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兰萍
-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中医辨证治疗痤疮32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0例痤疮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论治,肺经风热证给予枇杷清肺饮加减,肠胃湿热证给予茵陈蒿汤加减,痰瘀互结证给予海藻玉壶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1周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痊愈139例,显效100例,好转61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痤疮临床疗效确切。
- 徐兰萍任建香
- 关键词:中医辨证痤疮疗效观察
- 基于文献的胃溃疡中医用药规律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基于文献探讨胃溃疡的中医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82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的相关文献,建立胃溃疡中药文献数据库,对其用药特点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研究涉及治疗胃溃疡的中药共183味,总频次达3 489次,共有32味频次>30次且构成比>1%的中药,其总频次达2 626次,占中药总频次的75.27%,其中频次排在前5位的中药依次为甘草、白芍、延胡索、黄芪、白及;通过Apriori算法设定支持度>10%,置信度1≥50%,置信度2≥50%,相关度>1,且甘草除外的规则来挖掘各证型药对,其中脾胃阳虚证常见19对药对,以白芍-黄芪、桂枝-黄芪、白芍-桂枝为主;肝胃不和证常见17对药对,以白芍-柴胡、柴胡-香附、白芍-香附为主;气滞血瘀证常见17对药对,以白及-海螵蛸、海螵蛸-三七、白及-三七为主;脾胃气虚证常见16对药对,以白术-党参、白术-茯苓、党参-茯苓为主;胃阴虚证常见28对药对,以北沙参-麦冬、北沙参-石斛、白芍-北沙参为主。结论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整理胃溃疡用药规律,选用有效的药物及药对,可提高临床疗效。
- 赵党生徐兰萍王凤仪王芝华易华王小荣
- 关键词:胃溃疡用药规律
- 芍药汤经HMGB1调节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MyD88和NF-κB的分子机制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观察芍药汤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模型结肠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的调控,分析其对衔接蛋白髓样分化因子88(My D88)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影响,探讨芍药汤对湿热型UC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雌雄各60只,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芍药汤高、中、低剂量组、柳氮磺砒啶组,以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结合乙醇复合法复制湿热型UC大鼠模型,芍药汤高、中、低剂量灌胃,柳氮磺砒啶组予柳氮磺砒啶研磨成粉配置成与中药等体积液体灌胃,空白组及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21 d。取结肠组织,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PCR)法、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RNA及蛋白表达,苏伊红-木精(HE)染色观察病理切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HMGB1,My D88,NF-κB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芍药汤各组、柳氮磺砒啶组HMGB1,My D88,NF-κB蛋白及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芍药汤高剂量组及柳氮磺砒啶组最为显著(P〈0.05)。结论:芍药汤可调控HMGB1抑制TLRs信号通路中My D88,NF-κB基因表达,减弱湿热型UC的炎症反应。
- 王移飞王凤仪徐兰萍李丽霞蒲晓薇祖健赵党生
- 关键词:芍药汤湿热型
- 基于文献的胃溃疡中医用药规律研究
- :基于文献探讨胃溃疡的中医用药规律. 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82年1月~2013年12月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的相关文献,建立胃溃疡中药文献数据库,对其用药特点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本次...
- 赵党生徐兰萍王凤仪王芝华易华王小荣
- 关键词:胃溃疡中药治疗用药规律辨证论治数据挖掘
- 湿疹汤内服外洗治疗急性湿疹69例
- 2015年
- 目的:观察湿疹汤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用湿疹汤3个月。结果:痊愈34例,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75%。3个月后随访,复发4例,复发率11.76%。结论:湿疹汤治疗急性湿疹疗效显著,复发率较低。
- 任建香徐兰萍闵娜
- 关键词:急性湿疹湿疹汤
- 浅谈痤疮的辩证论治
- 2011年
- 痤疮,中医称”酒刺”、”肺风粉刺”、”风刺”等,以胸背及面部部散在发生针尖或米粒大小的皮疹为特点,或见黑头,能挤出粉渣样物。初起如细小丘疹和脓疱,严重时伴有囊肿、色素沉着、疤痕,多见于男女青年。可分以下六型辩证论治。
- 徐兰萍
- 关键词:辩证论治痤疮肺风粉刺色素沉着男女青年
- 胃溃疡证候要素分布组合规律文献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胃溃疡证候要素分布、组合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1982年1月至2013年12月关于中医药治疗胃溃疡证候分型的相关文献,建立胃溃疡证候文献研究数据库,对其病性、病位证候要素的分布及组合规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经检索并筛查共纳入325篇文献,共提取病位要素4个,分别为胃、脾、肝、胆;病性证候要素10个,分别为气滞、血瘀、热(火)、气虚、阳虚、阴虚、湿、寒、痰、食积;共挖掘出4对正相关关系的证素对,支持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气滞-血瘀、湿-热(火)、气虚-气滞、气虚-血瘀。结论胃溃疡的病位证候要素按构成比从高到低依次为胃>脾>肝>胆;病性证候要素按构成比从高到低依次为气滞>血瘀>热(火)>气虚>阳虚>阴虚>湿>寒>痰>食积;证素组合规律中出现频次>50次者,由高到低为脾+胃+阳虚>肝+胃+气滞>气滞+血瘀>脾+胃+气虚>胃+阴虚。
- 赵党生王凤仪徐兰萍王芝华王小荣
- 关键词:胃溃疡证候要素
- 中医辨证治疗蛇串疮22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蛇串疮的临床疗效,为合理、有效地指导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对220例蛇串疮患者行中医辨证论治,主要分为肝经郁热、脾虚湿蕴、气滞血瘀3个证型,辨证后使用中药汤剂内服,疗程结束后,根据患者皮疹情况及疼痛程度进行疗效判定。结果痊愈100例(占45.45%),显效66例(占30.00%),有效33例(占15.00%),无效21例(占9.55%),总有效率为90.45%。3月后随访,复发8例,复发率为4.02%。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蛇串疮在缩短病程、缓解疼痛及减少后遗神经痛等方面有显著的疗效,且复发率较低,易于被患者接受。
- 徐兰萍赵党生任建香
- 关键词:中医辨证蛇串疮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