只注射含DMSO的等量生理盐水。失血性休克复苏模型的制备方法为:通过股动脉放血将平均动脉压降至25~35mmHg并维持60min,随后将收集的血液在15min内回输体内达到初始血压水平作为复苏,必要时输注生理盐水。于复苏结束后12h处死大鼠取皮质,采用气相分析法测定皮质区一氧化碳(CO)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皮质区细胞核内核转录相关因子2(Nrf2)、BTB-CNC异体同源体1(Bach1)及细胞质内血红素氧合酶-1(HO-1)、白介素(IL)-1β和IL-18的表达,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活化caspase-1-Cy3/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FITC/DAPI阳性细胞数,计算皮质神经元焦亡率。最后于复苏后30d行旷场实验评价大鼠认知功能。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失血性休克复苏组、CORM-3组和iCORM-3组在复苏后12h时皮质区CO含量增加,皮质神经元焦亡率升高,Nrf2/Bach1比率上调,HO-1、IL-1β和IL-18表达上调,跨格次数和直立次数减少,中央停留时间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失血性休克复苏组和iCORM-3组比较,CORM-3组在复苏后12h时皮质区CO含量增加,皮质神经元焦亡率降低,Nrf2/Bach1比率上调,HO-1表达增加,IL-1β和IL-18表达下降,跨格次数和直立次数增加,中央停留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RM-3可降低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皮质神经细胞焦亡率,缓解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上调Nrf2/Bach1比例后增加HO-1表达有关。
张冬雪李妍白杨王旭鹏齐曼曼王晓东刘朝阳张立民
关键词:一氧化碳皮质
异丙酚后处理对大鼠氧糖缺失-复氧复糖皮质神经元促凋亡蛋白活性的影响:与p38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评价异丙酚后处理对大鼠氧糖缺失-复糖复氧皮质神经元促凋亡蛋白Bid、Bim、Puma活性的影响及其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出生24 h内的SD大鼠,体外培养其皮质神经元并按种于6孔板(2 ml/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皮质神经元分为4组(n=42):对照组(C组)、氧糖缺失-复糖复氧组(OGD/R组)、异丙酚后处理组(P组)和异丙酚后处理+p38MAPK抑制剂组(PS组).采用氧糖缺失90 min,复氧复糖24 h的方法制备皮质神经元氧糖缺失-复糖复氧损伤模型.P组和PS组于复氧复糖即刻于培养基中加入异丙酚孵育2h,终浓度50 μmol/L;PS组于氧糖缺失前1h时于培养基中加入SB202190,终浓度50 μmol/L.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测定神经元凋亡率,采用MTT法测定神经元存活情况,采用比色法测定LDH漏出情况;采用JC-1荧光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Bid、Bim和Puma 的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OGD/R组、P组和PS组神经元凋亡率和LDH漏出率升高,神经元存活率和MMP水平降低,Bid、Bim和Puma的表达上调(P<0.05);与OGD/R组比较,P组和PS组神经元凋亡率和LDH漏出率降低,神经元存活率和MMP水平升高,Bid、Bim和Puma的表达下调(P<0.05);与P组比较,PS组神经元凋亡率和LDH漏出率升高,神经元存活率和MMP水平降低,Bid、Bim和Puma的表达上调(P<0.05).结论 异丙酚后处理可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促凋亡蛋白Bid、Bim和Puma的活性,减轻大鼠皮质神经元氧糖缺失-复糖复氧损伤.
马育霞张立民张冬雪刘云峰
关键词:细胞低氧神经元凋亡调节蛋白质类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外源性一氧化碳通过抑制细胞过度自噬改善老龄大鼠术后焦虑样行为的作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外源性一氧化碳(CO)通过抑制星形胶质细胞过度自噬改善老龄大鼠围术期应激后焦虑样行为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分为3组(n=12):假手术组(S组)、腹腔探查组(P组)、腹腔探查+一氧化碳释放分子-3(carbon monoxide-releasing molecule 3,CORM-3)组(PC组)。PC组大鼠在手术结束后即刻、24、48 h经尾缘静脉注射外源性CORM-3(4 mg/kg)。术后第7天采用行为学评估大鼠焦虑样行为;采用免疫荧光法评估杏仁核区神经元数量及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内自噬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相互作用蛋白1(Bcl-2 interacting protein 1,Beclin1)和泛素(ubiquitin,Ub)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的表达;采用透射电镜法检测杏仁核区自噬小体的数量。结果旷场试验结果显示,与S组比较,P组和PC组大鼠中央区停留时间百分比明显下降,焦虑样行为增加(P<0.05);高架十字迷宫试验表明,与S组比较,P组和PC组大鼠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及开放臂进入次数百分比显著下降,焦虑样行为增加(P<0.05);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与S组比较,P组和PC组大鼠杏仁核区NeuN阳性细胞数降低(P<0.05),星形胶质细胞内Beclin1、Ub表达上调(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S组比较,P组和PC组大鼠LC3Ⅱ/Ⅰ的比值上调(P<0.05);透射电镜下观察,S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内未见自噬小体,P组和PC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内可见自噬小体;与P组比较,PC组大鼠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外源性CO能够改善老龄大鼠围术期应激后的焦虑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杏仁核区星形胶质细胞过度自噬相关。
吴松涛王杰霞辛悦郑维朝吴志友苗慧涛张立民张冬雪梁淑娟
关键词:一氧化碳星形胶质细胞杏仁核自噬
一氧化碳后处理对氧糖剥夺/复氧复糖诱发大鼠神经元焦亡的影响:与mPTP/ROS信号通路的关系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评价一氧化碳(CO)对氧糖剥夺/复氧复糖诱发大鼠神经元焦亡的影响及其与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活性氧(mPTP/ROS)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接种于6孔板或96孔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24):对照组(C组)、氧糖剥夺/复氧复糖组(OGD/R组)、CO后处理组(CO组)、mPTP特异性开放剂苍术苷+CO后处理组(ACO组)、ROS特异性诱导剂抗霉素A+CO后处理组(KCO组)。采用无糖培养基低氧(1%O2)孵育16h再正常培养24h的方法制备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模型。CO组于低氧处理结束即刻在2%CO-5%CO2混合气体中37℃培养3h,随后正常培养21h。ACO组和KCO组于低氧处理结束分别加入苍术苷20μmol/L和抗霉素A50μmol/L,其余处理同CO组。各组处理结束后,采用免疫荧光双染cleavedcaspase-1-AlexaFluor568/DAPI法确定神经元焦亡率。采用四甲基偶氮唑法确定神经元存活率,采用钙黄绿素法测定mPTP开放程度,采用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法测定ROS含量,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IL-1β、IL-18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其余各组海马神经元焦亡率、ROS含量和mPTP开放程度升高,存活率降低,IL-1β和IL-18表达上调(P<0.05);与OGD/R组比较,CO组、ACO组和KCO组海马神经元焦亡率、ROS含量和mPTP开放程度降低,存活率升高,IL-1β和IL-18表达下调(P<0.05);与CO组比较,ACO组和KCO组海马神经元焦亡率和ROS含量升高,存活率降低,IL-1β和IL-18表达上调,ACO组mPTP开放程度升高(P<0.05)。结论CO后处理可抑制氧糖剥夺/复氧复糖诱发大鼠神经元焦亡,机制与抑制mPTP/ROS信号通路有关。
张冬雪张立民孙文波王旭鹏齐曼曼李睿孔祥军
关键词:一氧化碳神经元细胞死亡
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原学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病原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27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分离出多重耐药菌将患者分为多重耐药组(MDR组,150例)和非多重耐药组(NMDR组,128例),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病原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病原菌的耐药性,并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多重耐药组150例患者共分离出16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14株,占69.09%;革兰阳性菌46株,占27.88%;真菌5株,占3.03%。分离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耐药率较高的有头孢呋辛(80.65%)、头孢哌酮/舒巴坦(77.42%)、青霉素(77.42%)和左氧氟沙星(77.42%);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的药物有左氧氟沙星(88.10%)、头孢呋辛(83.33%)、青霉素(73.81%)和氨曲南(73.81%);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较高的药物有头孢呋辛(80.00%)、青霉素(75.00%)和左氧氟沙星(75.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耐药率较高的有青霉素(100.00%)、红霉素(86.21%)和头孢呋辛(86.21%);肺炎链球菌耐药率较高的药物有青霉素(81.82%)、庆大霉素(81.82%)、红霉素(81.82%)和环丙沙星(81.82%);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较高的药物有头孢呋辛(83.33%)、青霉素(83.33%)、庆大霉素(83.33%)和环丙沙星(83.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时间、NYHA分级、侵袭性操作、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及糖尿病史是慢性心力衰竭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的多重耐药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与住院时间、NYHA分级、侵袭性操作、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及糖尿病史密切相关。因此应根据细菌的药物敏感性及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和减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谷倩倩王斌赵元平李少情牛洁婷张冬雪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慢性心力衰竭影响因素
特异性抑制海马CA1区GABA能神经元NLRP3表达对小鼠TBI后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海马CA1区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基因敲除对小鼠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8只清洁级健康雄性NLRP3flox/flox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对照病毒组(SV组)、假手术+GABA能神经元NLRP3基因特异性敲除组(SG组)、TBI+对照病毒组(TV组)及TBI+GABA能神经元NLRP3基因特异性敲除组(TG组),每组12只。其中,TV组、TG组小鼠采用自由落体法构建TBI模型,SV组、SG组小鼠仅行头皮剪开及开骨窗等外科操作、不予打击,SG组、TG组小鼠于TBI造模前21 d于海马CA1区注射腺病毒制备GABA能神经元NLRP3基因特异性敲除模型,SV组、TV组小鼠仅于海马CA1区注射空载病毒作为对照。TBI造模后第30、31天应用新物体识别实验评价各组小鼠的认知功能,第32~36天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各组小鼠的学习及记忆功能,第31天应用在体电生理记录小鼠在新物体识别实验中探索新物体时海马CA1区场电位。上述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并取材,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小鼠海马CA1区微管相关蛋白2(MAP2)、谷氨酸脱羧酶67(GAD67)、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的荧光强度,以及焦亡相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GAD67双阳性神经元占总GAD67阳性神经元的百分比。结果与SV组、SG组比较,TV组、TG组小鼠的新物体识别指数明显下降,水迷宫实验中实验阶段的穿越平台次数明显下降、训练阶段第3、4天的逃避潜伏期明显上升,海马CA1区θ、γ振荡功率在探索新物体时明显下降,海马CA1区MAP2、GAD67、PSD95的荧光强度明显减弱,IL-18/GAD67双阳性神经元百分比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V组比较,TG组小鼠的新物体识别指数明显上升,水迷宫实验中实验阶段的穿越平台次数明显上升、训练阶段第3、4天的逃避潜伏期明显下降,海马CA1区θ、γ振荡功率在探索�
苗慧涛宋荣欣邵京京贾世艳李汶广张冬雪赵建勇李晓明张立民
关键词: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