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喻明

作品数:43 被引量:61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4篇糖尿
  • 24篇糖尿病
  • 21篇血糖
  • 12篇糖耐量
  • 10篇2型糖尿
  • 10篇2型糖尿病
  • 9篇病患
  • 8篇动态血糖
  • 8篇血糖监测
  • 8篇胰岛
  • 8篇胰岛素
  • 8篇糖耐量受损
  • 7篇动态血糖监测
  • 6篇代谢
  • 6篇糖尿病患者
  • 6篇2型糖尿病患...
  • 5篇血管
  • 5篇血糖水平
  • 5篇肾病
  • 5篇糖水

机构

  • 2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5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上海市糖尿病...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糖尿病...
  • 1篇上海市普陀区...

作者

  • 41篇喻明
  • 16篇周健
  • 11篇马晓静
  • 11篇贾伟平
  • 10篇项坤三
  • 9篇陆蔚
  • 9篇夏娟
  • 8篇朱近悦
  • 7篇陈琳
  • 7篇徐碧林
  • 6篇吴松华
  • 5篇李鸣
  • 5篇李青
  • 5篇包玉倩
  • 4篇申甜
  • 4篇王锋
  • 4篇胡承
  • 3篇周逸常
  • 3篇于浩泳
  • 3篇张锋

传媒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糖尿病杂...
  • 2篇中国糖尿病杂...
  • 2篇上海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上海预防医学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家庭用药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药业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年份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8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血管β-羟丁酸定量检测在糖尿病酮症诊疗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糖尿病患者并酮症风险时需常规检测酮体浓度。微血管定量血酮检测比经典尿酮检测在技术含量、分析方法及临床应用中优势显著:操作简捷快速,结果更为客观,临床实用性强等。β-羟丁酸占血酮体的78%,定量检测β-羟丁酸为评估糖脂代谢紊乱重要检测指标之一。微血管β-羟丁酸检测为糖尿病患者酮症及酮症酸中毒的管理提供早期诊断的依据,并为其在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评估提供参考标准。
汪红平喻明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尿酮体
正常人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漂移的比较被引量:27
2005年
目的:探讨正常人及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漂移变化的差异,为糖尿病患者的一级康复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glucosemonitoringsystem,CGMS)对43例正常人及47例新诊断、未经干预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71±10)h的血糖监测。结果:正常人组与2型糖尿病组在平均血糖水平犤(5.3±0.5)mmol/L比(12.2±2.6)mmol/L犦,日内血糖最高值犤(7.8±1.4)mmol/L比(18.5±2.7)mmol/L犦,日内血糖漂移最大幅度犤(3.9±1.6)mmol/L比(11.2±2.8)mmol/L犦,两组餐前及餐后的平均血糖值之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正常人组血糖漂移于2.8~7.8mmol/L所占的日内时间百分比为99%(87%~100%);而2型糖尿病组血糖>7.8mmol/L及11.1mmol/L的时间百分比分别为95%(28%~100%)和62%(6%~100%)。CGMS观测值与血浆葡萄糖值及指端毛细血管血糖值均呈显著正相关(r=0.93,r=0.95,P均<0.001)。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能更为详细地显示正常人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漂移变化,对糖尿病的防治及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喻明周健周逸常卢逢娣
血β-羟丁酸定量检测在糖尿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与血酮体代谢变化的关联,探讨血β-羟丁酸定量测定在糖尿病酮症及酮症酸中毒诊断和监测治疗的意义。方法通过血酮快速测定仪(北京怡成生物公司)分别检测102例2型糖尿病非酮症患者(男53例,女4...
夏娟喻明徐碧林朱近悦陈琳申甜
文献传递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估不同糖耐量个体血糖稳定性的特征被引量:23
2008年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个体血糖稳定性的特征。方法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153例受试者进行连续3d的血糖监测,其中正常糖调节(NGR)组48名,糖耐量受损(IGT)组36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组(N-T2DM组)69例;IGT组包括单纯IGT(I-IGT)亚组16例和空腹血糖受损(IFG)合并IGT(IGT/IFG)亚组20例。比较CGMS监测中连续48h的平均血糖水平(MBG)及其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及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结果①IGT/IFG亚组的MBG为(6.55±0.70)mmol/L,显著高于I-IGT组的(6.02±0.50)mmol/L(P<0.05),而两组间MAGE、MOD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②IGT组的MBG为(6.31±0.67)mmol/L,显著高于NGR组的(5.37±0.55)mmol/L(P<0.05);MAGE为(3.12±1.09)mmol/L,显著高于NGR组的(2.00±0.69)mmol/L(P<0.01);MODD为(0.89±0.29)mmol/L,与NGR组(0.81±0.29)mmol/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N-T2DM组的MBG、MAGE及MODD均显著高于NGR、IGT组(P值均<0.01)。④N-T2DM组中,MAGE与糖化血红蛋白(HbA_1c)、MBG均不相关(P值均>0.05),与SDBG呈显著正相关(r=0.81,P<0.01);SDBG与MBG呈显著正相关(r=0.43,P<0.01)。结论①IGT伴或不伴IFG患者已存在日内血糖波动显著增大,至糖尿病阶段,日内血糖波动进一步加大,同时伴有日间血糖波动的明显增大。②HbA_1c不能反映血糖稳定性的特征,MAGE和MODD有助于准确反映日内及日间血糖的波动幅度。
周健贾伟平喻明包玉倩马晓静陆蔚胡承于浩泳项坤三
关键词:糖耐量受损糖尿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饭多吃点血糖就升高怎么办
2012年
我今年70岁,6年前发现血糖升高,餐后2小时血糖最高达12-13毫摩尔/升,空腹血糖5~6毫摩尔/升。医生建议我服用阿卡波糖,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至10毫摩尔/升左右,但是腹胀很厉害,服用一个月后只好停药。后来我通过减少饭量、增加运动的方式来控制,餐后血糖稳定在8-9毫摩尔/升。但近两年体重逐渐减轻,
喻明
关键词:血糖升高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阿卡波糖血糖稳定服用
动态监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被引量:94
2005年
目的 动态监测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漂移的细节及波动趋势。 方法 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40 例新诊断、未经干预治疗的T2DM患者进行连续71(43~90)小时的血糖监测。 结果 CGMS所测的血糖值与血浆血糖值及指端血糖值均呈显著正相关(r=0.92, r=0.93, P均<0.001)。患者一天中血糖较高的时间段为早餐后2 h及中、晚餐后3 h。6 am~< 11 am是血糖高峰最集中(52.5%)的时间段,而62.5%的血糖低谷值出现在1 am~ <6 am。血糖>7 8 及11.1 mmol/L所占的时间百分比分别为96(37~100)%和62(8~100)%。血糖>7.8 及11.1 mmol/L的时间百分比与HbA1c(9.8%±1.9%)均呈显著正相关(r=0.74, r=0.76,P均<0 001)。 结论 动态血糖监测能较详细地显示T2DM患者血糖水平波动的特征,对拟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
喻明周健项坤三李鸣李青周逸常
关键词:动态监测2型糖尿病血糖糖代谢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观察赖脯胰岛素注射液(优泌乐)和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优泌林R)皮下持续输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2例经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优泌乐组30例,给予优泌乐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入;优泌林R组22例,给予优泌林R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入,根据血糖水平调节胰岛素剂量,直至血糖达标。结果 2种方法均能有效控制高血糖,2组间胰岛素平均剂量没有差异(P>0.05),但优泌乐组能够更快地达标,而且低血糖的发生率更低,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泌乐较优泌林R能更明显地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少低血糖风险,同时更易于为患者接受。
朱近悦喻明徐碧林夏娟
关键词:赖脯胰岛素人胰岛素2型糖尿病
糖耐量受损: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子被引量:7
2007年
学术背景:糖耐量受损阶段的异常血糖水平已导致机体组织器官损害,尤其是心血管病变。此阶段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糖代谢人群,其心血管病变的危险性已接近糖尿病。目的:探讨糖耐量受损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及其伴随的相关危险因素。检索策略:由该论文的研究人员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Blackwell Synergy数据库1997-01/2007-06的相关文献,检索词"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diabetes mellitus,cardiovascular diseas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8-01/2007-06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糖耐量受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血糖漂移",并限定语种为中文。共检索到109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评估糖代谢状况的检测方法,糖耐量受损与2型糖尿病,糖耐量受损与心血管疾病。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文献评价:文献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对糖耐量受损的定义、流行病学特点、评估方式及其危害性进行汇总分析。所选用的36篇文献中,6篇为综述,其余为临床或基础实验研究。资料综合:糖耐量受损与正常血糖者相比,已呈现明显的糖代谢紊乱。糖耐量受损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增大,且常合并一系列的心血管危险因子,致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亦显著增加,糖耐量受损阶段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已接近糖尿病。结论:糖耐量受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子。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及评估糖耐量受损阶段高血糖对机体的损害,早期采取干预措施,能降低及延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进展。
夏娟喻明
关键词:糖耐量受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
糖耐量受损患者全天血糖漂移变化的特征
目的探查糖耐量受损(IGT)患者全天血糖的漂移变化。方法以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评估受试者的糖代谢状况。IGT组35例,男15例,女20例;年龄58岁(38-80岁);体重指数(BMI)(25.2 ±3....
喻明周健马晓静朱敏陆蔚贾伟平
文献传递
糖耐量受损者24h血糖漂移变化的特征
2015年
目的探讨糖耐量受损(IGT)与正常糖耐量(NGT)者24h血糖漂移变化的特征。方法对5l例IGT及41例NGT进受试者行动态血糖监测,评估24h血糖漂移变化的差异。结果动态血糖谱显示,IGT组血糖均值[(6.48±0.11)mmol/L对(5.31±0.08)mmol/L]、血糖峰值[(9.26±0.44)mmol/L对(6.13±0.31)mmol/L]、极差[(7.10±0.37)mmol/L对(3.94±0.23)mmol/L]及MAGE[(3.52±0.26)mmoI/L对(2.04±0.12)mm01/L]均显著高于NGT组(P〈0.01)。IGT组日内血糖〉7.8mmol/L及8.9mmol/L的时间百分比值较NGT组分别增高7-27倍及16-37倍。结论动态血糖监测可详细地呈现IGT患者全天血糖漂移变化的细节及趋势,为早期合理的个体化干预IGT措施提供临床依据。
夏娟喻明张翠平徐碧林朱近悦陈琳申甜
关键词:糖耐量受损糖代谢紊乱血糖动态血糖监测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