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田昌

作品数:279 被引量:1,899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52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8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23篇动脉
  • 98篇冠状
  • 97篇冠状动脉
  • 92篇心肌
  • 63篇梗死
  • 59篇心肌梗死
  • 55篇血管
  • 52篇介入
  • 40篇急性心肌梗死
  • 35篇心病
  • 35篇介入治疗
  • 35篇冠心病
  • 28篇成形术
  • 27篇综合征
  • 25篇造影
  • 20篇心肌梗塞
  • 20篇心血管
  • 20篇心脏
  • 18篇动脉造影
  • 16篇蛋白

机构

  • 147篇首都医科大学
  • 78篇中国人民解放...
  • 41篇首都医科大学...
  • 32篇北京大学
  • 12篇北京医科大学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9篇安徽医科大学
  • 9篇中国中医科学...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中日友好医院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4篇北京电力医院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76篇李田昌
  • 128篇胡大一
  • 51篇贾三庆
  • 30篇杨进刚
  • 30篇王乐丰
  • 22篇彭建军
  • 22篇杨明
  • 21篇陈宇
  • 20篇边红
  • 18篇史旭波
  • 17篇陈方
  • 16篇庞文跃
  • 15篇唐朝枢
  • 15篇李贤峰
  • 15篇杨晔
  • 15篇张博阳
  • 14篇曹毅
  • 14篇商丽华
  • 13篇刘杰
  • 12篇杨新春

传媒

  • 32篇中国医药导刊
  • 13篇中国介入心脏...
  • 1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0篇临床荟萃
  • 9篇中国急救复苏...
  • 8篇心血管病学进...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中华老年心脑...
  • 7篇转化医学杂志
  • 6篇临床心血管病...
  • 6篇中国循环杂志
  • 5篇中国全科医学
  • 5篇中国循证心血...
  • 4篇中国急救医学
  • 4篇山东医药
  • 4篇中华内科杂志
  • 4篇临床军医杂志
  • 4篇中国心血管杂...
  • 3篇中华急诊医学...
  • 3篇中华超声影像...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15篇2017
  • 18篇2016
  • 6篇2015
  • 9篇2014
  • 14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13篇2009
  • 14篇2008
  • 9篇2007
  • 17篇2006
  • 27篇2005
  • 12篇2004
  • 12篇2003
  • 12篇2002
  • 14篇2001
2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心肌梗塞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被引量:45
1999年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应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14例AMI患者在发病12小时内行直接PTCA术,其中有5例心原性休克的患者。梗塞相关血管(共115支血管):左主干3例(2.6%),前降支56例(48.7%),回旋支12例(104%),右冠状动脉44例(38.5%)。TIMI血流:0级82例(71.3%),1级17例(14.7%),2级16例(14.0%)。结果111例患者手术成功,TIMI血流3级(97.4%)。住院期间死亡3例(2.6%),均为心原性休克患者,其中2例经紧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死亡。85例患者置入了冠状动脉内支架(73.9%)。随访95例患者,2例后期死于心力衰竭,9例出院后出现心肌缺血,其中8例再次行PTCA术。结论直接PTCA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安全有效措施,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少;术后复发心肌缺血发生率较溶栓治疗低。
陈方贾三庆胡大一王乐丰李田昌杨明崔亮魏妤顼志敏
关键词:心肌梗塞血管成形术AMIPTCA
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危险因素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 ,以及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行肾动脉造影的必要性。方法 对 114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同时行肾动脉造影。结果  114例患者中 ,肾动脉狭窄发病率 18 4% ,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 77例冠心病中肾动脉狭窄发病率 2 6 %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 37例中肾动脉狭窄发病率 2 7% ,冠心病患者中肾动脉狭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 <0 0 1)。结论 冠心病患者有较高的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 ,应该在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病变后 ,常规行肾动脉造影。
吴强李田昌胡大一郝恒剑庞文跃彭建军
关键词:冠心病肾动脉狭窄
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的临床评价
2002年
杨明胡大一王乐丰李田昌王明生彭建军王红石邹阳春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抑郁与冠心病被引量:13
2005年
杨利群李田昌
关键词:冠心病抑郁心血管疾病心理行为因素死因分析生物因素
血清脑钠肽水平对评估压力负荷性大鼠心力衰竭发展过程的价值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对评估压力负荷性大鼠心力衰竭程度分级的价值。方法雄性Wistar大鼠80只被随机分配到4周假手术组(F4)、12周假手术组(F12)、4周手术组(T4)以及12周手术组(T12)。使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大鼠心力衰竭模型。利用电动跑台检测大鼠的运动耐量。通过右侧颈总动脉插管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左室内压上升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和左室舒张末压(LVDEP)。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BNP浓度。处死大鼠后称量心、肝、肺、肾各脏器质量,计算质量指数(脏器质量/体质量)。结果(1)各脏器质量指数:手术组全心质量指数较假手术组增大[T4组(4.3±1.6)比F4组(3.1±0.5)g/kg,P<0.05;T12组(4.0±0.3)比F12组(2.7±0.1)g/kg,P<0.01]。肺脏、肝脏、右肾质量指数在4周没有差异,到12周明显增加。(2)血流动力学分析显示:SBP、DBP及MBP在T4组开始明显升高,T12组有所降低。LVEDP和±dp/dtmaxT4组与F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组LVEDP比F12组明显升高[(24.2±24.3)比F12组(3.9±5.5)mmHg,P<0.01];±dp/dtmax在T12组明显降低(P<0.01)。(3)运动耐量分析显示:T4与F4组、T12与F12组相比,大鼠耐受负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血清BNP水平:从术后4周即开始明显升高[T4组(298.0±88.0)比F4组(168.0±23.6)pg/mL,P<0.05],到术后12周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T12组(475.5±121.1)比F12组(171.1±49.1)pg/mL,P<0.01]。结论与运动耐量、血流动力学指标相比,血清BNP水平的升高出现的更早,评价动物模型的心脏功能更加敏感与客观。
初楠胡大一刘杰马力杨进刚李田昌
关键词:脑钠肽心力衰竭大鼠模型运动耐量
早期T波倒置对判断梗死相关动脉开通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0
2000年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早期 T波倒置对判断梗死相关动脉开通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发病≤ 6 h的 6 1例 (男性 46例、女性 15例 ,年龄 39~ 80岁 ) AMI患者以动态心电图持续 2 4h监测 T波变化 ,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对照。 结果 再灌注治疗患者 ,再灌注后 T波正向振幅显著降低同时呈现 T波倒置并逐渐加深 ,其中溶栓治疗成功的 2 4例于发病的 2~ 30 (8.6± 7.4) h、距再灌注 0~ 2 2 (3.5± 6 .3) h均显现 T波倒置 ,接受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的 2 2例于发病的 2~ 11(5 .9± 2 .5 ) h、距再灌注 0~ 9(1.9± 2 .7) h均显现 T波倒置。而 15例梗死相关动脉未开通患者在监测期间 T波多正向 ,仅 2例见 T波倒置。 结论  AMI患者 T波倒置的早期出现 ,对判断梗死相关动脉开通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李瑞杰胡大一杨新春郭成军商丽华贾三庆李田昌郭晋萍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动态心电图T波倒置
河北省永年县农村地区血脂水平的横断面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估我国永年县农村地区的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患病率。方法:2006~2007年完成了永年县30岁以上人群的横断面调查,并计算该人群血脂的标准化均数及标准化患病率。结果:(1)该人群血清TC,TG,LDL和HDL的标准化均数分别是4.48mmol/L、1.51mmol/L、2.61mmol/L、1.27mmol/L。(2)按照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划分标准,该地区人群血脂异常和边缘异常及异常标化患病率分别是31.2%和48.5%。结论:虽然该地区TC、TG、LDL和HDL标准化均数在合适范围内,但是"血脂边缘异常"及"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
董征李田昌王宁利杨进刚梁远波孙兰萍
关键词:血脂胆固醇
“急救车-导管室”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通血管时间和左室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急救车-导管室"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门-球囊扩张时间与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海军总医院心脏中心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并完成3个月随访的STEMI患者416例,按照患者进入导管室的模式分为"急救车-导管室"组和"急救车-急诊科-导管室"两组,记录两组患者靶血管病变、心功能Killip分级,比较两组患者开通血管时间、入院和PCI术后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变化值。结果两组患者间基线情况、靶血管病变、心功能killip分级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症状发作-医院就诊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急救车-导管室"组在平均入门-球囊扩张时间[(44.3±11.8)min vs.(82.9±12.6)min]和症状发作-开通血管时间[(511.8±219.9)min vs.(558.6±245.6)min]均低于对照组,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LVEF相似,但在PCI术后3个月随访时,"急救车-导管室"组在LVEF及LVEF增加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救车-导管室"模式可缩短STEMI患者急诊PCI入门-球囊扩张时间、症状发作-开通血管时间及改善术后3个月时左心室功能。
裘毅钢李田昌陈宇李贤峰曹毅田海涛王志国李东韬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左室射血分数
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的安全性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评价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的安全性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31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分别服用氯吡格雷75mg·d-1,qd和阿司匹林100mg·d-1,qd,总疗程为6周,包括2周安慰剂清洗期和4周药物治疗期。入选前后测定其血常规、血生化和血小板聚集率,2周安慰期后测定血常规。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实验室检测的各项参数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对血小板数量没有明显影响;两组药物治疗后,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且治疗组的降低更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试验过程中治疗组有1例患者出现腹泻,但症状较轻,患者没有因此退出试验。结论:冠心病患者应用氯吡格雷安全有效,患者耐受性好。
赵秀丽胡大一李田昌肖洁边红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冠心病血小板聚集率
活血解毒中药配伍干预介入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1
2009年
目的探讨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解毒中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主症计分、血瘀证计分、心绞痛计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等指标的变化。方法将介入治疗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1例随机分为活血解毒组(30例)与活血组(31例)。两组均服药两周,两周后对治疗前后中医主症计分、血瘀证计分、心绞痛计分、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心电图进行观察;以后每3个月门诊或电话随访1次,随访6个月,重点观察生存质量、终点指标发生的情况。结果活血解毒组治疗后可显著降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hs-CRP水平,而活血组治疗后效果不显著(P>0.05)。与活血组相比,活血解毒组有进一步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计分的作用趋势。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解毒药物可降低介入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hs-CRP水平,改善心绞痛症状。
陈浩高铸烨徐浩史大卓陈可冀吕树铮李田昌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活血解毒冠脉介入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