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珊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牙源性
  • 2篇牙源性角化囊...
  • 2篇抑制剂
  • 2篇源性
  • 2篇制剂
  • 2篇通路
  • 2篇通路抑制剂
  • 2篇突变
  • 2篇消化性溃疡
  • 2篇消化性溃疡出...
  • 2篇疗效
  • 2篇囊肿
  • 2篇溃疡
  • 2篇溃疡出血
  • 2篇基因
  • 2篇基因突变
  • 2篇角化囊肿
  • 2篇SHH
  • 2篇出血
  • 1篇胆红素

机构

  • 6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口腔...
  • 2篇天津市口腔医...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6篇王珊
  • 2篇杨晋辉
  • 2篇杨婧
  • 2篇王园园
  • 1篇李铁军
  • 1篇赵国厚
  • 1篇杨春
  • 1篇尹飞飞
  • 1篇王应琼
  • 1篇陈兴峰

传媒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7
  • 2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牙源性角化囊肿分子靶向干预研究
目的:牙源性角化囊肿(OKC)是常见的颌骨囊性病损,其始动因素目前仍不清楚。既往研究表明,SHH信号通路非配体依赖型激活与OKC的发生相关。本研究采用靶向SHH通路不同水平的小分子抑制剂对OKC成纤维细胞进行干预,检测其...
王珊穆加贝徐子贤洪瑛瑛曲佳菲翟洁梅李铁军
关键词:牙源性角化囊肿基因突变
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进展
2016年
近些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症程频发趋势,其中最常见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出血,鉴于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再出血率及死亡率高,遂该领域的相关治疗方案不断尝试更新与改善,如抗PPI制剂的运用方法的调整、幽门螺杆菌方案推荐的四联疗法、内镜治疗模式的多样化、介入下经导管栓塞止血治疗的运用等,各种治疗方法取长补短,力求实现患者个体化治疗,提高有效率,节约医疗成本,降低死亡率.
王珊杨晋辉王园园杨婧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进展
近些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症程频发趋势,其中最常见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出血,鉴于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再出血率及死亡率高,遂该领域的相关治疗方案不断尝试更新与改善,如抗PPI制剂的运用方法的调整、幽门螺杆菌方案推荐的四联疗法、内...
王珊杨晋辉王园园杨婧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个体化治疗临床疗效
牙源性角化囊肿SMO基因突变检测
2022年
目的检测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togenic keratocyst,OKC)是否存在SMO基因突变,进一步完善对OKC发病机制的认识。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7年6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OKC患者,10例为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性OKC(女性4例,男性6例),20例为散发性OKC(女性7例,男性13例)。采集患者的病变组织,分离衬里上皮和纤维间质,采用Sanger测序法分别检测上皮与间质DNA中SMO基因突变情况。结果检测发现3个SMO基因突变位点,即1例综合征性OKC携带c.2081C>G(p.P694R)突变,2例散发性OKC分别携带c.907C>T(p.L303F)突变和c.1247_1248delinsAA(p.G416E)突变,前2例突变为未被报道过的SMO新突变,且2例散发性OKC均不伴PTCH1突变。结论除PTCH1突变外,OKC还存在SMO基因突变,可能与OKC的发病机制有关。
翟洁梅王珊洪瑛瑛曲佳菲杨春李铁军
关键词:牙源性囊肿牙源性角化囊肿基因突变
终末期肝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2023年
目的寻找终末期肝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67例终末期肝病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61例)与未感染组(106例),对比2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使用抗菌药物是否合理、是否有侵入性操作、是否合并消化道出血、细菌性腹膜炎、基础疾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凝血酶原活动度、白蛋白、D-二聚体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实验室指标预测终末期肝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价值,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终末期肝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组白蛋白水平低于未感染组,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侵入性操作、合并消化道出血、合并细菌性腹膜炎、合并基础疾病占比和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ROC分析证实血清白蛋白、D-二聚体水平均可预测终末期肝病合并肺部感染,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3、0.786,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7.80 g/L、698.00μg/L(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白蛋白<27.80 g/L、D-二聚体≥698.00μg/L、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合并细菌性腹膜炎、合并基础疾病是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白蛋白<27.80 g/L、D-二聚体≥698.00μg/L、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合并细菌性腹膜炎、合并基础疾病均是终末期肝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王月平赵国厚尹飞飞孙龙王应琼陈兴峰王珊
关键词:终末期肝病肺部感染
PE、DPMAS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血浆置换(PE)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对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探求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最佳人工肝治疗方案。比较血浆置换(PE)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高胆红素血症中的肝...
王珊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非生物型人工肝血浆置换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