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淑玲

作品数:38 被引量:175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细胞
  • 13篇病毒
  • 10篇肝炎
  • 9篇乙型
  • 9篇乙型肝炎
  • 8篇慢性
  • 7篇抗病毒
  • 6篇乙肝
  • 6篇通路
  • 6篇米夫
  • 6篇拉米夫定
  • 5篇信号
  • 5篇信号通路
  • 5篇星状细胞
  • 5篇乙型肝炎病毒
  • 5篇提取物
  • 5篇肝星状细胞
  • 4篇蛋白
  • 4篇药物
  • 4篇阻断

机构

  • 32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温州医学院附...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汕头市中心医...

作者

  • 38篇张淑玲
  • 15篇赵雷
  • 10篇董继华
  • 8篇何生松
  • 8篇庞然
  • 8篇俞富军
  • 7篇叶翩
  • 6篇翁志宏
  • 5篇陈永平
  • 5篇李淑利
  • 4篇饶敏
  • 4篇罗端德
  • 4篇刘双林
  • 3篇彭程
  • 3篇雷延昌
  • 3篇蔡文
  • 2篇李华蓉
  • 2篇熊莉娟
  • 2篇陈毅雄
  • 1篇王月凤

传媒

  • 4篇中华肝脏病杂...
  • 3篇国际流行病学...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西医结合肝...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医学分子生物...
  • 2篇国际医学寄生...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江西医药
  • 1篇新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病毒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9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2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蛇莓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炎机制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研究蛇莓乙醇提取物在体外的抗炎作用,初步探讨其抗炎机制。方法通过脂多糖(LPS)干预RAW264.7巨噬细胞系建立炎症细胞模型,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TNF-α、NO的分泌量,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TNF-α、i NOS、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HO-1的蛋白表达量,免疫细胞化学法检验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分布变化。结果蛇莓提取物干预后细胞所分泌的炎症介质(TNF-α和NO)与炎症模型组相比均显著降低(均P<0.01),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蛇莓提取物干预后细胞TNF-α、i N-OS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HO-1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也存在剂量依赖关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药物干预后HO-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免疫细胞化学法结果显示仅有LPS干预时,NF-κB表达增强且集中分布在细胞核,而药物干预时,NF-κB多分布在胞质。结论蛇莓提取物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下调巨噬细胞表达炎症介质,同时促进HO-1的释放而发挥一定的抗炎作用。
庞然张淑玲赵雷刘双林董继华叶翩
关键词:蛇莓核因子-ΚB炎症介质血红素氧合酶-1
IL-12和IL-4水平对观察和预测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病毒感染中发生YMDD变异的意义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在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发生YMDD变异与治疗期间血清IL-12和IL-4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予口服拉米夫定治疗1a时发生YMDD变异和未发生YMDD变异各选择40例,测定拉米夫定治疗后3、6、12mo血清IL-12、IL-4水平、乙肝两对半、肝功能和HBVDNA.结果:在无YMDD变异组患者中,血清IL-12和IL-4水平在治疗后各个时间点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差异(IL-12治疗后3,6,12movs治疗前,t=2.691,2.351,2.158,P=0.02,0.03,0.04;IL-4治疗后3,6,12movs治疗前,t=2.653,2.107,2.234,P=0.02,0.04,0.03),表现为IL-12水平升高,IL-4水平降低;在YMDD变异组患者中,血清IL-12和IL-4水平仅治疗后3mo和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t=2.104,2.142,P=0.04,0.04),表现为IL-12水平升高,IL-4水平降低.YMDD变异组治疗后3mo和无变异组治疗后同一时间相比,其变化幅度小,且有统计学差并(IL-12:t=2.029,P=0.04;IL-4:t=2.028,P=0.04).结论:发生YMDD变异与治疗期间血清IL-12和IL-4水平变化有关,治疗期间其水平变化小而短暂者有更大的机会发生YMDD变异,动态检测血清IL-12和IL-4水平可以作为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发生YMDD变异的预测指标之一.
俞富军何生松张淑玲李淑利陈永平
关键词:IL-12拉米夫定乙肝病毒感染YMDD变异
阻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探讨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内是否存在功能性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以及阻断该信号通路对HSC活化的影响。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β-catenin在HSC-T6细胞内的表达。通过转染T细胞因子(T-cell factor,TCF)依赖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TOPFLASH)测定HSC-T6细胞内的Wnt-β-catenin信号。将TCF的显性负性突变体dnTCF表达质粒转染HSC-T6阻断Wnt-β-catenin信号的转导,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Ⅰ型胶原表达变化。结果HSC-T6细胞核内有β-catenin的表达;转染pTOPFLASH的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高于转染pFOPFLASH的对照组(P<0.01);与转染空质粒的对照组相比,转染dnTCF的HSC-T6细胞α-SMA及Ⅰ型胶原表达分别下降52.9%和37.5%(P<0.05)。结论活化的HSC中存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阻断该信号通路可抑制活化HSC的功能。
翁志宏雷延昌彭程张淑玲
关键词:星形细胞肝硬化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21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我们对21例婴儿肝炎综合征(IHS)患儿在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治疗前后检测了血清及胆汁中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ALT、Y-GT、总胆汁酸(TBA)、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以探讨GSH在IHS治疗的临床意义。
张淑玲赵雷
关键词:谷胱甘肽婴儿肝炎综合征
调控Notch信号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肝星状细胞(HSC—T6)内是否存在功能激活的Notch信号分子以及调控Notch信号转导对HSC—T6活化的影响。方法用PeR方法检测Notch信号分子mRNA在HSC-T6细胞内的表达,TaqMan探针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p1刺激HSC-T6后Notch信号分子的表达变化。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Notch3和Jagged1在HSC-T6内的表达定位。用携带Notch3胞内域(ICD)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3ICD和特异性干扰Notch3的siRNA(Notch3-siRNA)分别转染HSC—T6细胞,Westemblot检测Notch3、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和I型胶原的表达变化。对数据采用f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HSC—T6细胞内存在功能激活的Notch信号转导。TGFD1(2.0rig/ml)刺激HSC-T6导致Jagged1、Notch3和HES-1的mRNA水平明显上调,分别提高了2.9、3.2、2.2倍,F值分别为2543.482,287.982和1719.851,P值均〈0.01。pcDNA3.1-N3ICD转染后促使HSC-T6合成α-SMA和I型胶原蛋白增加,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5.8倍和4.5倍,t值分别为13.157和9.810,P值均〈0.01;相反,Notch3-siRNA明显抑制HSC-T6表达α-SMA和Ⅰ型胶原蛋白,较对照组分别下降了约90%和84%,t值分别为19.863和10.376,P值均〈0.01。而且,Notch3-siRNA能拮抗TGFp1诱导HSC-T6表达α--SMA和I型胶原的作用。结论Notch信号通路可能通过调控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参与肝纤维化的形成,选择性地干预Notch3信号转导可能成为抗肝纤维化的新途径。
陈毅雄翁志宏祁丹张淑玲
关键词:肝硬化肝星状细胞NOTCH信号小干扰RNA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诱导激活的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诱导体外培养激活的肝星状细胞(HSC)凋亡的影响。方法大鼠肝星状细胞分离采用胶原酶原位灌注法,用流式细胞仪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MG132对诱导激活的HSC凋亡的影响。结果1、2、3μmol/LMG132培养HSC24h后,细胞周期分析发现S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显著增加(P<0.01),呈现一个剂量依赖性的关系;流式细胞术检测到明显的亚G1峰,各组的凋亡指数(%)分别是12.70±1.7、17.52±2.3、22.60±3.4,与对照组(1.9±0.6)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3μmol/LMG132作用12、24、36、48h,凋亡指数(%)分别是16.43±2.2、22.60±2.7、29.80±1.7和36.30±1.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呈现一个时间依赖性的关系;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看到明显的DNA梯带的形成。结论MG132能够诱导激活的HSC发生凋亡,且在发生凋亡之前有一个明显的G2/M期的阻滞。
饶敏张淑玲熊莉娟
关键词:MG132细胞凋亡肝星状细胞G2/M期阻滞
孕期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阻断母婴传播的研究进展
2014年
母婴传播是HBV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别是高病毒载量的妊娠女性,胎儿宫内感染的风险较大。孕中晚期合理应用抗病毒药物降低孕妇病毒载量,从而减少母婴传播风险应得到广大临床医生的重视。此文总结相关文献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根据目前孕期抗病毒治疗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
王洪蕾张淑玲赵雷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母婴传播抗病毒治疗
草木犀正丁醇提取物对NF-κB和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草木犀的正丁醇提取物在炎症中的作用。方法:通过LPS干预RAW264.7细胞系建立炎症细胞模型,免疫细胞化学法检验NF-κB的表达及分布变化,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HO-1的蛋白表达量。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法结果显示药物干预时胞质被染为棕色,NF-κB多分布在胞质未被激活;仅有LPS干预时,胞核被染为棕色,NF-κB集中分布在细胞核表达增强。药物提取物干预后HO-1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呈剂量依赖型关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药物干预后HO-1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结论:草木犀的正丁醇提取物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同时促进HO-1的释放而发挥一定的抗炎作用。
庞然张淑玲赵雷刘双林董继华陶君彦
关键词:草木犀正丁醇
高三尖杉酯碱等四种药物的体外抑制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探讨高三尖杉酯碱、干扰素α1b、羟基喜树碱和诺氟沙星这四种药物对乙肝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利用HBV全基因组转染的人肝癌细胞系(HepG2.2.15),采用CPE方法观察四种药物对HepG2.2.15的毒性大小,在最大无毒浓度下,将药物加入HepG2.2.15培养8天收集培养液,用ELISA法和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测定药物对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和HBeAg及HBV-DNA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在体外高三尖杉酯碱和干扰素α1b对乙肝病毒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羟基喜树碱对乙肝病毒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诺氟沙星则在各浓度均未见对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本实验证实了高三尖杉酯碱在体外对乙肝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临床抗乙肝药物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饶敏张淑玲董继华李淑莉
关键词:高三尖杉酯碱HEPG2.2.15HBVDNA荧光定量PCR
阻断程序性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信号通路增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小鼠的抗病毒免疫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建立慢性HBV感染的小鼠模型,体内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增强模型小鼠的抗病毒免疫,探寻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新方法。方法以流体动力学法给C57BL/6小鼠尾静脉注射pAAV/HBV1.2GFP,不同时间点检测血清和组织中各种HBV标志物的表达。给模型小鼠腹腔注射抗PDL1的单克隆抗体,检测小鼠血清ALT和HBVDNA载量的变化。两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成功建立慢性HBV感染小鼠模型,建模90d后仍能检测到血清HBsAg的表达及高载量的HBVDNA。体内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后,小鼠血清ALT水平明显上升(t=5.436,P〈0.01),同时,血清HBVDNA载量显著下降,t=4.91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HBV感染小鼠模型是研究HBV感染免疫耐受机制及治疗方法较好的工具;体内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能增强慢性HBV感染小鼠的抗病毒免疫,可能成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新策略。
翁志宏叶翩张淑玲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PD-1/PD-L1信号通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