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静
-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贵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本科麻醉学专业开设超声应用课程的必要性研究
- 2023年
- 为了探索本科麻醉学专业开设超声应用课程的必要性,文章以2020年7月进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实习的本科麻醉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超声应用课程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每组30位实习生,超声应用课程教学组在实习过程中专门开设了超声相关基础知识和模拟实践环节,传统教学组则采用常规实习带教方法,未专门开设相关课程,实习结束后,向带教教师和实习生发放超声相关教学和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并进行超声应用课程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考核,最后基于实习生在超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带教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实习生的超声学习效果,论述了开设超声应用课程的必要性。
- 王丰胡柏龙史静周菁谭立邹小华
- 关键词:麻醉学专业本科
- 肌松监测对静吸复合麻醉患者麻醉恢复期不良呼吸事件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比较肌松监测指导与经验指导对静吸复合全麻术后患者拔管时间及麻醉恢复期不良呼吸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肝胆外科手术的成年患者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个成串刺激(TOF)监测指导拔管组(T组)和经验指导拔管组(C组)。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T组患者行肌松监测,手术结束后TOF比值达0.9,同时达到临床拔管征象时拔出气管导管;C组患者不监测肌松恢复情况,根据临床拔管征象拔出气管导管。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末次肌松至手术结束时间、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以及术后低氧血症、上呼吸道梗阻等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末次肌松至手术结束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长于C组(P<0.05);C组患者出现低氧血症的比例高于T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呼吸困难、再次插管、误吸等并发症。结论静吸复合全麻恢复期,临床征象指导的气管拔管早于TOF监测指导,且低氧血症发生率较高,肌松监测可明显减少呼吸相关并发症,无肌松监测的患者耐管条件好时,应适当延长拔管时间,并加强监护管理。
- 王丰史静陈觅姚茵邹小华
- 关键词:全身麻醉肌松监测麻醉恢复期低氧血症
- 右美托咪定致家兔窦性心动过缓模型中心脏窦房结Cx45和Cx31.9基因表达的变化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致家兔窦性心动过缓模型中心脏窦房结中缝隙连接基因蛋白Cx45和Cx31.9表达量的变化,探讨右美托咪定致心脏传导减慢的作用是否与缝隙连接基因蛋白的表达量改变有关。方法成年健康新西兰家兔48只,随机均分为三组,通过耳源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制备家兔窦性心动过缓模型。戊巴比妥钠基础麻醉后,迅速完成心电图、血压监测的基本操作。C组持续泵注生理盐水,D1组泵入右美托咪定10μg/kg负荷量10min,持续泵注量5μg·kg^(-1)·h^(-1)输入50min,D2组泵入右美托咪定60μg/kg负荷量10min,持续泵注量30μg·kg^(-1)·h^(-1)输入50min,观察结束后迅速开胸取出心脏准确分离心脏窦房结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Cx45、Cx31.9蛋白平均光密度,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Cx45、Cx31.9基因相对表达量变化。结果 Cx45基因相对表达量D2组明显多于C、D1组(P<0.05);蛋白平均光密度的改变与之一致;Cx31.9基因相对表达量D1组比C组显著增加(P<0.05),D2组与C组、D1组与D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蛋白平均光密度的改变与之一致。结论右美托咪定使家兔窦房结低导电性缝隙连接基因蛋白Cx45、Cx31.9的表达增加,缝隙连接基因蛋白表达的变化是导致窦房结区的传导速度减慢原因之一。
- 祝瑜田磊黄燕若史静钟毅殷永强
- 关键词:家兔窦房结连接蛋白
- 海马电刺激对耐药性颞叶癫痫大鼠脑组织GABAA受体α5、γ2亚单位的影响
- 目的:建立耐苯妥英钠及苯巴比妥钠的杏仁核点燃大鼠模型,对耐药性癫痫大鼠进行低频海马电刺激治疗并评价其疗效,继而检测γ-氨基丁酸A受体α5、γ2亚单位(GABAARα5,GABAARγ2)的表达,探讨耐药性癫痫及海马电刺激...
- 史静
- 关键词:耐药性癫痫
- 甲颏高度预测患者困难气道的准确性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评价甲颏高度预测患者困难气道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择期手术患者330例,性别不限,年龄〉18岁,ASA分级Ⅰ或Ⅱ级。入室后测定改良Mallampati评分(MMT)、甲颏间距、胸颏间距和甲颏高度。麻醉诱导后常规喉镜下显露声门,进行Cormack—Lehane分级。以Cormack—Lehane分级Ⅲ级或Ⅳ级定义为困难气道。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MMT、甲颏间距、胸颏间距和甲颏高度预测困难气道的准确性。结果甲颏高度预测困难气道的诊断阈值为39.04mm,灵敏度88.24%,特异度90.42%,曲线下面积(95%可信区间)0.897(0.859-0.928),比值比70.750。与MMT、甲颏间距和胸颏间距比较,甲颏高度预测患者困难气道的曲线下面积增大(P〈O.05)。结论甲颏高度可准确预测患者困难气道,诊断阈值为39.04mm。
- 邹小华陈觅杨扬史静吕洁曾祥刚
- 关键词:甲状软骨插管法气管内
- 右美托咪定对健康自愿者QTc和QTd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健康自愿校正QT间期(QTc)和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健康自愿者20名,18~30岁,体重指数19~26 kg/m^2,先后给予受试者两个剂量的Dex,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0μg/kg泵注10 min,随后持续泵注0.5μg/(kg·h)50 min(Ⅰ剂量组);1~2周后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5μg/kg泵注10 min,随后持续泵注0.75μg/(kg·h)50 min(Ⅱ剂量组);于Dex静脉泵注前(T_0)、Dex静脉泵注后25 min(T_1)、Dex静脉泵注后45 min(T_2)监测给药过程中心率(HR)、PR间期、QRS波时间、QT间期、QTc及QTd。结果:T_1、T_2时的HR较T_0时显著降低(P<0.05),T_1、T_2时的PR间期、QRS波时间、QT间期较T_0时显著延长(P<0.05),T_1、T_2时的QTc较T0时无显著变化(P>0.05),以上指标两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剂量组的T_1时和Ⅱ剂量组T_1、T_2时的QTd较T_0时显著延长(P<0.05),T_2时Ⅱ剂量组QTd较Ⅰ剂量显著延长(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使QTd增加,随药物剂量的增加QTd有增加的趋势,但QTc无显著延长。
- 钟毅殷永强谭立史静赵洋
- 关键词:麻醉药校正QT间期QT间期离散度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健康志愿者房室结传导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健康志愿者房室结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志愿者16名,性别不限,年龄18~30岁,体重指数19~26kg/m2。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0μg/kg,输注时间10min,随后持续输注0.5μg·kg·h-1 50min(剂量Ⅰ);1~2周后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5μg/kg,输注时间10min,随后持续输注0.75μg·kg-1·h-1 50min(剂量Ⅱ)。于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前(T0)、静脉输注15min(T1)和35min(T2)时经食道左心房调搏测定房室结文氏点、房室结2:1阻滞点,房室结相对不应期(AVNRRP)、房室结有效不应期(AVNERP)。结果与T1时比较,志愿者T1,2时房室结文氏点和2:1阻滞点降低,AVNRRP和AVNERP延长(P〈0.05);与剂量Ⅰ比较,剂量Ⅱ受试者T2时房室结文氏点、T1,2时房室结2:1阻滞点降低,T1,2时AVNRRP及AVNERP延长(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抑制健康志愿者房室结传导功能,随剂量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 钟毅殷永强史静高鸿
-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房室结神经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