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程程
- 作品数:5 被引量:76H指数:4
-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顺铂注射液胸腔灌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3
- 2016年
-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顺铂注射液胸腔灌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4年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顺铂注射液胸腔灌注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顺铂注射液胸腔灌注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自然杀伤(NK)细胞分数、T细胞亚群(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及CD^+_4/CD^+_8细胞比值)〕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K细胞分数、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及CD^+_4/CD^+_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NK细胞分数、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及CD^+_4/CD^+_8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CD^+_8细胞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白细胞和/或血小板计数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顺铂注射液胸腔灌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高。
- 陈瑞琳张程程吴桦杨淑梅
- 关键词:顺铂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 克唑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EML4-ALK的表达情况分析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克唑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EML4-ALK的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EML4-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传统化疗组和克唑替尼靶向治疗组,克唑替尼靶向治疗组在传统化疗的基础上给予克唑替尼靶向治疗。观察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EML4-ALK阳性表达率和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的差异,分析EML4-ALK阳性表达率与肿瘤标志物水平和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EML4-ALK阳性表达率均为100%,治疗后,靶向治疗组EML4-ALK阳性表达率低于传统化疗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CEA、NSE和CYFRA21-1等肿瘤标志物水平无明显差别,治疗后,靶向治疗组低于传统治疗组(P<0.05);靶向治疗组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传统化疗组;患者的EML4-ALK阳性表达率与CEA、NSE、CYFRA21-1明显正相关,与生存率明显负相关。结论克唑替尼靶向治疗可明显降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EML4-ALK阳性表达率,提高其生存率。
- 陈瑞琳张程程张永庆吴桦杨淑梅
- 关键词:靶向治疗EML4-ALK肿瘤标志物生存率
- 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凝血功能及SchE水平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39
- 2019年
- 目的探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凝血功能指标、血清胆碱酯酶(SchE)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探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凝血功能指标、SchE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结果重症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的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者的血清SchE水平显著的低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的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者的R值、K值显著的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者的血栓弹力图最大幅度值、α角显著的低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炎症反应进一步增强、血清SchE活性降低,同时存在凝血功能的紊乱。
- 陈瑞琳张程程武润苗吴桦杨淑梅
- 关键词:细胞因子类胆碱酯酶类凝血功能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顺铂注射液胸腔灌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
-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2014年我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予以重组人...
- 陈瑞琳张程程吴桦杨淑梅
-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 贝伐单抗作为抗 VEGFR 通路的药物应用于肺癌临床治疗价值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应用于肺癌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 =30)和对照组(n =30)。观察组接受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加铂类方案化疗,对照组接受培美曲塞加铂类方案,观察2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肿瘤客观缓解率为53.33%,明显高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获益率分别为80.00%和6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52,P 〉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95% CI :9.99-14.51),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95% CI :9.05-11.95),2组中位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5,P 〈0.05);观察组出现高血压症状的比例为26.67%,明显高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5,P 〈0.05),其余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结论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陈瑞琳张程程张永庆吴桦杨淑梅
- 关键词:贝伐单抗联合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