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如玉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白血
  • 5篇白血病
  • 3篇联合化疗
  • 3篇联合化疗治疗
  • 3篇疗效
  • 3篇疗效评估
  • 3篇化疗
  • 3篇化疗治疗
  • 3篇急性
  • 2篇抑制剂
  • 2篇制剂
  • 2篇淋巴
  • 2篇酶抑制剂
  • 2篇酪氨酸
  • 2篇酪氨酸激酶
  • 2篇酪氨酸激酶抑...
  • 2篇激酶
  • 2篇激酶抑制剂
  • 2篇氨酸

机构

  • 7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蔡如玉
  • 4篇胡建达
  • 3篇张臣青
  • 3篇郑晓云
  • 3篇林萌
  • 2篇郑志宏
  • 2篇刘庭波
  • 1篇杨小珠
  • 1篇杨婷
  • 1篇陈鑫基
  • 1篇陈步远
  • 1篇陈志哲
  • 1篇林艳娟
  • 1篇祝亮芳
  • 1篇郑静
  • 1篇吴勇
  • 1篇焦宇兵
  • 1篇张凤

传媒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成人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评估
目的 评估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成人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iladelphia chromosome positive acute...
蔡如玉郑晓云杨小珠郑志宏胡建达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与单核细胞增多MDS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研究
2023年
目的:世界卫生组织(WHO)2022年修订的骨髓增生异常肿瘤分类定义了新的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和骨髓增生异常肿瘤(MDS)诊断标准,探讨属于这些类别的CMML和MDS患者的临床和分子特征。方法:对52例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计数(AMC)增多伴骨髓病态造血患者按照新标准进行诊断修订并与48例非AMC增多MDS(非MDS-Mo)患者进行比较;回顾性分析不同诊断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差别。结果:52例AMC增多伴病态造血者,既往诊断为CMML 35例,其中3例(8.6%)因伴有NPM1突变而修订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既往诊断MDS伴AMC增多17例,其中4例(23.53%)修订为CMML。CMML患者中,AMC≥1.0×10^(9)/L(32例)与AMC<1.0×10^(9)/L(4例)相比,临床特征及预后均无差异。MDS伴单核细胞增多(MDS-Mo)组与CMML组(AMC<1.0×10^(9)/L),驱动基因突变频率存在差异。而MDS-Mo组较非MDS-Mo组,TP53突变及-5/5q-、-7/7q-的染色体核型更多见,前者中位生存期明显缩短(3.85年vs 19.43年)。结论:遵守2022年WHO标准可以更好的区分CMML和AML及MDS,MDS-Mo患者存在特征性分子突变及遗传学特征,预后较CMML及非MDS-Mo差,建议作为MDS独立亚型。
张凤罗泽怡郑青青李慧霖郑宇豪李丽煌史伊琳唐佳铭蔡如玉林萌张臣青
关键词: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单核细胞增多症预后
依托泊甙联合ABVD方案及膦甲酸钠成功救治EBV相关NK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一例
目的 NK细胞增殖性疾病为一类少见的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其中肿瘤类的侵袭性强,预后不良.本文报道用依托泊甙联合ABVD方案及膦甲酸钠成功救治一例EBV相关NK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B类(肿瘤类).方法 患者男性,19岁...
林艳娟吴勇祝亮芳焦宇兵陈晓燕蔡如玉吴良华陈志哲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24例临床和生物学特征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MPAL)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24例初治MPA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满足世界卫生组织(WHO)2016诊断标准.通过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检测,分析患者临床和生物学特征.结果24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27岁(5~66岁);骨髓幼稚细胞占有核细胞(57.41±23.20)%;13例(54.2%)形态学诊断为MPAL,5例(20.8%)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5例(20.8%)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例(4.2%)分型不明.24例免疫分型检查均诊断为MPAL,其中18例(75.0%)表达髓系和B系抗原,5例(20.8%)表达髓系和T系抗原,1例(4.2%)表达T、B系抗原;CD38、HLA﹣DR和CD34阳性率分别为90.5%(0.1%~99.7%)、90.1%(1.1%~98.8%)和81.3%(0.1%~97.8%).18例行染色体检查,其中5例伴t(9;22)(q34;q11),3例伴t(v;11q23.3),2例合并复杂核型,2例合并t(9;22)(q34;q11)和复杂核型.21例行基因检查,其中6例BCR﹣ABL阳性,3例MLL阳性,1例MLL和BCR﹣ABL阳性,1例BCR﹣ABL和TP53阳性,1例PHF6和ASXL1阳性.24例中,7例拒绝化疗,17例接受诱导化疗;接受化疗者中,9例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7例未缓解(NR);淋系方案治疗组11例和兼顾淋系、髓系方案治疗组6例中,达CR者分别有8例和1例,CR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费城染色体(Ph)阳性6例和Ph阴性组11例中,达CR者分别有1例和8例,CR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例MPAL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5.5个月(0~36个月),3年总生存(OS)率为17.5%,中位OS时间为6个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未移植组3年OS率分别为75.2%和0,中位OS时间分别为未达到和4个月(P<0.05).结论MPAL较罕见,以髓系和淋系抗原共表达为主,CD38、CD34、HLA﹣DR阳性率高,常伴Ph阳性和复杂核型.MPAL缓解率低,预后差,应进一步探讨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蔡如玉张臣青林萌郑晓云刘庭波杨婷胡建达
关键词:免疫表型分型
伊马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成人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评估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评估伊马替尼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成人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初治成人Ph+ALL的病例资料,通过比较应用伊马替尼联合化疗方案的联合组(56例)及单纯化疗组(20例)的完全缓解率、复发率、总生存(OS)时间、无病生存(DFS)时间等指标,评估伊马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成人Ph+ALL的疗效。结果:联合组和单纯化疗组的诱导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5.7%(48/56)和45.0%(9/2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单纯化疗组的血液学缓解持续时间分别为(6.8±5.6)个月和(5.7±4.5)个月,复发率分别为60.7%(34/56)和85.0%(17/2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和单纯化疗组的中位OS分别为12(2~39)个月和4.5(0~17)个月,1年、2年OS率分别为50.0%、18.0%和10.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单纯化疗组的中位DFS分别为7(0~35)个月和3(1~13)个月,1年、2年DFS率分别为31.6%、17.4%和11.6%、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和单纯化疗组的常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感染、出血、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乏力,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成人Ph+ALL患者治疗中,采用伊马替尼联合化疗方案,可以提高完全缓解率及改善预后,并且不增加治疗相关毒副反应。
蔡如玉郑晓云郑静陈鑫基郑志宏陈步远刘庭波胡建达
关键词:伊马替尼费城染色体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成人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评估
目的:评估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成人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89例初治成人Ph+ALL的...
蔡如玉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药物化疗酪氨酸激酶疗效评估
文献传递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表型特征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表型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01~2017-01)收治的45例APL患者为本研究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我院收治的45例非APL的AML患者为本研究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四色方案进行免疫分型,抗原根据抗原表达强度分为5级进行分析。结果:典型APL细胞抗原表达强度从低到高依次为CD117、CD64、CD13、CD38、MPO、CD33,CD34与HLA-DR很少表达。伴淋系表达组半年内完全缓解率明显低于非伴淋系表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PL白血病细胞群在FCM CD45/SSC双参数设门的散点图上表现为较高的侧向角散射(SSC)和中等的CD45荧光强度,高表达MPO、CD13、CD33、CD117、CD64,其次为CD15、CD11b表达率较低,结合白血病早期抗原检测如CD34、HLA-DR等容易与其他AML亚型细胞区别开来。因此FCM免疫分型对APL患者的早期确诊具有重要意义。结论:本研究中关于伴淋系抗原在APL患者中表达以伴CD2表达最高,但伴淋系抗原表达组半年内完全缓解率明显低于非伴淋系抗原表达组,也说明了伴淋系抗原表达患者的预后较差。
林萌张臣青蔡如玉胡建达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表型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