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凤翔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体会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评价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过程中的诊断价值、安全性、耐受性。方法:自2011年5月至今,笔者所在科应用OMOM胶囊内镜对胃镜肠镜检查阴性的疑似小肠病变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其中包括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16例。结果:发现病灶者20例,所见病变其中包括小肠血管畸形11例,小肠多发息肉(Peutz-Jeghers综合征)1例,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3例,NASID相关溃疡1例,小肠局灶隆起2例,小肠绒毛萎缩2例;未见异常7例;未成功2例。胶囊停留于胃内的平均时间为65 min(11 s^420 min),小肠内平均运行时间为312 min(171~453 min),平均到达盲肠时间为371 min(210~476 min),平均记录时间为446 min(390~620 min),医师对胶囊内镜所传输图像的平均读片时间为96 min(60~120 min),平均获取照片数为58 193张,胶囊平均排出体外时间为46 h(24~120 h)。所获取的图像质量良好。整个操作过程患者耐受性甚佳,无任何痛苦,吞咽胶囊无任何困难,检测过程中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胶囊内镜虽然存在无法取病理等一定的不足之处,但因其高效安全、无痛苦,在小肠疾病尤其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疾病诊断中仍有独特的优势。
- 江凤翔杨蒲芳陈范嵘朱春燕朱健焕
- 关键词:胶囊内镜小肠疾病克罗恩病
- 胰腺假性囊肿导致十二指肠内瘘伴大出血1例被引量:1
- 2018年
- 1病例介绍
患者男,58岁,未婚,因反复腹部不适7年,加重伴发热4d于2017-08—07入院。患者7年前有急性胰腺炎病史,当时治疗好转后出院(具体情况不详),出院后反复发作上腹部不适,门诊查腹部超声提示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PPC)形成,平时口服奥美拉唑、胰酶胶囊对症处理。
- 孙雄杨蒲芳陈范嵘朱健焕朱春燕江凤翔
- 关键词:胰腺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