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杰
- 作品数:25 被引量:274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1+X证书”制度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试点实践应用
- 2024年
- 探索护理专业建设中1+X证书制度的实施路径。方法 校院企多主体参与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将课程 标准与X证书标准对接,课程内容与X证书内容对接,课程评价与X证书考核对接,深化三教改革等措施,推动护理专业 “1+X证书”制度的实施。结果 护理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成果显著,构建“书证融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证融合”的 课程体系、建设“云地贯通”的教学资源,打造“新双师”型师资队伍,实现学生多元能力培养。结论 护理专业建设中实 施1+X证书制度,实现1和X有效融合,学生学历教育与X证书培训同步同行,有利于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护理专 业高质量发展。
- 南桂英牛杰朱倩孟召霞刘霞
- 关键词:护理专业
- 专科护生评判性思维倾向性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评判性思维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选择、识别假设,存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作出合理判断和正确取舍的高级思维方法及形式。有学者定义护理领域评判性思维是关于护理问题的解决方法的反思和推理思考的过程,着蘑于决定相信什么和做什么。倾向性是指自觉运用评判性思维的态度、性格特征、思维习惯等。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是认知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概念,它影响着人们做卅的选择,对活动付出的努力,
- 牛杰周卫田芬霞曹迎凤
- 关键词:评判性思维自我效能感学习自我效能感
- 山西省六所综合性医院护理职业风险调查研究
- 研究目的:
调查分析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的职业性危害因素现状以及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分析不同属性护理人员职业性危害因素、职业防护的“知、信、行”差异,并分析它们各自的影响因素。以加强护理人员对职业...
- 牛杰
- 关键词:护理人员安全防护
- 文献传递
- 1+X证书制度下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探索适合1+X证书制度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能技术护理人才培养目标。方法:将"1+X"证书标准作为护理专业建设的依据,重构"书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将"1+X"证书内容作为专业课程建设的依据,构建"课证融合"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打造"新双师型"师资队伍及加快优质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结果:构建形成1+X证书制度下"书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了课程结构,实现"课证融合"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师"教、培、考"能力。结论:1+X证书制度下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满足护理专业学生"1"学历教育与"X"职业培训同步同行,实现了"1"和"X"的无缝衔接,为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在全国护理教育领域的推广实施提供创新思路。
- 牛杰南桂英才晓茹孟召霞刘霞曹迎凤王秀清林秀芝马文华白俊香朱倩
- 关键词:护理
- 开设“基础护理技术”先导课程 提高学习自我效能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通过重新调整"基础护理技术"课程计划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对护生进行实践研究,以提高护生基础护理学习自我效能感。方法:改变以往在二年级开设"基础护理技术"课程的模式,为全日制大专一年级护生开设"基础护理技术"先导课程,在学期末分别对一、二年级护生进行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调查,分析两年级护生的得分差异。结果:提前开设"基础护理技术"课程的一年级护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得分明显高于在二年级开设"基础护理技术"护生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提前开设"基础护理技术"课程,可以提高护生基础护理学习自我效能感。
- 牛杰周卫田芬霞谢秀茹
- 关键词:护生自我效能感
- 复方三七散防治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实验研究
- 张喜平张清涛牛占忠张玉华李志红田芬霞于红霞徐志钦陈巧力曹迎凤于永军谢秀茹金玉忠王慧玲南桂英王杏敏牛杰刘霞
- 该项目针对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进行研究。选用新西兰大耳兔为研究对象,穿刺耳缘静脉并留置穿刺针,建立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模型。然后分别以“复方三七散”药糊外敷和硫酸镁湿敷,观察各组防治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效果。结果显示:...
- 关键词:
- 关键词:静脉炎防治静脉炎静脉留置针
-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减轻新护士转型冲击效果的研究被引量:39
- 2019年
- 目的 :分析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对新护士转型冲击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市某三甲医院2018年6-7月份入职的新护士,用投币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最终实验组纳入34名护士,对照组纳入31名护士。实验组新护士在接受常规业务培训外,还进行为期5周的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照组仅参与医院组织的常规业务培训,干预前后采用新护士转型冲击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新护士转型冲击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新护士干预后转型冲击总分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对于缓解新护士的转型冲击体验具有明显效果。
- 孟召霞牛杰才晓茹刘桂芹
- 关键词:新护士
-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索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校院深度融合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方法结合医院护理岗位要求进行课程体系模块化重构,应用临床新技术、新规范更新课程标准及课程内容,打造优势互补、双向服务的现代学徒制导师团队,加强校院深度融合下的“医院病房+校内实训室”“双基地”建设。结果构建了“三方联动、四共切入、五双育人”的1.5年学校学习+1.5年医院在岗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1+1+N”(1名医院导师+1名学校教师+3~5名学生)的校院交替训教、在岗培养的双元育人教学模式。结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完善的课程体系,强化了教师能力建设,建设了校院深度融合的实训基地,实现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南桂英才晓茹王园园张春花孟召霞王磊张冉朱倩牛杰林秀芝徐士美
-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护理专业
- 标准化沟通模式对护士临床沟通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6
- 2015年
- 目的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即:现况-S,背景-B,评估-A,建议-R)对护士临床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产科2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将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医护沟通、护士间沟通及护患沟通过程中。采用自设护士临床沟通能力问卷调查实施SBAR沟通模式前后护士的临床沟通能力。结果实施SBAR沟通模式后护士临床沟通能力综合得分为(56.41±6.32)分,高于实施前得分(48.15±5.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医护沟通能力得分为(4.06±1.26)分,高于实施前得分(2.62±1.31)分,护士间沟通能力得分为(4.05±1.41)分,高于实施前得分(3.59±1.46)分,护患沟通能力得分为(3.98±1.32)分,高于实施前得分(3.36±1.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AR沟通模式有助于提高护士的临床沟通能力,促进医护和谐团队的建立,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 牛杰牛凤付玉芹
- 关键词:护士沟通能力
- 护理大专生评判性思维倾向性的调查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了解在校大专护生评判性思维倾向性,为高等护理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校220名全日制护理大专生运用评判性思维倾向测量表(CTDI-CV)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大专生评判性思维倾向性总分为(284.42±28.67)分,总体呈正性评判性思维倾向,一、二年级护生评判性思维倾向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4,P<0.05),在开放思想、求知欲、认知成熟度3项特质上一年级与二年级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大专生总体具备正性的评判性思维倾向,但在开放思想、求知欲、认知成熟度方面的评判性思维特质有待加强。
- 牛杰牛凤牛光荣董楠李娜
- 关键词:护生评判性思维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