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候亚琴

作品数:16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显像
  • 6篇断层显像
  • 5篇正电子
  • 5篇正电子发射
  • 5篇计算机断层
  • 4篇正电子发射断...
  • 4篇正电子发射断...
  • 4篇脱氧
  • 4篇脱氧葡萄糖
  • 4篇发射计算机
  • 3篇单光子
  • 3篇单光子发射
  • 3篇单光子发射计...
  • 3篇单光子发射计...
  • 3篇颞叶
  • 3篇脑血
  • 3篇阿尔茨海默病
  • 3篇PET
  • 2篇代谢
  • 2篇单光子发射计...

机构

  • 16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北京市大兴区...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候亚琴
  • 14篇卢洁
  • 8篇张海琴
  • 7篇关乐
  • 6篇帅冬梅
  • 5篇梁志刚
  • 4篇苏玉盛
  • 3篇尚琨
  • 2篇张人玲
  • 2篇吉训明
  • 2篇李则
  • 2篇宣萱
  • 2篇马蕾
  • 2篇崔碧霄
  • 2篇薛娇
  • 1篇乔洪文
  • 1篇李秋萍
  • 1篇樊晓彤
  • 1篇宋天彬
  • 1篇谢生智

传媒

  • 6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华核医学与...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1)C-PIB PET定性及半定量分析在鉴别诊断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通过11 C-匹兹堡化合物B(11 C-Pittsburgh compound B,11 C-PIB)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定性及半定量分析脑内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沉积程度,评价其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及非阿尔茨海默病所致认知障碍(non Alzheimer s disease induced cognitive impairment,NAD)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2022年收治的AD患者(AD,n=36)、轻度认知障碍患者(MCI,n=20)、非AD所致认知障碍患者(NAD,n=19)及健康对照者(normal control,NC,n=10)作为研究对象。此85例受试者均行11 C-PIB PET显像,首先对脑内是否有Aβ沉积做阴性或阳性定性判断,再以脑干为参考脑区对大脑皮质额、顶、颞、枕叶Aβ沉积最大标准化摄取值比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ratio,SUVRmax)半定量测量,并分析AD、MCI、NAD及NC组之间SUVRmax的差异。结果定性判断显示,AD组、NC组与其他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I组与NA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半定量分析显示,对于所有的脑区(额叶、顶叶、颞叶、枕叶),AD组的SUVRmax值都明显高于其他3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所有脑区中,NC组的SUVRmax数值最低,但SUVRmax在MCI组、NAD及N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1 C-PIB PET显像定性及半定量分析对诊断AD均有较高价值,半定量分析对AD及MCI有一定的鉴别意义。
关乐宋天彬候亚琴李则闫少珍张春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淀粉样蛋白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所致颞叶癫痫及颞叶外癫癎的^(18)F-FDG PET/CT影像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在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所致颞叶癫癎(TLE)及颞叶外癫癎(ETLE)患者影像表现及术前定位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8月间在宣武医院术前行发作间期^(18)F-FDG PET/CT显像,术后病理为FCD的难治性癫癎患者71例[男45例,女26例,年龄(24.3±9.1)岁]。依据手术结果将患者分为TLE及ETLE 2组。^(18)F-FDG PET/CT图像先行定性分析,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然后利用感兴趣区(ROI)计算每个脑区的不对称指数(AI),用|AI|半定量评估每个脑区的代谢减低程度。术后行Engle分级随访。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分析数据。结果71例FCD患者中,TLE 35例,ETLE 36例。ETLE较TLE患者发病年龄小[(10.1±6.5)和(14.9±9.7)岁;t=2.48,P=0.02]。TLE患者中,54.29%(19/35)与手术结果完全一致,42.86%(15/35)出现颞叶外低代谢脑区;ETLE患者中,27.78%(10/36)与手术结果完全一致,47.22%(17/36)出现颞叶低代谢;TLE和ETLE患者术前定侧、定位准确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7.14%(34/35)和75.00%(27/36)、54.29%(19/35)和27.78%(10/36);χ^(2)值:7.19、6.27,均P<0.05]。TLE和ETLE患者各脑区|AI|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1.25~-0.06,均P>0.05)。结论^(18)F-FDG PET/CT在TLE患者的术前定侧准确性及定位准确性均优于ETLE患者。
候亚琴郭坤尚琨王静娟王振明张海琴苏玉盛卢洁
关键词:皮质发育畸形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脱氧葡萄糖
非小细胞肺癌CT影像征象及临床特征与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并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胸部CT影像征象及部分临床特征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就诊肺癌患者,共筛选出86例病理证实为NSCLC的患者。所有患者行胸部CT检查、活检病理诊断及EGFR基因检测。定性分析所有患者胸部CT上病灶所在肺叶、位置、形状、边界、密度、空气支气管征、肺内转移、磨玻璃影、胸膜牵拉、胸腔积液、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等影像征象,统计患者的病理类型、EGFR基因突变型、野生型数量,同时记录性别、年龄及吸烟情况,通过统计分析以上CT影像特征、患者性别、年龄、吸烟情况及EGFR基因突变状态,评估NSCLC患者CT影像特征、患者性别、年龄及吸烟情况与EGFR基因突变之间的联系。【结果】胸膜牵拉、肺气肿、性别及是否吸烟与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膜有牵拉、肺内无肺气肿、女性、无吸烟患者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的预测因素。
谢生智杨娜候亚琴贺国盛雷振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交叉性小脑失联络的影像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9年
交叉性小脑失联络(crossed cerebellar diaschisis, CCD)即幕上脑组织损伤引起对侧小脑半球能量代谢和血流量减低。学者们相继应用多种反映脑血流灌注及脑代谢的成像技术发现了这种现象。随着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多种功能成像对CCD的血流与代谢的改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将对相关影像技术进行叙述。
候亚琴卢洁
关键词:脑血流灌注脑代谢影像诊断
18F-FDG SPECT显像鉴别阿尔茨海默病及额颞叶痴呆的初步临床研究
候亚琴张海琴卢洁关乐苏赫男张人玲梁志刚
^(99m)Tc-MIBI SPECT/CT显像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通过与^(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sestamibi,^(99m)Tc-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和超声检查比较,评价^(99m)Tc-MIB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患者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病理确诊PHPT的101例患者(男性23例,女性78例,年龄14~74岁)的^(99m)Tc-MIBI SPECT/CT显像结果,并与双时相平面显像和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3种检查方法诊断PHPT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χ^(2)检验,对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同时,对SPECT/CT与双时相平面显像的阳性和阴性病灶大小行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01例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共有120枚甲状旁腺病灶、93例为单发病灶,8例为多发病灶。120枚甲状旁腺病灶含89枚腺瘤(其中8枚为异位腺瘤)、5枚非典型腺瘤、24枚增生病灶(含异位3枚)、2枚甲状旁腺癌。^(99m)Tc-MIBI SPECT/CT显像对PHPT病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00%、99.64%、96.78%、99.08%和95.93%,平面显像对应的结果分别为76.67%、99.30%、92.57%、97.87%和90.97%,超声检查对应的结果分别为82.50%、99.64%、94.55%、99.00%和93.09%,其中^(99m)Tc-MIBI SPECT/CT显像的灵敏度(χ^(2)=14.062,P<0.001)、准确率(χ^(2)=15.059,P<0.001)和阴性预测值(χ^(2)=6.034,P<0.05)均高于平面显像,而与超声检查的灵敏度和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CT/CT和平面显像阳性病灶的最大径分别为(1.90±0.98)cm和(2.01±0.99)cm,明显大于其显像阴性病灶(1.36±0.54)cm和(1.25±0.67)cm(t值分别为2.311和3.827,均P<0.05)。结论^(99m)Tc-MIBI SPECT/CT显像诊断PHPT具有较�
王曼候亚琴崔碧霄毕晟王渤钧张春卢洁
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Ⅱ型囊泡单胺转运体示踪剂^(18)F-FP-DTBZ临床显像使用剂量对比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优化Ⅱ型囊泡单胺转运体示踪剂^(18)F-FP-DTBZ临床显像的使用剂量。方法对比分析健康志愿者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不同给药剂量的PET图像。11例健康志愿者及18例Hoehn-Yahr I期PD患者,均随机分为低剂量组(low dose,LD)和高剂量组(high dose,HD),LD组给药量(222±18.5)MBq,HD组为(370±18.5)MBq。注射示踪剂90 min后采集PET数据15 min。PET图像通过视觉分析和半定量分析。结果视觉分析:健康志愿者的壳核区域均有较高摄取;健康志愿者和PD患者图像均存在视觉可辨差异,给药剂量差异未增加图像视觉评判难度。半定量分析:LD组和HD组的健康志愿者壳核相对枕叶的标准摄取比(standardizeduptakevalueratio,SUV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患者双侧壳核前、后部SUV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D组和HD组给药剂量差异不影响显像效果和结果判定,临床检查时推荐采用低剂量(222 MBq),在保证显像效果的同时减少患者和操作人员的辐射剂量,同时降低用药成本。
李则乔洪文帅冬梅候亚琴苏玉盛卢洁
关键词:帕金森病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18)F-脱氧葡萄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鉴别阿尔茨海默病及额颞叶痴呆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及额颞叶痴呆(Frontotemporal dementia,FTD)患者18 F-脱氧葡萄糖(18F-deoxyglucose,18F-FDG)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的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核医学科就诊并诊断为AD和FTD的患者29例,按诊断分为AD组19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61.57±7.46)岁;FTD组10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62.80±7.53)岁。同期选健康老年人9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60.11±10.79)岁。所有研究对象行18F-FDG的SPECT检查。结果对照组双侧大脑皮质、丘脑和基底节区未见异常放射性浓聚、稀疏或缺损。AD组和FTD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18F-FDG的SPECT检查均表现为皮质代谢减低。AD组15例双侧大脑皮质对称性减低,其中40.00%顶、颞叶皮质代谢对称性明显减低;33.3%双侧顶叶皮质代谢对称性明显减低;13.33%伴有双侧额叶皮质代谢对称性减低。FTD组8例对称性减低,其中50%双侧额叶皮质代谢对称性明显减低。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显示,AD组和FTD组患者的SPECT脑代谢表现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8F-FDG的SPECT能够为临床鉴别诊断AD和FTD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候亚琴张海琴卢洁关乐苏赫男张人玲梁志刚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氟脱氧葡萄糖F18
SPECT对脑梗死后交叉性小脑失联络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单侧幕上脑梗死后交叉性小脑失联络患者对侧小脑半球血流灌注及葡萄糖代谢的变化,及其与幕上梗死灶的关系。方法 30例单侧幕上脑梗死后交叉性小脑失联络(CCD)患者,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脑血流灌注和葡萄糖代谢显像,对SPECT显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分析幕上脑组织与对侧小脑半球不对称指数(AI)值、脑梗死体积与对侧小脑半球AI值的关系。结果 30例脑梗死后CCD患者,脑血流灌注和脑葡萄糖代谢显像均表现为单侧大脑半球多脑区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损,以额叶累及频数最高。30例脑梗死后CCD患者幕上脑组织的血流灌注AI值与对侧小脑半球AI值呈显著正相关(P<0.01);葡萄糖代谢AI值与对侧小脑半球AI值无显著相关(P>0.05);患者梗死灶体积(25.87±16.43)cm3与对侧小脑半球血流灌注及葡萄糖代谢AI值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SPECT检查能够显示患者的脑血流量和葡萄糖代谢改变,评价脑血流量和葡萄糖代谢异常与CCD的关系。
候亚琴卢洁曹燕翔张海琴关乐帅冬梅梁志刚
关键词:脑梗死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远隔缺血预适应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血流灌注及脑葡萄糖代谢的SPECT评估
关乐卢洁候亚琴张海琴李思颉吉训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