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亚婷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缺氧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疾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性
  • 1篇早产
  • 1篇早产儿
  • 1篇中毒
  • 1篇中毒者
  • 1篇神经保护
  • 1篇皮素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病
  • 1篇缺氧
  • 1篇缺氧缺血性

机构

  • 4篇兰州大学第二...

作者

  • 4篇张亚婷
  • 3篇徐丁
  • 2篇韩亚梅
  • 2篇张娟丽
  • 2篇张娟丽
  • 2篇陈静
  • 1篇王君棪
  • 1篇吴洁
  • 1篇陈静
  • 1篇吴洁
  • 1篇张静

传媒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西部中医药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脑白质发育神经保护机制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早产儿脑白质发育神经保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治疗的早产儿160例,依据患儿住院号尾号单双数将其分成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观察组在出生72 h内皮下注射剂量为300 IU/kg的rhEPO,对照组则皮下注射0.2 mL的生理盐水,患儿镇静入睡以后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DWI和头颅MRI检测,分析患儿临床资料、母孕期状况和胎儿相关并发症状况。结果两组患儿新生儿胆汁淤积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败血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肺炎及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出现广泛性脑白质损伤(CWMD)、颅内出血(ICH)、局灶性CWMD及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等脑受损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枕叶白质、内囊后肢、额叶白质及胼胝体压部FA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弥散张量成像FA检测显示早产儿采用rhEPO可保护其脑白质发育,可能和对少突角质细胞保护及加速其成熟有联系。
韩亚梅吴洁陈静张娟丽张亚婷张静
关键词:早产儿脑白质神经保护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新生儿硝苯地平中毒1例
2016年
硝苯地平在临床中被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过量中毒国内外均有报道。因其在儿科疾病应用较少,故中毒报道亦少见,而过量中毒者也多为误服患儿。目前少有新生儿中毒报道,现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新生儿科收治1例报道如下。
杨子久王君棪宋迎冬张娟丽张亚婷徐丁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儿科疾病中毒者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分度诊断的价值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分度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新生儿科HIE病例134例,其中轻度HIE组42例,中重度HIE组36例,正常对照组56例。内容包括患儿一般资料,出生分娩情况,第1、3、7天血常规,计算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生后1周内行头颅MRI检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Kappa一致性检验判断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第1天和第3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NLR是中重度HIE组的危险因素,第1天中重度HIE组NLR较同期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5.55±1.88vs 2.63±0.91,P<0.05),轻度HIE组NLR升高不明显(2.71±0.92vs 2.63±0.91,P>0.05),中重度HIE组NLR明显高于轻度HIE组(5.55±1.88vs 2.71±0.92,P<0.05);ROC曲线显示第1天NLR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达0.959),灵敏度高达93.3%,特异度达81.0%,最佳截断点为3.43;Kappa检验显示NLR与1周内头颅MRI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新生儿窒息1周内NLR对HIE早期分度诊断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吴洁韩亚梅张娟丽张亚婷陈静徐丁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槲皮素抑制肠道病毒71型感染的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探讨槲皮素抑制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的能力,并对其抗病毒机制进行探讨,为手足口病的治疗及抗病毒中药开发提供基础研究数据。方法:TCID50法滴定病毒;MTT法行细胞毒性及槲皮素抗病毒活性实验,计算CC50、EC50及SIs;Western blot检测病毒蛋白;针对不同实验组Western blot检测TLR7、Caspase3及病毒蛋白VP1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实验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等细胞因子水平,以此进行抗病毒机制研究。结果:槲皮素50%细胞毒性浓度(CC50)值>100μM,细胞毒性小,有效抑制50%RD细胞感染EV71的EC50为15μM,计算SI至少大于6,同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槲皮素处理的细胞中病毒VP1蛋白受到显著抑制,且存在剂量依赖效应;针对机制研究发现,EV71病毒感染RD细胞后上调TLR-7表达水平,而槲皮素通过抑制下游的IL-6及Caspase3表达水平发挥抗病毒作用。结论:槲皮素体外对EV71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其抗病毒机制可能通过抑制IL-6及下游的细胞凋亡来实现。
张亚婷陈静张娟丽徐丁
关键词:槲皮素肠道病毒71型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