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丽云
- 作品数:7 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三明市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重症肺炎患者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重症肺炎患者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三明市第二医院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75例重症肺炎患者临床资料,按其住院号单双数分组,单数者纳入参照组(38例),双数者纳入研究组(37例)。参照组实施呼吸道护理,研究组在呼吸道护理中采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动脉血PaO_(2)、PaCO_(2)、SaO_(2),舒适度评分,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咳痰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干预后,相比于参照组,研究组动脉血PaO_(2)、SaO_(2)较高,PaCO_(2)较低,舒适度评分较高,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咳痰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较短(均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实施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呼吸道护理,可促进其咳痰、呼吸困难症状的缓解,并改善血氧,提高舒适度,加快康复进程。
- 曾丽云
- 关键词:重症肺炎呼吸道护理
- 个性化护理策略在老年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策略在老年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12月三明市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加重期老年危重症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人工气道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痰液引起的刺激性咳嗽、胃内容物反流及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人工气道堵管以及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吸痰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策略在老年危重症患者气道管理中的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 罗春霞邓娟柳香梅黄福娣曾丽云
-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老年患者危重症人工气道管理
- 持续腹内压监测联合前馈控制理论在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 2024年
- 目的 通过随机试验设计,探究持续腹内压监测联合前馈控制理论在提升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方面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三明市第二医院就诊的机械通气患者100例,将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支持,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引入持续腹内压监测与前馈控制理论。观察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干预后第1、3、7、14天的腹内压变化情况、营养状态指标、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以及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情况。结果 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第7、14天,试验组腹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第14天,试验组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第14天,试验组NRS2002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良好耐受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中等耐受和不耐受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结合持续的腹内压监测和前馈控制理论,可以显著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在早期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优化患者营养状态并减少营养缺乏的风险,这种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曾丽云罗春霞邓祥
- 关键词:腹内压监测机械通气
- 集束化护理在老年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5
- 2017年
-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清除老年危重患者人工气道分泌物,预防肺部感染发生及气管导管痰痂堵管,缩短气道护理工时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0月~2016年9月入住ICU建立人工气道老年危重患者128例,随机等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应用集束化气道护理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气道护理方法,比较两组肺部感染、痰痂堵管、气道护理工时及入住ICU时间。结果:两组肺部感染,痰痂堵管及气道护理工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住ICU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气道护理老年危重患者人工气道能加强气道湿化,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减少气管导管痰痂堵管的发生,阻止细菌黏附,降低肺部感染率,缩短气道护理工时。
- 罗春霞刘妙秋曾丽云余海华黄福娣罗三娣
-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老年人危重症气道管理
- 综合气道护理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研究对重症肺炎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中应用综合气道护理的效果。方法于我院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综合气道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PaO_(2)、S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_(2)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咳嗽、气促、喘憋、肺啰音症状好转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正压通气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气道护理有利于改善血气指标,快速缓解临床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治疗和住院的时间,具有较高推广价值,促进患者早日出院。
- 吴秀萍曾丽云
- 关键词:重症肺炎无创正压通气
- 模块化护理对ICU重症肺炎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观察模块化护理对ICU重症肺炎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在三明市第二医院ICU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模块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睡眠质量、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CU重症肺炎患者接受模块化护理效果显著,其睡眠质量以及心理状态均得到有效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好。
- 曾丽云吴秀萍肖玲
- 关键词:睡眠质量心理状态
- 延长鼻胃管置入深度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观察延长鼻胃管置入深度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4~9月在三明市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治疗的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鼻胃管置入深度为45~55 cm,观察组鼻胃管置入深度为60~65 cm。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7 d后的胃潴留、胃食管反流、呕吐、显性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水平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胃潴留、胃食管反流、呕吐、显性误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Hb、Alb、PA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延长鼻胃管置入深度可以减少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 陈金连罗春霞曾丽云田木华
- 关键词:鼻胃管肠内营养重症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