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宇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2篇心肌
  • 2篇心肌缺血
  • 2篇心血管
  • 2篇心血管疾病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疾病
  • 2篇血清
  • 2篇血清同型
  • 2篇血清同型半胱...
  • 2篇同型半胱氨酸
  • 2篇缺血
  • 2篇综合征
  • 2篇急性冠脉
  • 2篇急性冠脉综合...
  • 2篇冠脉
  • 2篇冠脉综合征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氨酸

机构

  • 7篇兰州大学第一...
  • 7篇兰州医学院第...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作者

  • 7篇张宇
  • 4篇白明
  • 2篇彭瑜
  • 2篇王婷
  • 2篇张钲
  • 1篇牛小伟
  • 1篇朱槿宏
  • 1篇潘晨亮
  • 1篇张慧慧
  • 1篇张秀
  • 1篇曹晓晓
  • 1篇刘攀龙

传媒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宫颈癌、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宫颈癌、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91例宫颈癌患者和93例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清Hcy水平,同时检测181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Hcy的水平,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1例宫颈癌患者治疗前血清中Hcy水平为(18.833 2±7.303 1)μmol/L,显著高于治疗后的(13.140 4±5.439 9)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3例乳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Hcy水平为(15.864 0±7.951 6)μmol/L,显著高于治疗后的(13.799 4±6.143 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Hcy水平高于对照组的(9.513 8±2.667 9)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与宫颈癌、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可作为患者病情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的一个参考指标。
朱槿宏张慧慧张秀张宇曹晓晓刘攀龙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宫颈癌乳腺癌
针刺疗法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冠心病是全球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临床亟需更多简便、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改善患者的症状及远期预后。目前研究结果表明,针刺疗法可通过改善心肌微循环、调节心肌酶和保护性受体表达、调节神经元活性、抑制炎症反应、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与自噬等途径发挥心脏保护效应,从而对冠心病起到治疗效果。针刺疗法作为传统医学的一部分,与标准西医治疗结合,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远期预后,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深入研究针刺疗法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相关机制,对于减少冠心病急性发作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以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张宇淡一航王婷牛小伟白明
关键词:针刺疗法心肌缺血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泵控逆流试验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撤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3年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 ECMO)被广泛用于治疗呼吸循环衰竭的危重症患者,但V-A ECMO的撤机是一个具有挑战性且至关重要的步骤,评估撤机时机一直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泵控逆流试验(pump-controlled retrograde trial off,PCRTO)是一种通过连续递减泵转速,直到实现血流从体外膜肺氧合(ECMO)动脉插管到静脉插管逆流的撤机方法。本文就PCRTO的可行性分析及撤机经验进行综述。
王婷颉晓铭赵毛毛张宇卢安东潘晨亮白明
关键词:撤机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5
2023年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at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于2014年首次提出,最初用于评估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它易于获取,计算方法简便,能够全面反映宿主免疫和炎症状态的平衡。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它作为一种新型炎症标记物可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的预测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归纳了SII用于ACS患者早期诊断以及评估风险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后续ACS相关防治提供思考和理论依据。
淡一航张宇杨岭符珍珍彭瑜张钲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急性冠脉综合征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心房颤动被引量:1
2023年
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一系列临床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通过氧化应激、参与心房离子通道重构、促进血栓形成等机制参与房颤的发生发展。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心房颤动密切相关,本文旨在阐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房颤发生的潜在机制,以期寻找防治心房颤动的新途径,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佐。
张宇淡一航白明
关键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房颤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4年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引起广泛关注。肠道菌群与宿主免疫系统密切相关,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和合成生物活性分子等途径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过程。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失衡可能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氨基酸、胆固醇代谢产物等可能在心脏炎症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本文将对肠道微生物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潜在机制、相关性及未来研究方向作一综述,以期提供新的视角。
姜燕赵彦航张宇王永祥白明
关键词:肠道菌群心血管疾病免疫调节短链脂肪酸代谢产物
双特异性磷酸酶1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023年
双特异性磷酸酶(DUSP)1是DUSP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具有使酪氨酸以及丝/苏氨酸残基去磷酸化的双重作用,其还在细胞生长周期的调控、氧化应激以及炎症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多项研究指出,DUSP1参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室重构和心肌纤维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并可通过介导信号转导通路、逆转细胞凋亡、抑制炎症反应等方式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从而改善患者心功能。本文首先分析了MIRI的病理生理机制,然后综述了DUSP1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MIRI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DUSP1作为MIRI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淡一航杨岭张宇符珍珍彭瑜张钲
关键词:心肌再灌注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