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永刚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预后
  • 2篇糖耐量
  • 2篇糖耐量受损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异常
  • 1篇心病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房颤动患者
  • 1篇血糖
  • 1篇远期
  • 1篇远期预后
  • 1篇糖代谢
  • 1篇糖代谢异常
  • 1篇卒中
  • 1篇膜性
  • 1篇近期预后
  • 1篇抗凝
  • 1篇抗凝药
  • 1篇抗凝治疗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叶永刚
  • 2篇蒋利
  • 2篇王寅
  • 2篇徐颖杰
  • 1篇陈蕙萍
  • 1篇邱朝晖

传媒

  • 2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糖代谢异常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及近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糖代谢异常与冠脉病变程度和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入选老年ACS患者并行冠脉造影310例,对其冠脉病变进行Gensini评分。对所有未确诊糖尿病患者于出院前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以上结果分为4组:血糖正常组(90例)、空腹血糖受损组(IFG组,70例)、糖耐量受损组(IGT组,69例)和糖尿病组(DM组,8l例)。观察1个月内各组临床事件发生情况。结果IGT组Gensini评分(63.63+28.41),高于血糖正常组(47.60-±-26.34)及IFG组(50.34-±-25.54)(均P<0.01)。DM组Gensini评分(65.64t29.04),高于血糖正常组(47.60+26.34)及IFG组(50.34+25.54)(均P<0.01)。IGT组的Gensini评分对照DM组的Gensini评分、血糖正常组的Gensini评分对照IFG组的Gensin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血糖正常组相比,DM组和IGT组的临床事件(61.7%、62.3%vs 30.0%,均P<0.01)、全因死亡发生生率均增高(14.8%、14.5%vs 5.56%,均P<0.05);与血糖正常组相比,IFG组的临床事件和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ACS患者合并糖耐量受损近期预后较差,且可能与冠脉病变程度有关。
叶永刚王寅徐颖杰蒋利邱朝晖
关键词: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GENSINI评分老年预后
糖耐量受损对冠心病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通过探讨糖耐量受损对于冠心病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明确早期评估患者糖耐量水平对于冠心病患者管理的重要性。方法通过糖尿病病史及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将87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n=240)、空腹血糖受损(IFG)组(n=115),糖耐量受损(IGT)组(n=204)、糖尿病(DM)组(n=319),观察一个月内各组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全因死亡等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随访30天后存活患者,定期电话或临床随访患者远期预后情况。结果与血糖正常组相比,IGT组和DM组30天内的非致命心梗(3.75%对11.76%和12.54%;P<0.05,P<0.01)、再次血运重建(1.67%对4.9%和5.01%;P均<0.05)、全因死亡(2.5%对9.31%和10.97%;P<0.05,P<0.01)及MACE(7.92%对25.49%和28.53%;P<0.05,P<0.01)发生率均显著增高。远期预后结果显示,与血糖正常组相比,IGT组和DM组再次血运重建(18.88%对35.52%和32.38%;P均<0.01)、全因死亡(2.58%对8.20%和10.32%;P均<0.01)及MACE事件(25.75%对50.27%和51.96%;P均<0.01)的发生率均显著增高;DM组的非致命性心梗发生率亦较血糖正常组显著增高(9.25%对4.25%,P<0.05)。IGT组与DM组临床预后情况相似(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中合并IGT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合并DM者相似,其近期及远期预后较血糖正常者差。
徐颖杰王寅叶永刚蒋利
关键词:冠心病糖代谢异常糖耐量受损预后
阿哌沙班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比较新型抗凝药物阿哌沙班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治疗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45例作为治疗组,给予阿哌沙班(5 mg,2次/d)治疗;选择同期住院服用华法林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54例作为对照,所有患者服药3个月后进行随访,比较2组缺血性脑卒中、非中枢神经系统性栓塞事件、出血事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治疗组比较,对照组在各栓塞事件和总体发生率均低于华法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366,P=0.0248);此外治疗组在出血事件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200,P=0.0316)。而在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的不良反应较轻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阿哌沙班对非瓣膜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预防效果优于华法林,安全性亦较好,看好其未来在临床的应用。
陈蕙萍叶永刚
关键词:抗凝药心房颤动阿哌沙班卒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