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
-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孤独症谱系商儿童版-中文版的效度和信度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检验孤独症谱系商(AQ)儿童版-中文版的效度信度。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孤独症诊断标准的门诊101例4~11岁孤独症儿童和124例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儿童进行AQ儿童版-中文版评定。以两组间AQ儿童版-中文版总分及因子分比较确定区分效度;以DSM-IV诊断为金标准,以ROC方法确定界限分及灵敏度、特异度; 10例孤独症儿童和10例正常儿童的两位家长同时单独填写AQ儿童版-中文版以检验评分者信度; 10例孤独症儿童和10例正常儿童家长于首次评定2周后再次进行AQ儿童版-中文版评定,以检测重测信度;以Cronbach a系数检验内部一致性。结果:孤独症组AQ儿童版-中文版总分及各分量表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如总分:(94. 2±15. 6)vs.(54. 4±13. 2),P <0. 001]; ROC曲线下面积为0. 98 (P <0. 01),界限分取73时,量表的灵敏度为0. 96,特异度为0. 90;量表总分评分者信度ICC和重测信度ICC分别为0. 80 (P <0. 001)和0. 92 (P <0. 001);量表内部一致性检验Cronbach a系数为0. 94 (P <0. 01),5个分量表的Cronbach a系数为0. 69~0. 89 (均P <0. 01)。结论:AQ儿童版-中文版的效度、信度较好,灵敏度、特异度较高,可用于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筛查。
- 李洪成李洪成刘靖贾美香杨柳李雪庞瑾
- 关键词:孤独症信度
- 6~18岁高功能孤独症患者执行控制网络的功能连接特点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6~18岁高功能孤独症患者执行网络功能连接特点、年龄组差别及与孤独症症状的相关。方法:纳入44例6~18岁符合DSM-IV孤独症诊断标准的高功能患者及年龄、性别、智商组间匹配的31例正常对照,根据年龄将每组被试分为儿童期(6~12岁)和青春期(12~18岁)两组。选取左右侧后顶叶皮层及背外侧前额叶4个执行网络的核心脑区为种子点,计算其与全脑的功能连接。采用偏相关分析计算异常脑区功能连接与孤独症谱系障碍筛查问卷评分的相关。结果:孤独症组rdl PFC与左侧额上回/额中回/前扣带回的功能连接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5),该脑区功能连接同时呈现组别-年龄交互效应,在儿童期孤独症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在青春期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 <0. 05)。且该异常功能连接与重复刻板行为及交流问题呈负相关(r=-0. 50^-0. 45)(均P <0. 05)。结论:6~18岁高功能孤独症患者的执行网络存在过度连接特点及年龄组别差异,与重复刻板及交流症状相关。
- 马增慧曹庆久严超赣梅婷鲁彬刘静然杨柳王慧汤欣舟吉兆正徐凌子阳雨露李雪刘靖
- 关键词:孤独症前扣带回
- 神经性厌食少年的情绪、冲动特点及与自伤自杀的关联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神经性厌食少年情绪、冲动的特点及自伤自杀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儿童多维焦虑量表中文版、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Barratt冲动量表中文版,对39名符合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有神经性厌食诊断标准的少年,以及78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进行评定,并对两组间评定结果进行比较。同时采用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对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自伤行为、自杀观念、自杀未遂进行评定和比较,并将人口学资料及上述各量表总分(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总分除外)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自伤行为、自杀观念、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分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自伤行为、自杀观念、自杀未遂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0.002、0.001),存在自伤行为、自杀观念、自杀未遂的患儿比例分别为43.6%、41.0%、33.3%。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自伤行为的相关因素;冲动(OR=1.19,95%CI:1.04-1.37)与自杀观念相关联;且冲动(OR=1.15,95%CI:1.03-1.30)与自杀未遂相关联。结论:神经性厌食少年有明显较多的抑郁、灾难化思维、自伤行为、自杀观念及企图;冲动者更易出现自杀观念和自杀未遂。
- 杨柳刘靖李雪周娱菁王慧刘静然王菲菲
- 关键词:神经性厌食少年情绪冲动自伤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