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春霞 作品数:18 被引量:87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三明市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三明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镇静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镇静效果。方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5月在ICU 行机械通气患者68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进行分组,前34例为对照组,后34例为观察组。观察组应用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对照组仅使用咪达唑仑,并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的镇静作用强,起效时间短,对呼吸、循环等重要系统影响小,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躁动发生少,减少了机械通气人机对抗的发生,减少了使用呼吸机天数。而单纯用咪达唑仑的镇静效果浅,躁动及人机对抗的发生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机械通气患者能达到理想的镇静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陈秀莲 罗春霞 张婧关键词:咪达唑仑 舒芬太尼 机械通气 精细化护理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干预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干预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危重患者126例,以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行精细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营养状态,包括白蛋白(ALB)、总蛋白(TP)、体重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血红蛋白(HB)水平、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ALB、TP、BMI、TSF、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误吸、腹胀、呕吐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护理,精细化护理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邓娟 罗春霞 黄福娣关键词:精细化护理 危重患者 肠内营养支持 并发症 外伤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探讨外伤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对20例外伤性癫痫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及处理异常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预防控制癫痫发作,配合药物治疗,并精心护理。结果:20例外伤性癫痫患者经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后,癫痫发作均得到很好控制,经门诊随访1 a均未再发现癫痫发作。结论:加强颅脑损伤后继发癫痫的护理是预防控制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合理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有利于脑外伤后癫痫发作的控制。 刘惠 王丽华 罗春霞个性化护理策略在老年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策略在老年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12月三明市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加重期老年危重症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人工气道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痰液引起的刺激性咳嗽、胃内容物反流及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人工气道堵管以及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吸痰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策略在老年危重症患者气道管理中的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罗春霞 邓娟 柳香梅 黄福娣 曾丽云关键词:个性化护理 老年患者 危重症 人工气道管理 精细化护理在乳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对导管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的价值探讨 2024年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乳腺癌经外周静脉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置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导管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Catheter Related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Upper Extremity,UEDVT)的预防效果。方法单纯随机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7月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行PICC置管化疗的9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为依据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基于对照组实施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的UEDVT及其他置管事件发生情况、干预前后的腋下血液流速、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参数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UEDVT及其他置管事件的发生率(2.22%和4.44%)均低于对照组(17.78%和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4.050,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两项腋下血液流速指标(最大血液流速与静脉平均血液流速)均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TEG参数中的R值高于对照组,MA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量表中的环境、社会、生理及心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精细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乳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的腋下血液流速,预防UEDVT及其他置管事件发生,提升患者置管期间的生活质量。 林秀银 罗春霞 苏连珠 姜玉清关键词:乳腺癌 精细化护理 上肢深静脉血栓 密闭式与开放式声门下冲洗吸引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比较密闭式串联三通与开放式声门下冲洗吸引装置的效果。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入住ICU行气管切开并机械通气患者120例,按行声门下冲洗的时间顺序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开放式注射器冲洗方法,B组采用密闭式串联三通冲洗吸引装置方法,观察、比较两组2周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呛咳例数及护理工时、护士操作依从性等。结果 B组2周内VAP发生率、呛咳例数、护理工时少于A组,护士操作依从性高(P<0.05)。结论与开放式方法对比,采用密闭式冲洗吸引装置行气道冲洗,可有效降低VAP及呛咳发生率,能节约护理工时,提高护士操作依从性。 邓娟 罗春霞 蔡瑞霞 魏泉玉气管切开术后并发大出血1例的抢救及护理 2007年 罗春霞 王丽华关键词:气管切开术 不同强度负压在声门下吸引中的效果比较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负压在声门下吸引中的效果。方法 2018年1-12月,入住ICU气管切开且行声门下吸引患者80例,按照声门下吸引开始时间顺序随机分为A组及B组,各40例,A组负压为10~15 kpa,B组负压为15~20 kPa,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声门下吸引时呛咳的频次,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情况,声门下间隙粘膜损伤情况,肺部感染发生例数及每日滞留物吸引总量。结果患者呛咳,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情况,声门下间隙粘膜损伤情况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肺部感染发生例数较B组多,每日吸引出的滞留物B组较A组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负压15~20 kpa行声门下吸引,对患者气道刺激小,少呛咳;声门下间隙粘膜损伤小;对患者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无影响;同时可以有效吸尽声门下滞留物,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是安全且有效的负压范围,提高了人工气道的管理水平,减轻患者的痛苦及医疗资源的浪费。 邓娟 罗春霞 邓祥关键词:声门下吸引 负压 肺部感染 人工气道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镇静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1~12月行机械通气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镇静,对照组单纯采用咪达唑仑镇静,并采用Ramsay镇静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镇静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呼吸、循环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镇静后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镇静后心率、呼吸、PCO_2较对照组明显下降,SpO_2、PO_2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的镇静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改善患者预后。 魏泉玉 邓娟 罗春霞 刘惠关键词:咪达唑仑 舒芬太尼 机械通气 密闭式冲洗吸引装置在声门下气道冲洗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密闭式冲洗吸引装置在声门下气道冲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入住ICU行气管切开并机械通气>48 h、气管切开前无呼吸道感染、均留置鼻饲管的患者100例,按顺序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注射器冲洗方法,B组采用密闭式冲洗吸引装置方法,观察两组患者两周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时间、发生率、呛咳例数及护理工时、护士操作依从性等。结果 B组两周内VAP发生时间、发生率、呛咳例数及护理工时明显少于A组,护士操作依从性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密闭式冲洗吸引装置行声门下气道冲洗方法,不仅能有效降低VAP及呛咳发生,而且操作简便,能大幅度节约护理工时、提高护士操作依从性。 邓娟 蔡瑞霞 罗春霞 魏泉玉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