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念清

作品数:10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脓毒
  • 6篇脓毒症
  • 5篇凝血
  • 3篇血栓
  • 3篇水蛭
  • 3篇水蛭素
  • 2篇调节蛋白
  • 2篇血功能
  • 2篇血栓调节
  • 2篇血栓调节蛋白
  • 2篇血小板
  • 2篇预后
  • 2篇凝血病
  • 2篇凝血功能
  • 2篇中医
  • 2篇纤溶
  • 2篇患者预后
  • 1篇弹力
  • 1篇休克
  • 1篇血栓弹力图

机构

  • 10篇南昌市洪都中...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九四...

作者

  • 10篇张念清
  • 5篇宋景春
  • 2篇胡志华
  • 2篇王芳
  • 2篇李彪

传媒

  • 3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危重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检测的标本采集的质量控制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对不同部位及不同时间采血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解放军第九四医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11月~2018年1月住院治疗的患者4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并记录血小板最大集率。同一患者依据不同的采血部位分为上肢采血组和下肢采血组各20例,依据不同的采血时间分为上午采血组和下午采血组各2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并将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与APACHEII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上肢采血组血小板聚集率相比,下肢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午采血组血小板聚集率相比,下午血小板聚集率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上肢AA与ADP途径的血小板聚集率与APACHEII评分显著相关(P<0.01)。结论不同部位采血对血小板聚集率有影响,且上肢采血组血小板聚集率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但不同时间采血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无影响。
张念清夏冰何龙平钟林翠宋景春
关键词:血小板聚集率采血方法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复合物判断脓毒症性凝血病患者预后的价值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研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复合物(t-PAIC)用于判断脓毒症性凝血病(SIC)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第九〇八医院重症医学科在2018年5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91例SI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入院后90天预后将患者分为生存组(n=49)和死亡组(n=42),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常规凝血指标与新凝血四项的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SIC生存组患者相比,SIC死亡组患者的血栓调节蛋白(TM)和t-PAIC均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PAIC是SI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t-PAIC、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t-PAIC+SOFA及t-PAIC+APACHEⅡ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2、0.677、0.647、0.740及0.713。当t-PAIC界值为18 ng/mL时,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6%、59.2%、63.1%、75.3%。生存分析结果显示,t-PAIC>18 ng/mL患者的死亡风险是t-PAIC≤18 ng/mL患者的3.236倍。结论t-PAIC对SIC患者预后判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张念清宋景春何龙平林青伟钟林翠曾庆波
关键词:脓毒症凝血功能紊乱
水蛭素对脓毒症大鼠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水蛭素对脓毒症大鼠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5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水蛭素组。术后6 h和24 h对三组大鼠进行采血并检测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和P-选择素表达率水平。结果水蛭素组术后6 h血小板计数较模型组下降(P<0.05)。模型组术后24 h血小板计数较水蛭素组和假手术组降低(P<0.05),但假手术组术后24 h血小板计数较水蛭素组明显上升(P<0.05)。模型组术后6 h血小板聚集率较假手术组和水蛭素组升高(P<0.05),而水蛭素组术后6 h血小板聚集率较假手术组明显更高(P<0.05)。假手术组术后24 h血小板聚集率较模型组及水蛭素组明显更高(P<0.05)。水蛭素组术后24 h血小板聚集率较模型组更高(P<0.05)。术后6 h及24 h,模型组P-选择素表达率较假手术组及水蛭素组明显增加(P<0.05)。水蛭素组术后6 h及24 h的P-选择素表达率较假手术组更高(P<0.05)。结论水蛭素能提高脓毒症大鼠的血小板数量,增强聚集功能并下调P-选择素表达水平以发挥抗炎作用。
龚海林陈明张念清
关键词:脓毒症水蛭素血小板中医药
比较肝素酶修饰的血栓弹力图与APTT用于血液净化时肝素监测的临床研究
2023年
目的 研究肝素酶修饰的血栓弹力图(hmTEG)用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时肝素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解放军第九〇八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时用肝素抗凝的97例患者,总血液净化台次为278,依据血液净化抗凝时采用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监测或hmTEG监测,将患者分为APTT组和TEG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液净化前及第28天SOFA、血液净化总时间、肝素总剂量、滤器寿命与出血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与APTT组相比,TEG组的肝素总剂量明显增加、血液净化时间和平均滤器寿命明显延长(P<0.05);与APTT组的第28天SOFA相比,TEG组的SOFA明显更低(P<0.05);生存分析显示,APTT组患者的28天死亡风险是TEG组的2.01倍(P<0.05),TEG组的72 h滤器寿命较APTT组明显长(P<0.05)。结论 用hmTEG监测血液净化时的肝素抗凝更安全且可以延长滤器使用寿命,改善病情及病死率。
曾庆波张念清何龙平林青伟李彪宋景春
关键词:血液净化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血栓弹力图肝素凝血
血栓调节蛋白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预测价值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2年11月第九O八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8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30d随访结局将患者分为生存组(106例)和死亡组(74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方法,基于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原发感染灶、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等混杂因素,将患者进行1:1匹配后生存组与死亡组均为5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TM等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并进行Logistic回归、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生存和相关性分析。结果PSM后,死亡组TM水平[18.3(13.2,22.3)TU/mL]显著高于生存组[13.7(9.0,18.3)TU/m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M是脓毒症休克患者30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37,95%CI:1.023~1.262,P<0.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M、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和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预测30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665、0.627和0.600。根据TM最佳临界值(17.9TU/mL)分层的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TM<17.9TU/mL组的30d生存率是TM≥17.9TU/mL组的1.56倍(Log-Rank检验,P<0.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TM水平与APACHEIⅡ评分(r=0.10,P<0.005)和SOFA评分(r=0.35,P<0.005)均呈正相关。结论血浆TM水平对评估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作为判断脓毒症休克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曾庆波张念清何龙平龚海林王芳宋景春
关键词:血栓调节蛋白脓毒症休克预后
水蛭素对脓毒症早期大鼠纤溶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水蛭素对脓毒症早期大鼠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盲肠结扎组和水蛭素组,每组15只。同时各组均随机抽取10只大鼠用于观察24 h生存情况。术后6 h和12 h时间点取血标本及病理组织,检测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纤溶酶原(Plasminogen,PLG)、纤溶酶抑制剂(Plasmin Inhibitor,PI)、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水平。结果:术后24 h,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水蛭素组大鼠的存活率分别为100%、40%和80%。与假手术组相比较,盲肠结扎组和水蛭素组大鼠的FIB水平在盲肠结扎穿孔术后12 h明显升高,且水蛭素组大鼠的FIB水平较盲肠结扎组更高(P<0.05)。盲肠结扎组和水蛭素组术后6 h和12 h的ATⅢ较假手术组均明显下降(P<0.05),且盲肠结扎组12 h时的ATⅢ较水蛭素组更低(P<0.05)。盲肠结扎组和水蛭素组大鼠术后12 h的PLG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5)。与盲肠结扎组相比较,水蛭素组和假手术组大鼠12 h时的PI明显更低(P<0.05)。与盲肠结扎组相比较,假手术组和水蛭素组大鼠的FDP水平均明显更低(P<0.05)。盲肠结扎组大鼠的肠上皮细胞坏死及水肿情况较水蛭素组更重,且炎症细胞浸润更明显。结论:水蛭素可以调节促纤溶及抗纤溶的力量并增强脓毒症早期的抗凝及抗炎作用,从而改善脓毒症早期纤溶功能。
陈明龚海林胡志华夏冰张念清
关键词:水蛭素脓毒症纤溶
凝血与血小板分析仪判断重症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2023年
目的探索凝血与血小板分析仪的凝血与血小板的相关指标对判断重症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1年9月我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86例患者临床资料。采集患者入科时的一般资料、血常规、肝肾功能以及凝血与血小板分析仪数据。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65例和死亡组21例,比较两组间各指标差异,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分析,根据指标界值分组及生存分析。结果死亡组的年龄及APACHEII评分、肌酐水平及PF值均高于生存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F值与重症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PF的曲线下面积为0.700,界值为3.3(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4%、52.5%、71.5%和87.5%)。生存分析显示PF>3.3组患者的死亡风险是PF≤3.3组的3.524倍。结论凝血与血小板分析仪的指标PF能够判断重症的预后,PF>3.3提示重症患者预后不佳。
李彪龚海林胡志华何龙平张念清
关键词:重症预后
血栓调节蛋白对脓毒症性凝血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研究血栓调节蛋白(TM)对脓毒症性凝血病(SIC)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8医院重症医学科2018年5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72例脓毒症患者。按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2017年发布的SIC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SIC组(n=68)与普通脓毒症(SA)组(n=104),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平均动脉压(MAP)、血乳酸(Lac)、合并疾病、ICU病死率及ICU住院时间]、常规凝血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小板计数(PLT)]及凝血分子标志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复合物(t-PAIC)、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IC)]的变化,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SIC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凝血分子标志物对SIC的诊断效能,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不同TM分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与SA组的TM[10.5(7.8~14.9)TU/ml]、TAT[8.6(4.8~18.0)ng/ml]及t-PAIC[11.6(7.1~22.2)ng/ml]比较,SIC组的TM[15.0(10.5~25.9)TU/ml]、TAT[15.1(5.7~34.6)ng/ml]及t-PAIC[22.1(11.0~39.1)ng/ml]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M及血乳酸升高是SI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M诊断SIC的曲线下面积为0.685;当TM界值为11.5 TU/ml时,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1%、61.5%、55.2%、77.1%。生存分析结果显示,TM>11.5 TU/ml的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是TM≤11.5 TU/ml脓毒症患者的3.61倍。SOFA≥2分且TM>11.5 TU/ml患者的病死率为47.2%(42/89),不符合该标准患者的病死率为14.5%(12/83);符合ISTH-SIC诊断标准的患者病死率为47.1%(32/68),不符合该标准的患者病死率为21.2%(22/104)。结论TM>11.5 TU/ml时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升高,联合SOFA≥2分可为诊断SIC提�
曾庆波张念清余婷何龙平林青伟钟林翠邓星平宋景春
关键词:血栓调节蛋白脓毒症凝血病
水蛭素对脓毒症大鼠凝血功能障碍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水蛭素对脓毒症大鼠凝血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7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水蛭素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以盲肠结扎穿孔的方法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术后取大鼠静脉血样本,检测各组及各时间点的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和凝血与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参数,取大鼠肺和回肠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采用方差分析各组的凝血指标,并观察各组大鼠48h的生存率。结果术后48h,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水蛭素组大鼠的存活率分别为100%、10%和50%。术后6h:水蛭素组大鼠的血小板计数较模型组显著降低;模型组大鼠的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较假手术组、水蛭素组明显缩短(F=7.190,P<0.05);模型组、水蛭素组大鼠的凝血速率(clot rate,CR)值较假手术组显著上升(F=4.549,P<0.05)。术后12h:模型组和水蛭素组大鼠的血小板计数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F=4.780,P<0.05);模型组大鼠的ACT值和CR值明显延长(F=4.863、12.923,P<0.05);水蛭素组大鼠的CR值上升;模型组、水蛭素组大鼠的CR值较假手术组显著上升(F=11.791,P<0.05)。术后24h:模型组大鼠的ACT值和CR值明显延长(F=4.863、12.923,P<0.05);水蛭素组大鼠的血小板计数较模型组显著升高(F=13.574,P<0.05);模型组、水蛭素组大鼠的CR值较假手术组显著上升,而水蛭素组大鼠的CR值较模型组明显下降(F=25.854,P<0.05)。水蛭素组大鼠肺泡腔减少数量、炎症细胞浸润及微血管内微血栓形成较模型组大鼠明显减轻;肠粘膜上皮坏死、间质水肿及炎症细胞浸润情况较模型组大鼠显著减轻。结论水蛭素能上调大鼠的血小板数量,调节凝血因子活性和纤维蛋白原功能,保护脓毒症大鼠的肺肠器官功能,降低其死亡率。
张念清曾庆波王芳陈明夏冰宋景春
关键词:水蛭素脓毒症凝血功能
自拟排石汤治疗泌尿结石疗效观察
2015年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的常见病,笔者自2013年应用自拟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取得较好疗效,尤其绞痛发作之时应用本方,效果更佳,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源于我院门诊患者,病例按就诊先后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资料数据使用SPSS 15.0统计软件处理,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丁狼张念清
关键词:排石汤结石泌尿系统中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