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种鉴定单纯疱疹病毒型别方法的比较
- 1996年
- 单纯疱疾病毒(HSV)为人群中感染较为普遍的病毒,可以引起人体多种疾病,如口唇疱疹和生殖道疱疹等,亦可经过垂直传播传染给新生儿。近来的研究还证明,HSV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是AIDS病常见并发感染的病原体之一。HSV有两种血清型:HSV-1与HSV-2,二者的致病性不同。但因两型HSV的核苷酸序列有50%同源性,故二者含有共同抗原,其抗血清可发生交叉反应。
- 蔡翠芳曹桂范于秀丽
- 关键词:单纯疱疹免疫印迹技术ELISA核苷酸序列
- 皮埋避孕剂对妇女IL-2,IL-6,TNF-α和IFN-γ产生的影响及其意义
- 1999年
- 目的 探讨左旋 1 8甲基炔诺酮皮埋避孕剂对妇女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 ELISA法对 1 5 9例应用皮埋避孕剂的妇女血清中及 PBMC体外产生的细胞因子 IL- 2 ,IL- 6,TNF-α和 IFN-γ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血清中及 PBMC自发产生的 IL- 2 ,IL- 6和 TNF- α的水平在用药早期有所变化 ,IFN- γ的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BMC在体外经 PHA刺激后 ,分泌 4种细胞因子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左旋 1 8甲基炔诺酮皮埋避孕剂在用药早期对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 ,但未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正常发挥。
- 谭颖慧万瑶方芳蔡翠芳于秀丽关艳敏杨学芳
- 关键词:妇女IL-2IL-6TNF-ΑIFN-Γ免疫系统
- 医学英文班免疫学及微生物学教学的体验
- 1996年
- 为了培养出一批适应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的高层次智能型医学人材。我院自1992年开办了医学英文班,我承担了93级医学英文班的首轮免疫学及微生物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实践使我体会到:为了把学生培养成符合培养目标的人才,保证英文班的教学质量,做为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同时还要在授课方法与授课技巧等方面具有更高的水平,并要做到以下几点:
- 蔡翠芳
- 关键词:免疫学微生物学教学教学大纲实验课英语水平
- 左旋18甲基炔诺酮皮下埋植避孕剂对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 2000年
- 于秀丽关艳敏杨学芳蔡翠芳万瑶潘涅赵喆
- 关键词:左旋18甲基炔诺酮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
- 免疫印迹技术在单纯疱疹病毒型鉴定的应用
- 1992年
- 本实验对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技术在单纯疱疹病毒(HSV)型鉴定上的应用做了探讨性研究,以ELISA方法做对照,对临床分离的HSV进行型别鉴定,比较了两种方法对HSV型别鉴定的价值,发现23-28、41、42kd多肽可能为HSV-1型特异性抗原。
- 蔡翠芳洪文廉
-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免疫印迹
- Hestern Blot技术在单纯疱疹病毒型鉴定上的应用
- 蔡翠芳
- 国产皮下埋植避孕剂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0年
- 为了解皮下埋植避孕剂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对 159例应用国产左旋 18甲基炔诺酮皮下埋植避孕剂妇女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IL ) - 2、IL- 6、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 (IFNγ)的水平 ;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体外培养自发分泌和在植物血凝素 (PHA)刺激下分泌细胞因子水平 ;T细胞总数及亚群 ,CD4 /CD8比值进行测定。方法 :细胞因子的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T细胞数量及亚群的测定采用改良的碱性磷酸酶抗磷酸酶桥联酶标染色 (APAAP)法。结果 :药物应用 <1.5年者 ,IL- 2和 TNFα水平有所升高 ,以用药时间 0 .5~年的水平最高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IL- 6的水平在早期有所降低 ,但无统计学意义 ;IFNγ未见明显变化。PBMC自发分泌 IL- 2和TNFα水平在用药时间为 0 .5~年最高 ,IL - 6的分泌水平最低 ,以上变化在 >1.5~ 4 .5年者基本恢复正常 ,并保持稳定 ,>4 .5~ 6 .5年者无明显波动。血清 IL- 2、IL- 6和 TNFα的水平变化与 PBMC自发分泌水平相关 ;PBMC在体外经 PHA刺激后 ,分泌 4种细胞因子的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 CD3+、CD4 +、CD8+T细胞数及 CD4 /CD8比值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左旋 18甲基炔诺酮皮下埋植避孕剂在药物的应用早期对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有所影响 。
- 于秀丽蔡翠芳齐国艳关艳敏杨学芳万瑶
- 关键词:左旋18甲基炔诺酮避孕剂细胞因子T细胞
- 左炔诺酮硅胶皮下埋植避孕剂对妇女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00年
- 蔡翠芳于秀丽万瑶关艳敏杨学芳
- 关键词:皮下埋植避孕剂体液免疫功能
- 沈阳地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基因分型与临床意义
- 1997年
- 应用引物特异PCR法对沈阳地区95例各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及HCV RNA均阳性的标本进行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分型,旨在了解本地区HCV基因型分布情况与临床病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HCV—Ⅱ型感染占58.9%(56/95),Ⅲ型占28.4%(27/95),Ⅱ/Ⅲ混合型感染占11.6%(11/95),未分型占1.1%(1/95)。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以及肝炎后肝硬化中HCV—Ⅱ型感染分别占63.6%,36.2%,72.7%,87.5%和92.3%;而HCV—Ⅲ型感染分别占27.3%,46.8%,9.1%,0%和7.7%。说明沈阳地区HCV感染以Ⅱ型为主,其次为Ⅱ型及Ⅱ/Ⅲ混合型,HCV基因型与肝病严重程度呈密切相关。
- 蔡翠芳黄芬刘国玉李颖赵桂珍乔光彦王锐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PCR
- 沈阳地区各型丙型肝炎患者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分型被引量:5
- 1999年
- 目的研究沈阳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分布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沈阳地区84例血清抗-HCV及HCVRNA均阳性的各临床型丙型肝炎患者进行HCV基因分型。结果84例丙型肝炎中,HCV-Ⅱ型45例(53.6%),HCV-Ⅲ型26例(30.9%),Ⅱ/Ⅲ混合型13例(15.5%);HCV不同基因型在各型丙型肝炎中总体分布不一致,经统计学处理,P<0.05;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及肝炎后肝硬化中,HCV-Ⅱ型感染分别占55.6%,36.2%,75.0%,85.7%及88.9%;HCV-Ⅲ型感染分别占22.2%,46.8%,8.3%,0%骸11.1%。结论沈阳地区HCV感染以Ⅱ型为主,其次为Ⅲ型及Ⅱ/Ⅲ混合型;HCV基因型与丙型肝炎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黄芬蔡翠芳赵桂珍李颖
- 关键词: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病毒基因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