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髋臼
  • 1篇植骨
  • 1篇缺损
  • 1篇髋关节
  • 1篇髋关节翻修
  • 1篇髋臼缺损
  • 1篇解剖学
  • 1篇解剖学测量
  • 1篇关节
  • 1篇翻修
  • 1篇翻修术
  • 1篇标本

机构

  • 2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创生医疗器械...

作者

  • 2篇王志岩
  • 2篇周建生
  • 2篇张斌斌
  • 1篇肖玉周
  • 1篇官建中
  • 1篇吴敏
  • 1篇徐陈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分类和重建研究新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髋关节翻修术呈逐年上升趋势,术前和术中能否准确评价髋臼骨缺损、能否重建髋臼正常形态,恢复髋关节功能,决定着手术的成败。评价髋臼骨缺损的方法有多种,它们各有利弊;在髋臼骨缺损分类的基础上可有多种植骨方式及髋臼假体选择来重建髋臼,特殊髋臼假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术的难度,提高了手术的疗效。该文对髋臼骨缺损分类及髋臼重建研究新进展予以综述。
张斌斌周建生王志岩
关键词:髋关节翻修术髋臼缺损植骨
髋臼中心定位器在髋臼标本解剖学测量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探讨应用髋臼中心定位器测量髋臼前后切迹连线中点至髋臼中心的方法,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定位髋臼中心及安放髋臼假体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取20具40侧正常成年人骨盆标本进行前瞻性研究,剥离骨盆软组织,显露出髋臼缘、髋臼前后切迹和Harris窝;通过髋臼的垂直径和水平径的交点确定髋臼的中心,并记录髋臼开口平面的垂直径和水平径数值,再利用髋臼中心定位器测量髋臼前后切迹连线中点至髋臼中心的距离(MAC)。应用医学统计学软件对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论证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髋臼开口平面的垂直径和水平径分别为45.50—55.60mm、44.50—52.54mm,使用髋臼中心定位器测得MAC为26.60—33.82mm,平均为30.87mm,并观察到髋臼中心均在靠近卵圆窝内头侧接近月状关节软骨处。根据测量的MAC分别与髋臼开口平面的垂直径、水平径以及两者之和数据绘制散点图,提示MAC和髋臼开口平面水平径、垂直径、以及两者之和呈正性相关,Pearson系数r分别为0.89、0.81、0.91,从Pearson线性分析可知相比于MAC和垂直径或水平径,MAC和髋臼水平径与垂直径之和变量的相关系数更接近1,更具有明显的线性正性相关性。结论 MAC和髋臼水平径与垂直径之和呈线性正性相关性,提示可以通过测量髋臼水平径和垂直径的距离来得到MAC的值,从而可应用髋臼中心定位器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翻修术中快速准确地确定髋臼中心,为正确安放髋臼假体,恢复髋关节解剖旋转中心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徐陈周建生程鸿远官建中王志岩吴敏张斌斌肖玉周
关键词:髋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