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瑞
- 作品数:13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南海第四纪颗石藻与古海洋学研究
- <正>近十年来,通过对南海大洋钻探钻孔和国际海洋全球变化(IMAGES)柱状样样品的分析,我们对南海第四纪颗石藻化石记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借此探讨了南海第四纪上层海水结构、初级生产力、海洋碳循环的变化以及东亚季风的...
- 刘传联苏翔梁丹金晓波王良喻文晔张洪瑞
- 文献传递
- 南海第四纪颗石藻与古海洋学研究
- 近十年来,通过对南海大洋钻探钻孔和国际海洋全球变化(IMAGES)柱状样样品的分析,我们对南海第四纪颗石藻化石记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借此探讨了南海第四纪上层海水结构、初级生产力、海洋碳循环的变化以及东亚季风的演变机...
- 刘传联苏翔梁丹金晓波王良喻文晔张洪瑞
- 南海ODP1143站晚中新世以来颗石形态变化及其钙化作用
- 2020年
- 对南海ODP1143站约9 Ma以来颗石形态变化进行了测量分析,并借此讨论了颗石藻的钙化作用及其环境控制因素。结果显示,无论是颗石形态和钙化作用均存在4个明显的变化阶段:8.9-6 Ma,4-3 Ma,2-1 Ma和1-0 Ma。其中在8.9-6 Ma期间,颗石形态学参数包括长度、厚度和重量所指示的钙化作用较强,6 Ma时颗石的长度达到最高,但厚度和重量均较低。随后颗石的三个形态学参数均逐渐升高,但在4 Ma时降至最低。三个形态学参数在2 Ma时存在波动,1Ma以来钙化作用加强。晚中新世以来颗石藻钙化作用的变化主要受大气CO2浓度的影响,同时,颗石藻属种演化也可能是影响钙化作用的因素。
- 马晓旭金晓波张洪瑞马瑞罡祝幼华刘传联
- 关键词:晚中新世ODP1143站
- 亚洲季风强度控制的南海北部末次冰消期以来初级生产力的变化
- 使用MD12-3428 cq 钻孔中颗石藻群落的变化重建了南海北部末次冰消期以来的初级生产力的变化.我们发现初级生产力呈现了从末次间冰期到全新世逐渐降低的趋势.
- 张洪瑞刘传联
- 对南海深水盆地钙质生物颗粒沉积机理的初步探索
- 周辛全刘传联张洪瑞金晓波
- 颗石藻细胞大小与生产力对颗石同位素生命效应的控制
- 金晓波刘传联张洪瑞
- 钙质超微化石在第四纪年代地层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8年
- 钙质超微化石是海洋沉积中最重要的微体化石之一,一直是海相地层划分与对比、进行年代地层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在第四纪地层及其年代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四纪钙质超微化石记录中共存在10个主要生物事件和10个次要生物事件,据此可划分为6个化石带和7个亚带.通过与有孔虫稳定氧同位素地层学与磁性地层学对比,可以获得每个钙质超微化石生物事件的绝对年龄,从而提高生物地层学的年代分辨率.除了生物事件外,钙质超微化石定量分析也可为年代地层学的建立提供依据,如全新世的Emiliania huxleyi高峰带和晚更新世中布容期的Gephyrocapsa caribbeanica高峰带,等等.钙质超微化石的稳定同位素与有孔虫稳定同位素一样,可用来进行地层划分与对比,还可以用于古海洋、古气候研究.
- 刘传联金晓波苏翔张洪瑞程众马瑞罡马晓旭
- 关键词:钙质超微化石年代地层学第四纪
- 热带海洋生产力:现代过程与地质记录被引量:1
- 2016年
- 首先综述了现代热带海洋生产力的分类与影响因素,然后讨论了古生产力替代性指标的分类与各类方法的优点与局限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收集整理前人使用不同替代性指标对热带海洋古生产力重建的结果,讨论了热带海洋古生产力记录的特征、周期性与驱动机制。发现从末次冰期到全新世热带海洋古生产力在冰期时明显偏高,但冰期生产力高间冰期生产力低的规律并不一直适用,MIS 22前后西太平洋初级生产力在冰期—间冰期的变化发生反转。热带海洋古生产力的周期性也与高纬海区显著不同,岁差和斜率的信号更为显著。还存在约30 ka等不同轨道周期叠加之后形成的周期。颗石藻计算的海洋生产力可能存在约400 ka周期,这对全球碳同位素的影响有待深入研究。
- 张洪瑞刘传联梁丹
- 关键词:热带海洋初级生产力
- 南海中部450kyr以来初级生产力与颗石保存状况
- 张洪瑞刘传联周辛全
- 南海北部末次冰期以来初级生产力的变化:冬季风、ENSO事件与海平面的影响
- 张洪瑞刘传联金晓波周辛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