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玲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植物
  • 2篇浮游植物
  • 2篇大鹏澳
  • 1篇养殖
  • 1篇日变
  • 1篇日变化
  • 1篇水产
  • 1篇水产养殖
  • 1篇种群
  • 1篇种群结构
  • 1篇微表层
  • 1篇粒级结构
  • 1篇牡蛎
  • 1篇牡蛎养殖
  • 1篇光合色素

机构

  • 2篇暨南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2篇江涛
  • 2篇张玲
  • 1篇吕颂辉
  • 1篇王小冬
  • 1篇王朝晖
  • 1篇江天久
  • 1篇马长江

传媒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海洋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大鹏澳牡蛎养殖对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于2013年8、10月及2014年2、5月对大鹏澳牡蛎养殖区及其邻近海域进行了采样调查。利用设置的3个站位(牡蛎养殖区S1、养殖区外S2、靠近湾口S3)的数据研究了牡蛎养殖对海区浮游植物种群结构和丰度的影响。本次考察共鉴定出大鹏澳浮游植物58属144种,丰度为6.15×103—5.94×106cells/L。其中,硅藻36属100种,占种类总数的69.4%,丰度在4.5×103—5.93×106cells/L之间;甲藻15属34种,占总种类的23.6%,丰度范围为1.5×102—4.53×104 cells/L;蓝藻、绿藻、隐藻等共7属10种。在牡蛎养殖期(8月至2月),养殖区内养殖水层浮游植物总丰度低于非养殖区,硅藻丰度占浮游植物总丰度的90%以上,硅藻丰度与总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一致;与硅藻空间分布特点不同,养殖区内甲藻丰度显著低于非养殖区。牡蛎收获后的5月,养殖区内的甲藻丰度高于非养殖区。牡蛎养殖区站位S1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35,明显低于非养殖区S2(2.68)和S3(2.69)。与此相似,养殖区内站位S1均匀度J(0.27)明显低于非养殖区站位S2(0.49)和S3(0.51)。本研究表明,大鹏澳牡蛎养殖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造成了一定影响,能够显著降低浮游植物丰度、种类多样性和均匀度。
张玲李政菊陈飞羽江涛吕颂辉江天久
关键词:大鹏澳浮游植物水产养殖牡蛎种群结构
冬季大鹏澳海域微表层浮游植物色素特征的日变化研究
2016年
于2013年12月3日清晨、正午、傍晚采集了大亚湾大鹏澳海域3个站位的微表层和次表层水样,经过三级分级过滤(小型:〉20μm;微型:2.7-20μm;微微型:〈2.7μm)后,对其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色素分析,通过藻类色素化学分类法(CHEMTAX)分析不同浮游植物对Chl a的贡献,研究了微表层及次表层光合色素粒径特征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结果表明,冬季大亚湾海域水体中存在的浮游植物光合色素主要有17种,以岩藻黄素和Chl a含量较高。微表层总Chl a平均浓度为0.797μg/L,略高于次表层的0.714μg/L,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微表层和次表层Chl a含量清晨最高,傍晚次之,正午最低。微表层不同粒径浮游植物对Chl a的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小型、微型、微微型浮游植物,分别为80.7%,10.1%和9.2%。CHEMTAX分析结果得出,冬季该海域硅藻占绝对优势,甲藻、定鞭藻、青绿藻、蓝藻、隐藻所占比重相差不大。微表层中定鞭藻、青绿藻和蓝藻等较小粒径浮游植物种群所占比重高于次表层,说明相对于次表层,微表层中的浮游植物群落有小型化趋势。
陈飞羽江涛张玲王小冬马长江王朝晖
关键词:微表层浮游植物光合色素粒级结构大鹏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