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天笑

作品数:12 被引量:101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甲状腺
  • 7篇乳头
  • 7篇乳头状
  • 6篇乳头状癌
  • 6篇肿瘤
  • 6篇甲状腺乳头状...
  • 5篇切除
  • 5篇切除术
  • 5篇腺肿瘤
  • 5篇甲状腺肿
  • 5篇甲状腺肿瘤
  • 4篇甲状腺切除
  • 4篇甲状腺切除术
  • 3篇细胞
  • 3篇淋巴
  • 3篇甲状旁腺
  • 2篇低钙
  • 2篇低钙血症
  • 2篇术后
  • 2篇侵犯

机构

  • 12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泛生子基...

作者

  • 12篇王天笑
  • 7篇宋韫韬
  • 6篇于文斌
  • 6篇徐国辉
  • 5篇魏炜
  • 4篇张乃嵩
  • 4篇张彬
  • 2篇崔秋丽
  • 2篇严昆
  • 2篇刘文英
  • 2篇丁珂
  • 2篇马骁

传媒

  • 3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状腺全切除术和近全切除术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7
2016年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和近全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007年6月至2014年6月行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的414例甲状腺癌及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119例,女性295例,中位年龄47岁.采用x2检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发生低钙血症及低甲状旁腺素(PTH)血症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计算PTH水平预测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损伤的准确率.结果 414例患者中发生暂时性低钙血症、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损伤的比例分别为36.2%、36.5%、2.2%.单侧、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是暂时性轻度低钙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66,P=0.022;OR=5.216,P=0.000);单侧、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及手术切除方式是暂时性重度低钙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4.029,P=0.001;OR =8.384,P=0.000;OR =2.073,P=0.017),上述三个指标也是暂时性低PTH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55,P=0.040;OR =4.144,P=0.000;OR=2.287,P=0.000).术后第1天PTH水平是影响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OR =2.011,P=0.014);以临界值5.28 ng/L预测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损伤,AUC为95.0%.结论 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是甲状腺全切除术患者发生甲状旁腺功能损伤的重要影响因素.术后第1天PTH水平可以更好地预测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损伤的发生.
王天笑于文斌马骁宋韫韬张乃嵩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低钙血症
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被膜侵犯的应用价值
丁珂严昆崔秋丽刘文英王天笑
散发性甲状腺髓样癌组织中Asporin蛋白的临床价值
2022年
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ncer, MTC)是一种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由甲状腺C细胞恶性增殖产生,约占所有甲状腺癌的2%~3%。根据疾病的遗传特性,MTC可分为遗传性和散发性两大类。尽管局限性不伴有远处转移的散发性MTC具有良好的预后,10年生存率能够达到70%~80%,但是MTC细胞侵袭性高,很多患者初诊时已是晚期,传统的“手术+放化疗模式”获益有限,10年生存率降到仅有10%。
占少华矫祯浩葛微王天笑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甲状腺髓样癌恶性增殖细胞侵袭MTC放化疗
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术后24 h甲状旁腺素(PTH)值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甲状腺全切除术8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用ROC曲线分析术后24 h PTH值提示可能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临界值,并以此值为分界进行分组分析,探讨术后24 h PTH值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关系。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暂时性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分别为33.3%和4.0%。ROC曲线分析发现,以5.84 pg/ml为临界值,术后24 h PTH值提示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2%,阳性预测值为22.5%。多因素分析显示甲状旁腺意外切除、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及术后24 h PTH≤5.84 pg/ml是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χ^(2)=10.900P=0.001;χ^(2)=4.415P=0.044;χ^(2)=13.576P=0.000)。术后24 h PTH值越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越高。结论对于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除的患者,当存在甲状旁腺意外切除和(或)术后24 h PTH值较低时,应警惕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
张亚冰徐国辉宋韫韬王天笑魏炜于文斌张彬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素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乳头状癌腺外侵犯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病理学腺外侵犯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初治连续病例1642例资料,统计病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单发或多发、淋巴结转移、术前穿刺及伴有桥本甲状腺炎等临床病理学特征,比较其与术后病理学腺外侵犯的关系。结果共有1004例病人伴有腺外侵犯(61.1%)。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长径>1 cm(OR=3.789,95%CI 3.012~4.768,P<0.001),多发病灶(OR=1.848,95%CI 1.445~2.362,P<0.001),年龄≥55岁(OR=1.331,95%CI 1.003~1.767,P=0.047)是甲状腺乳头状癌腺外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腺外侵犯与肿瘤较大、多发病灶、高龄等因素相关,具有以上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病人应警惕腺外侵犯的发生。
宋韫韬于文斌魏炜徐国辉王天笑张乃嵩
关键词:甲状腺癌乳头状癌
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甲状旁腺保护的诊治体会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 探讨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双侧中央区颈清扫术术中甲状旁腺的保护.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双侧中央区颈清扫术且临床随访资料完整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78例的病历资料.结果 78例患者共发现并原位保护上甲状旁腺131个,其中位于甲状软骨下角水平有112个(85.50%,112/131),甲状腺背侧中上1/3水平及稍上方有19个(14.50%,19/131).所有上甲状旁腺均位于喉返神经入喉点向下2 cm这一段神经的上方或外上方.共发现并保护下甲状旁腺110个,在下动脉上方甲状腺背侧(甲状腺背侧下1/3区域)发现下甲状旁腺57个(51.82%,57/110);在下动脉表面附近发现下甲状旁腺24个(21.82%,24/110);在下动脉下方发现下甲状旁腺29个(26.36%,29/110).在中央区颈清扫标本中发现被切除的甲状旁腺并行即刻自体移植的有3个,在病理报告中发现甲状旁腺的有7个.27例发现4个甲状旁腺(34.62%,27/78),30例发现3个,16例发现2个,5例发现1个(4例发现1个上甲状旁腺,1例发现1个下甲状旁腺).结论 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双侧中央区颈清扫术,有效地辨认和保护旁腺的血供是预防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最有效手段。
于文斌王天笑张乃嵩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低钙血症甲状旁腺甲状腺肿瘤
纳米碳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清扫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术中注射纳米碳混悬液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清扫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连续病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其中70例(78侧)术中注射纳米碳混悬液(观察组),200例(215侧)未注射(对照组),所有标本行病理检查。结果:两组患者基本临床病理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和对照组检出淋巴结总数分别为475枚和790枚,观察组平均每侧检出淋巴结数多于对照组(5.50vs.3.00,P<0.01),但两组间合并淋巴细胞甲状腺炎患者检出淋巴结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0vs.4.50,P>0.05);观察组染色淋巴结转移率低于未染色淋巴结(21.67%vs.39.15%,χ2=17.250,P<0.01)。结论:纳米碳可增加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央区淋巴结检出数量,但对于合并淋巴细胞甲状腺炎患者可能作用有限。
宋韫韬张乃嵩王天笑徐国辉魏炜
关键词:乳头状淋巴结切除术
N1b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单侧Nib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侧颈及中央区各亚区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初治甲状腺乳头状癌96例患者,术前确诊单侧侧颈淋巴结转移,术式为甲状腺全切除加双侧中央区和侧颈Ⅱa、Ⅱb、Ⅲ、Ⅳ及Ⅴb区淋巴结清扫,术中用缝线标记颈部各区分界,分析各亚区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本组96例单侧Nib患者的颈部各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同侧气管旁85%,Ⅲ区82%,Ⅳ区77%,气管前55%,对侧气管旁47%,Ⅱa区40%,喉前34%,Ⅱb区6%,肌间6%,Ⅴb区4%: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对侧气管旁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直径>1 cm和气管前淋巴结转移相关(OR=3.282、3.064,均P<0.05),右侧Ⅳb区淋巴结转移与喉返神经腹侧(Via区)淋巴结转移相关(OR=3.364,P<0.05)结论单侧N1b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各亚组淋巴结均有较高的转移率,手术范围至少应包括侧颈Ⅱa〜Ⅳ区及整个中央区,包括对侧气管旁淋巴结和右侧Ⅵb区淋巴结。
宋韫韬徐国辉王天笑张彬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淋巴转移颈淋巴结清扫术
不放置引流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根治手术中不放置引流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行单侧腺叶切除+Ⅵ区淋巴结清扫术的60例女性甲状腺分化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程序随机分为放置引流组(n=30)和不放置引流组(n=30),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及手术并发症情况。采用视觉评分量表(VAS)对疼痛指数及美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手术方式、病理类型及淋巴结转移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78.5±13.9)min vs.(80.5±12.2)min]、失血量[(15.3±8.4)ml vs.(16.7±3.9)ml]、淋巴结清扫数[(4.1±0.7)枚vs.(4.2±0.5)枚]以及手术并发症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放置引流组在术后有更轻微的疼痛感(4.13±2.54 vs.5.17±2.46,P=0.03),并获得了更好的美学效果(9.52±1.18 vs.7.52±1.46,P<0.01)。结论 对于手术范围较小的的甲状腺癌根治手术,在精细解剖的前提下,术中配以双极电凝彻底止血,术后不放置引流可以获得更佳的舒适感及美学效果。
马骁王天笑王斌夏启俊
关键词:甲状腺癌甲状腺切除术引流
多基因检测在细胞学不确定的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多基因检测方法对穿刺细胞学不确定的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9月期间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进行细针穿刺活检的甲状腺结节连续病例360例,其中男86例,女274例,年龄13~89岁,平均45.8岁.共检测391个结节,对其中细胞学不确定的141个结节的标本进行高通量多基因检测,包括16个基因突变和26种基因融合.根据甲状腺结节手术适应证对其中75个结节进行手术治疗,将基因检测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计算多基因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通过配对χ^2检验方法比较多基因检测和BRAF V600E单基因检测的诊断正确率.结果多基因检测方法诊断不确定结节的灵敏度为73.2%;特异度为96.8%;阳性预测值为96.8%;阴性预测值为73.2%.多基因检测方法诊断正确率为83.3%,BRAF V600E单基因检测的诊断正确率为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588,P<0.01).结论对细胞学不确定的甲状腺结节穿刺标本进行多基因检测是有效的鉴别良恶性的方法,比BRAF V600E单基因检测具有更高的诊断正确率.
宋韫韬徐国辉朱艳丽马同辉于灏王天笑于文斌魏炜张彬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分子诊断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