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伟
-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漯河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伤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伤疗效.方法 抽取我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伤新生儿82例,随机分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两组间比较,观察组(92.7%)高于对照组(75.6%),且心肌酶谱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伤新生儿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有效.
- 黎伟
-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心肌损伤新生儿磷酸肌酸钠
- 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注甲泼尼龙与丙种球蛋白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33/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5%(26/3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较为安全。
- 张海霞黎伟
-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
- CPAP呼吸机联合氨溴索治疗ICU呼吸衰竭新生儿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CPAP呼吸机联合氨溴索治疗ICU呼吸衰竭新生儿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ICU呼吸衰竭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CPAP呼吸机治疗,观察组给予CPAP呼吸机+氨溴索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33/35),对照组为77.1%(27/3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CPAP呼吸机联合氨溴索治疗ICU呼吸衰竭新生儿,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 张海霞黎伟
- 关键词:CPAP呼吸机氨溴索
- 匹多莫德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匹多莫德联合治疗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症状改善及血清二胺氧化酶(DAO)、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7年6月收治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137例,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予以匹多莫德(0.8 g,qd)治疗,研究组69例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1岁,0.5 g,bid,po;> 1岁,0.5 g,tid,po)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CD4^+、CD8^+、DAO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体温、大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D4^+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CD8^+、DAO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匹多莫德联合治疗小儿抗菌药相关性腹泻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儿体温、大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时间,升高血清CD4^+水平,降低血清CD8^+、DAO水平。
- 黎伟
- 关键词:匹多莫德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二胺氧化酶T细胞亚群
- 38例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中,临床分型:混合型10例,隐型5例,显型23例;均给予手术切除,经病理检查证实,恶性畸胎瘤3例[其中甲胎蛋白(AFP)升高2例],良性肿瘤35例[其中AFP升高6例]。术后切口感染4例,直肠损伤合并肠瘘1例,无大便失禁、直肠脱垂等并发症,均经抗感染及综合治疗后治愈,3例恶性肿瘤术后给予化疗等。术后随访6个月,复发者1例,给予化疗、二次手术等综合治疗,病情无进展。结论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中良性肿瘤居多,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手段,血清AFP水平可能有助于其良恶性的鉴别,一旦确诊需及时采取手术切除,以减少恶变及复发。
- 黎伟
- 关键词:畸胎瘤骶尾部新生儿手术切除
- 高频震荡通气与常频通气在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效果对比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 对比高频震荡通气与常频通气在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66例重症RDS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采取常频通气治疗,观察组采取高频震荡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显著降低,动脉血氧分压(Pa O2)明显升高,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0%)高于对照组(75.8%),且并发症发生率(6.1%)低于对照组(24.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新生儿RDS治疗中应用高频震荡通气可明显改善患儿缺氧状态,显著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黎伟张海霞
-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频振荡通气常频通气
- 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伤疗效观察
- 2017年
-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伤疗效。方法抽取本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伤新生儿82例,随机分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两组间比较,观察组(92.7%)高于对照组(75.6%),且心肌酶谱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伤新生儿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有效。
- 黎伟
-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心肌损伤新生儿磷酸肌酸钠
- 小潮气量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肺外源性急性肺损伤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通气(Low Tidal Volume Ventilation,LTV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在新生儿肺外源性急性肺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诊治的新生儿肺外源性急性肺损伤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LTVV治疗,观察组采用LTVV联合PS治疗,于治疗前后行临床指标检测,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情况、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SaO_2)、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OI)、呼吸功、潮气量增加,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动态顺应性、呼吸频率(RR)、呼气末压力(PEEP)、平均气道压(MAP)、气道峰压(PIP)、吸入氧体积分数(FiO_2)降低(P<0.05);观察组患儿SaO_2、PaO_2、OI、呼吸功、潮气量、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aCO_2、肺动态顺应性、RR、PEEP、MAP、PIP、FiO_2、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潮气量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外源性急性肺损伤的效果显著,可缩短治疗时间并改善肺功能,具有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郭晓燕张海霞袁丽君黎伟
- 关键词:小潮气量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新生儿急性肺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