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小华

作品数:10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贵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麻醉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瓣膜
  • 2篇心脏瓣膜置换
  • 2篇心脏瓣膜置换...
  • 2篇置换术
  • 2篇麻醉学
  • 2篇肌松
  • 2篇瓣膜
  • 2篇瓣膜置换
  • 2篇瓣膜置换术
  • 2篇本科
  • 1篇低氧
  • 1篇低氧血
  • 1篇低氧血症
  • 1篇电针
  • 1篇电针刺
  • 1篇电针刺激
  • 1篇端脑
  • 1篇学习记忆

机构

  • 10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作者

  • 10篇邹小华
  • 3篇刘艳秋
  • 3篇高鸿
  • 3篇史静
  • 3篇王丰
  • 2篇莫怀忠
  • 2篇陈惠
  • 2篇赵洋
  • 2篇陈觅
  • 1篇周菁
  • 1篇向梅
  • 1篇曾祥刚
  • 1篇章放香
  • 1篇欧炜
  • 1篇任益民
  • 1篇谭立
  • 1篇吕洁
  • 1篇杨天虎
  • 1篇杨扬
  • 1篇杨剑

传媒

  • 3篇贵州医科大学...
  • 2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西部素质教育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吸烟对成年男性罗库溴铵肌松作用时效及呼吸系统的影响
2019年
目的:观察吸烟对成年男性患者全身麻醉术中罗库溴铵肌松作用时效及术后舌后坠及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泌尿外科手术的成年男性患者100例,年龄20~60岁,BMI 18~22 kg/m2,ASA分级Ⅰ~Ⅱ级,根据患者是否吸烟分为非吸烟组(C组)和吸烟组(S组);患者麻醉过程中采用TOF Watch仪行肌松监测、行4个成串刺激(TOF),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罗库溴铵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比较两组患者年龄、BMI、手术时间、术前白蛋白水平,记录诱导丙泊酚、咪达唑仑及舒芬太尼剂量,记录入麻醉恢复室(PACU)时间、呕吐发生率、寒战发生率、呼吸抑制发生率、舌后坠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罗库溴铵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年龄、BMI、手术时间、术前白蛋白水平、3种诱导麻醉药剂量、入麻醉恢复室(PACU)时间、呕吐发生率、寒战发生率、呼吸抑制发生率、舌后坠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吸烟对成年男性患者全身麻醉手术罗库溴铵的临床作用时效及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刘娜王丰周倩高鸿邹小华
关键词:吸烟神经肌肉阻滞罗库溴铵
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发育期大鼠短期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发育期大鼠短期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磷酸化-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14日龄 SD 大鼠72只,体重19~23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四组,每组18只。C 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R1、R2、R3组分别为瑞芬太尼1、5、10μg·kg-1·min-1药物处理组。四组均持续腹腔泵注给药,时间为2 h,泵注液体总容量均为2 ml,并监测大鼠SpO 2及脉率。分别于清醒后4 h、24 h、1周时,采用跳台实验评价其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 法测定海马组织 p-CREB 蛋白的表达。结果 R3组脉率明显低于 C、R1和 R2组(P 〈0.05);但四组SpO 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清醒后4 h 时 R2、R3组错误次数均明显多于、潜伏期明显短于 C 和 R1组(P 〈0.05);R3组错误次数明显多于、潜伏期明显短于 R2组(P 〈0.05)。清醒后24 h 时 R2和 R3组错误次数明显多于、潜伏期明显短于 C 和 R1组(P 〈0.05);R3组错误次数明显多于 R2组(P 〈0.05)。清醒后1周四组错误次数及潜伏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清醒后4 h时 R3组海马 p-CREB 蛋白表达明显低于 C、R1和 R2组(P 〈0.05)。清醒后24 h 时 R2、R3组海马p-CREB 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 C 和 R1组(P 〈0.05)。清醒后1周四组 p-CREB 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5~10μg·kg-1·min-1可导致发育期大鼠短期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组织 p-CREB 蛋白表达有关。
杨剑于子龙高鸿邹小华欧炜熊兴龙
关键词:瑞芬太尼发育期大脑学习记忆CAMP海马
本科麻醉学专业开设超声应用课程的必要性研究
2023年
为了探索本科麻醉学专业开设超声应用课程的必要性,文章以2020年7月进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实习的本科麻醉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超声应用课程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每组30位实习生,超声应用课程教学组在实习过程中专门开设了超声相关基础知识和模拟实践环节,传统教学组则采用常规实习带教方法,未专门开设相关课程,实习结束后,向带教教师和实习生发放超声相关教学和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并进行超声应用课程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考核,最后基于实习生在超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带教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实习生的超声学习效果,论述了开设超声应用课程的必要性。
王丰胡柏龙史静周菁谭立邹小华
关键词:麻醉学专业本科
肌松监测对静吸复合麻醉患者麻醉恢复期不良呼吸事件的影响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比较肌松监测指导与经验指导对静吸复合全麻术后患者拔管时间及麻醉恢复期不良呼吸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肝胆外科手术的成年患者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个成串刺激(TOF)监测指导拔管组(T组)和经验指导拔管组(C组)。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T组患者行肌松监测,手术结束后TOF比值达0.9,同时达到临床拔管征象时拔出气管导管;C组患者不监测肌松恢复情况,根据临床拔管征象拔出气管导管。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末次肌松至手术结束时间、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以及术后低氧血症、上呼吸道梗阻等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末次肌松至手术结束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长于C组(P<0.05);C组患者出现低氧血症的比例高于T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呼吸困难、再次插管、误吸等并发症。结论静吸复合全麻恢复期,临床征象指导的气管拔管早于TOF监测指导,且低氧血症发生率较高,肌松监测可明显减少呼吸相关并发症,无肌松监测的患者耐管条件好时,应适当延长拔管时间,并加强监护管理。
王丰史静陈觅姚茵邹小华
关键词:全身麻醉肌松监测麻醉恢复期低氧血症
麻醉学专业本科生“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改革效果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评价麻醉学专业本科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效果。方法:68名2012级麻醉学专业本科学生根据自愿原则,39名参加"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活动(教改组),其余29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作为对照(传统组),教改组学生在专业课理论教学前提前1个月进入临床实习,同上一级实习学生一起参加临床麻醉工作,传统组学生不参与"早期接触临床"活动,两组学生一起进入专业课学习;专业课学习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临床麻醉学》和《危重病医学》两门课的考试成绩,评价教学效果;同时向教改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教改的认同率。结果:教改组《临床麻醉学》和《危重病医学》的平均成绩高于传统组(P<0.05),94.87%的教改组学生对"早期接触临床"这一教改模式表示满意。结论:麻醉学专业本科生"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
刘艳秋莫怀忠邹小华任益民陈惠杨天虎高鸿
关键词:麻醉学本科教学效果
甲颏高度预测患者困难气道的准确性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评价甲颏高度预测患者困难气道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择期手术患者330例,性别不限,年龄〉18岁,ASA分级Ⅰ或Ⅱ级。入室后测定改良Mallampati评分(MMT)、甲颏间距、胸颏间距和甲颏高度。麻醉诱导后常规喉镜下显露声门,进行Cormack—Lehane分级。以Cormack—Lehane分级Ⅲ级或Ⅳ级定义为困难气道。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MMT、甲颏间距、胸颏间距和甲颏高度预测困难气道的准确性。结果甲颏高度预测困难气道的诊断阈值为39.04mm,灵敏度88.24%,特异度90.42%,曲线下面积(95%可信区间)0.897(0.859-0.928),比值比70.750。与MMT、甲颏间距和胸颏间距比较,甲颏高度预测患者困难气道的曲线下面积增大(P〈O.05)。结论甲颏高度可准确预测患者困难气道,诊断阈值为39.04mm。
邹小华陈觅杨扬史静吕洁曾祥刚
关键词:甲状软骨插管法气管内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指导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液体治疗的效果被引量:5
2016年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是目前比较合理的液体治疗理念,其遵循最优化的心脏前负荷的补液原则,在保证微循环灌注和组织氧供前提下,尽可能避免组织水肿,减少并发症发生[1]。灌注变异指数(PVI)能连续自动计算一个呼吸周期内血流灌注指数的变异,可确定患者的液体反应性,具有持续稳定及无创监测的优点,在脊柱外科、胸外科患者及休克患者的液体治疗中应用广泛[2]。
赵洋邹小华刘艳秋陈惠向梅莫怀忠
关键词:结肠癌根治术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气管异物硬支气管镜取出术患儿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2017年
气管异物是急诊科常见急危重症,常发生于3岁以下幼儿,病情凶险,若处理不当,死亡率极高[1]。目前常用的气管异物治疗方案为全麻下经硬支气管镜取出异物,在术中通过气管镜侧孔实施高频通气[2]。上述方法的应用极大的减低了气管异物患儿的死亡率,但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直接影响患儿的预后[3]。
赵洋刘艳秋李坪邹小华
关键词:气管异物支气管镜肺部感染
电针刺激对心脏瓣膜置换术中丙泊酚及咪达唑仑用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对全身麻醉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丙泊酚及咪达唑仑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全麻组(对照组)及电针刺激辅助全麻组(针刺组);针刺组于麻醉诱导前20 min于双侧合谷、曲池、足三里、阴陵泉进行电针刺激至术毕,两组术中均予中长链丙泊酚、瑞芬太尼持续泵入维持BIS值40~60;记录术中使用丙泊酚及咪达唑仑总量,于麻醉前(T1)、CPB前10 min(T2)、缝皮前10 min(T3)及转入ICU后10 min(T4)记录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气管导管带管时间、ICU滞留时间以及术中知晓情况。结果:针刺组术中咪达唑仑及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T1~T4时点的MAP、HR、SPO2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针刺组术后气管导管带管时间和ICU滞留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均无患者知晓术中情况。结论:电针刺激辅助全身麻醉能减少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咪达唑仑及丙泊酚用量,加快术后恢复。
吴大庆邹小华章放香黄玲黄杰冯典高敏
关键词:电针全身心脏瓣膜置换术丙泊酚咪达唑仑
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前NT-proBNP水平与围术期并发症的关系
2022年
目的探讨术前不同水平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对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93例,根据患者术前NT-proBNP的水平分别分为正常组(NT-proBNP≤88 ng/L)、轻度升高组(89 ng/L1001 ng/L);记录患者术中手术时长、麻醉时长、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后并行时间、再灌注性室颤率、输入液体量、输入自体血量及失血量,记录患者术后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分析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再灌注室颤发生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中度升高组和重度升高组转机时间和术中输入液体量增加,重度升高组术中失血量增加(P<0.05);与轻度升高组比较,中度升高组和重度升高组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后并行时间、术中输入液体量、术中失血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中度升高组和重度升高组再灌注室颤发生率增加,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P<0.05);与轻度升高组比较,重度升高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中度升高组和重度升高组ICU停留时间延长,重度升高组住院时间延长(P<0.05);与轻度升高组比较,重度升高组ICU停留时间及住院天数延长(P<0.05);与中度升高组比较,重度升高组住院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NT-proBNP水平增高可导致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再灌注性室颤率、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增加。
周倩邹小华王丰谌旻欢全静陈洁娟高鸿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N末端脑利钠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