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泥鳅
  • 2篇抗凝血
  • 2篇活性
  • 2篇罐头
  • 1篇带鱼
  • 1篇蛋清
  • 1篇蛋清粉
  • 1篇冻鱼
  • 1篇豆豉
  • 1篇多糖
  • 1篇腥味
  • 1篇饮料
  • 1篇营养
  • 1篇营养成分
  • 1篇油脂
  • 1篇鱼骨
  • 1篇鱼罐头
  • 1篇鱼糜
  • 1篇鱼丸
  • 1篇鱼籽

机构

  • 7篇天津科技大学
  • 2篇天津金宝地庄...
  • 2篇天津鸿腾水产...
  • 1篇天津市宽达水...

作者

  • 7篇于思雨
  • 6篇郑捷
  • 3篇胡爱军
  • 3篇任圆圆
  • 3篇冀旭
  • 1篇胡小华
  • 1篇高建忠
  • 1篇吕晓妍

传媒

  • 1篇食品科学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天麻多糖的提取及其饮料的研制被引量:8
2018年
本试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天麻多糖的提取进行了研究,探究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天麻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天麻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80~℃,液料比30∶1(m L/g),提取时间2 h,天麻多糖得率为13.46%。此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天麻饮料的最佳配方为天麻提取液∶红枣汁7∶3(体积比)、白砂糖6%、柠檬酸0.05%,该饮料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郑捷孙朋朋胡爱军胡小华胡小华任圆圆
关键词:天麻多糖饮料正交试验
宽体金线蛭抗凝血肽的酶法制备及其产品研发
宽体金线蛭在我国分布广,产量大,具有治疗动脉硬化、中分偏瘫、破血通经、抗血栓、抗凝血等作用。通过酶解可进一步提高其生物学活性,且极易被人体吸收。本论文以宽体金线蛭为原料通过酶法制备抗凝血活性肽,并进行产品开发,以提高其附...
于思雨
关键词:宽体金线蛭口服液
文献传递
一种鱼骨酥软的豆豉泥鳅罐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骨酥软的豆豉泥鳅罐头的制作方法,步骤如下:⑴挑选鲜活泥鳅,静养后致死,备用;⑵腌制处理;⑶将腌制后的泥鳅捞出,进行漂淡处理,然后放入210~230℃烤箱中烤制5~10min;⑷油炸;⑸油炸好的泥鳅迅速浸调...
郑捷杨潞潞高建忠任圆圆李要赏于思雨冀旭
文献传递
一种功能性带鱼鱼丸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性带鱼鱼丸及其制作方法。该鱼丸各配料的重量份数分别为:冷冻鱼糜50~70份、胡萝卜5~20份、枸杞粉2~5份、紫玉兰花5~15份、木薯淀粉8~20份、食盐3~5份、白砂糖1~3份、味精0.4~0.6份、...
郑捷李要赏胡爱军于思雨孙凯华孙朋朋
文献传递
水蛭的酶解及其产物抗凝血活性评价
2017年
以水蛭为原料,研究不同酶解因素(酶种类、酶用量、酶解时间、pH值、酶解温度、底物浓度)对水蛭酶解产物抗凝血活性的影响规律,优化水蛭的酶解技术参数,并对酶解产物进行活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酶解技术条件为,适宜的水解酶为胰蛋白酶,酶用量7000 U/g,酶解时间7 h,酶解pH 8.3,酶解温度50℃,底物浓度14%(w/w)。在该条件下得到的酶解产物抗凝血酶活性最高,达到640 U/g。
刘禹尧胡爱军张雪陈喆果嘉成唐德于思雨郑捷高建忠
关键词:水蛭酶解抗凝血活性
泥鳅鱼籽营养成分及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以泥鳅鱼籽为原料,对其基本营养成分进行测定。采用正己烷-异丙醇提取法得到鱼籽油,对鱼籽油的理化指标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并与泥鳅鱼肉、鲫鱼籽、鲟鱼籽、林蛙卵以及母乳的油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泥鳅鱼籽的营养成分为水分含量64.69%、蛋白质含量24.49%、脂肪含量5.62%、灰分含量1.56%;泥鳅鱼籽油理化指标为密度0.901 4 g/m L、折光率1.463 8、碘值105 g I/100 g、皂化值134 mg KOH/g;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可知,泥鳅鱼籽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1.30%,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较高,分别为28.02%和24.51%。通过与泥鳅鱼肉、鲫鱼籽、鲟鱼籽、林蛙卵以及母乳的油脂比较,发现泥鳅鱼籽和母乳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基本一致,非常接近健康食用油黄金比例1∶1∶1,而且泥鳅鱼籽的主要脂肪酸组成和母乳的基本相同,具有较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郑捷杨潞潞高建忠冀旭吕晓妍李要赏于思雨
关键词:泥鳅营养成分
黄颡鱼罐头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研究黄颡鱼罐头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黄颡鱼罐头加工过程中共鉴定出27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断变化,吡嗪类化合物种类从0增加到6种,增长最为显著;醇类化合物种类变化不大,但是相对含量逐渐增加;醛类、酮类的种类和相对含量都较少,但对于黄颡鱼罐头整体风味有一定贡献;杂环类化合物除2–正己基噻吩外其他化合物种类和相对含量变化不大.
郑捷任圆圆任圆圆杨潞潞于思雨于思雨冀旭
关键词:黄颡鱼罐头风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