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杨杨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缺血
  • 2篇信息化
  • 2篇血性
  • 2篇缺血性脑损伤
  • 2篇中药
  • 2篇中医
  • 2篇注射液
  • 2篇脑缺血
  • 2篇脑损伤
  • 1篇蛋白
  • 1篇信息化进程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药理
  • 1篇药疗
  • 1篇医疗信息
  • 1篇医疗信息化
  • 1篇医学伦理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机构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东直门医院
  • 1篇新疆警官高等...

作者

  • 7篇闫杨杨
  • 1篇李澎涛
  • 1篇张玮
  • 1篇潘彦舒
  • 1篇王润俊
  • 1篇汤轶波
  • 1篇唐卉凌
  • 1篇徐丽伟

传媒

  • 2篇新疆中医药
  • 1篇新疆警官高等...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新疆警察学院...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清开灵注射液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时巨噬细胞趋化因子-1β的作用机制研究
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等,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死率和致残率高,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是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缺血性中风病属中医“络病”范畴,“毒损脑络”是其病机关键。络病学基础研...
闫杨杨
关键词:脑血管病中药治疗清开灵注射液实验药理
文献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理论探究德国偏头痛的中医药证规律及中药疗效
对于偏头痛(Migraine)疾病来说,德国人群在全球发病率最高,西药治疗偏头痛的疗效不容乐观。其主要原因在于过度使用镇痛药物,存在严重药物依赖性及不良反应等[1]。而在我国,中医药能够以证候特点及其病情的变化为依据,开...
闫杨杨
关键词:偏头痛数据挖掘中药META分析
文献传递
论医疗信息化进程中医学伦理长效机制的构建被引量:2
2013年
随着我国医疗信息化的纵深发展,无疑为各医院之间以及医院所属各部门之间提供了病人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广阔的空间,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的现代医疗卫生电子化、数据化和网络化的应用程度,提升国际卫生医疗的综合竞争实力。但在临床管理信息系统和远程医疗的应用正逐渐成熟而趋于智能化进程中,确实发生了不少网络安全隐患、信息外泄、违法谋利及违背医学伦理和医德等问题,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患者满意度和信任度,也有损于在广大就医者群体才树立起的我国现代高科技医疗信息化的整体形象。首先应站在医学伦理视野及思想新高度上,找出存在的问题与采取对策,构建信息化进程中医学伦理长效机制,更好地化解医疗信息化推进中所遇到的有关医学伦理和医德种种难题,从而促进我国医疗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设朝着高速而完美的方向发展。
闫杨杨
关键词:医疗信息化医学伦理
医疗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研究
2013年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的纵深发展,在临床管理信息系统和远程医疗的应用正逐渐成熟而趋于智能化进程的同时,网络安全隐患、信息外泄、违法谋利及违背医学伦理和医德等问题,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患者满意度和信任度,有损于在广大就医者群体才树立起的我国现代高科技医疗信息化的整体形象。因此有必要加强卫生信息化的网络安全监控,重点研究和完善国家和地方相关的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依法有效防范远程会诊信息被非法读取的风险;依法遏制为本医药机构谋取不当利益而外泄的信息数据;依法取缔发布虚假、带有欺诈性的医疗电子网络信息、医学图像的广告等非法行为,从而使医疗卫生信息化系统工程的建设朝着更为完善、健康和高速的方向发展。
闫杨杨
关键词:信息化法治建设
构建预防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的长效机制被引量:2
2010年
我国精神病人每年造成的严重肇事案件超过万起,已经成为当前重大的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隐患。如何有效遏止和预防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突发性事件,是我国乃至世界性的一项亟待攻克的难题。当前,有必要从专门监管——预警报告——强制治疗——法制规范——应急处置等五项联动的机制运行中,构筑预防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的长效机制,旨在对现实具有指导性,并能为政府有关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闫明闫杨杨
关键词:精神病人肇事肇祸
通络救脑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保护的IGF-1途径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通络救脑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探讨其发挥保护作用的可能途径。方法:以线栓法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通络救脑药物组、阳性药对照(依达拉奉)组。各设3个时间点,分别为脑缺血再灌注后24h、3d和7d,以TTC染色法测定脑组织梗死体积;以酶联免疫(ELISA)、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血清、脑组织匀浆IGF-1表达水平及表达部位。结果:通络救脑注射液能显著减小各时间点的大鼠脑梗死体积比;缺血再灌注3d通络救脑组大鼠血清IGF-1水平显著升高,模型组和通络救脑组大鼠脑匀浆IGF-1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显著提高;免疫组化亦提示缺血侧皮层IGF-1的阳性表达面积比在通络救脑组均显著高于相应时间点的模型组。结论:通络救脑注射液能显著减小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梗死体积,且与提高IGF-1的表达有关。
汤轶波唐卉凌张玮王润俊闫杨杨徐丽伟李澎涛
缺血性脑损伤时脑脊液中相关蛋白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通过5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检索和归纳,回顾了缺血性脑损伤时相关蛋白在脑脊液中的特异性表达,并与其在脑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进行比较,发现在缺血性脑损伤时对脑脊液中相关蛋白进行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不可代替的地位,重在拟从新的角度进一步研究脑缺血的损伤机制,为后续开展的动物实验和临床检测提供借鉴和理论指导。
闫杨杨潘彦舒
关键词:脑缺血脑脊液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