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海洋

作品数:11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静脉
  • 4篇血栓
  • 3篇血栓形成
  • 3篇深静脉
  • 3篇深静脉血栓
  • 3篇深静脉血栓形...
  • 3篇腔内
  • 3篇综合征
  • 3篇下肢深静脉
  • 3篇下肢深静脉血...
  • 3篇静脉血
  • 3篇静脉血栓
  • 3篇静脉血栓形成
  • 2篇诊治
  • 2篇诊治进展
  • 2篇受压综合征
  • 2篇腔静脉
  • 2篇腔静脉滤器
  • 2篇腔内治疗
  • 2篇髂静脉

机构

  • 1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汪海洋
  • 9篇孙建明
  • 4篇罗海龙
  • 3篇祁小桐
  • 3篇付健
  • 2篇陈以宽
  • 2篇唐博
  • 1篇张一凡

传媒

  • 3篇介入放射学杂...
  • 3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血管外科...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中华血管外科...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毒品注射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疗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随着社会吸毒人群的增长,毒品注射已成为继医源性、外伤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主要病因,其诊疗方案的选择尚没有相关指南及统一的专家共识,治疗仍以外科手术为主。近年来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本文就有关毒品注射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国内外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何瑶汪海洋罗海龙孙建明
关键词:吸毒人员静脉注射吸毒
腹腔镜联合负压引流治疗Ⅰ型巨大腹股沟阴囊疝疗效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联合负压引流治疗Ⅰ型巨大腹股沟阴囊疝(GIS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TAPP手术联合负压引流治疗的37例Ⅰ型GISH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中疝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等结果。结果37例Ⅰ型GISH患者均顺利完成TAPP手术,术中经阴囊途径于腹膜前间隙留置负压引流管,所有患者无新增辅助穿刺孔及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47.3±21.8)min,疝环大小(48.6±11.5)mm,术中出血量(31.9±17.3)ml,术后引流时间(7.2±2.3)d,引流量(820.8±138.2)ml,术中无腹腔脏器副损伤。术后3例患者出现轻微并发症,1例为术中损伤腹壁下动脉,1例为术后症状性血清肿,1例为脐部穿刺点感染。出院后平均随访时间13.7个月,无疝复发或补片感染病例。结论TAPP联合负压引流是一种微创治疗Ⅰ型GISH安全而有效的手术方法,但还需要前瞻性、大样本、长期随访结果予以证实。
杨蕾罗海龙祁小桐张灏龙汪海洋唐博
关键词:阴囊疝腹腔镜疝修补术负压引流
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胶联合硬化剂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早期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国产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utyl cyanoacrylate,n-BCA)医用胶联合硬化剂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早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53例(62条患肢)采用国产n-BCA医用胶联合硬化剂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技术细节、近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技术成功率100%。术后3~7 d大隐静脉闭合率为96.8%(60/62)。49例患者(57条患肢)在术后3个月完成随访,大隐静脉主干闭合率为96.5%(55/57),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显著低于术前[(1.9±1.3)分vs(6.1±2.3)分,P<0.001],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术前[(76.2±3.1)分vs(63.7±4.7)分,P<0.001],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患者均无发生症状性肺栓塞和患肢感染。17例(27.4%)患者穿刺点周围出现局部瘀斑,9例(14.5%)患者出现类静脉炎样反应,均在2~4周后自行消退。1例患者出现严重过敏反应。1例患者术后第3天发生胫后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应用国产n-BCA医用胶联合硬化剂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张明逸喻武冉坤李瑞豪喻诗雄汪海洋孙建明唐博陈以宽
关键词:医用胶硬化剂静脉曲张大隐静脉
BOPPPS教学模型在血管外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BOPPPS教学模型在血管外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6月中单月的实习生共18人为试验组,采用BOPPPS教学模型教学查房。双月实习生共18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查房模式。试验组将导入、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小结6个模块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查房,效果评价包括两组学生的出科考试成绩,问卷调查试验组的实习生是否对教学查房满意以及个人收获。结果:试验组平均出科考试成绩为(90.11±2.84)分;对照组平均出科考试成绩为(86±3.27)分。试验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的满意度为94%,个人收获大的比率为83%。结论:在血管外科教学查房中,应用BOPPPS模型教学查房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及满意度,值得推广。
付健汪海洋刘凡运祁小桐罗海龙
关键词:教学查房参与式学习
下腔静脉滤器回收困难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0年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患者为防止致命性肺栓塞的发生,在存在抗凝禁忌或抗凝失败等情况下,放置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IVCF)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1-4]。可回收IVCF的应用在过去十年大幅增长,但回收率较低[5,6],平均回收率仅为34%,大多数滤器并没有被回收[7]。随着滤器留置时间的增加,滤器倾斜、下腔静脉壁穿透(0~50%)、滤器断裂(2%~10%)、滤器移位(0~18%)、下腔静脉血栓阻塞(2%~30%)和DVT或肺栓塞复发(0.5%~6%)等滤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4,8-10]。
聂梦林汪海洋孙建明
关键词:下腔静脉滤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腔静脉血栓留置时间抗凝
腔内技术回收倾斜贴壁下腔静脉滤器31例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球囊移位和导丝成襻Loop技术取出倾斜贴壁的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IVCF)的技巧和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9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处理的31例IVCF倾斜贴壁回收困难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6例,年龄为(57.9±16.4)岁。滤器留置(7~693)d,术中采用球囊辅助移位、导丝成襻Loop技术解除回收钩贴壁状态,取出滤器。记录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和随访期下腔静脉(IVC)通畅性。结果31例倾斜贴壁IVCF均成功取出,其中应用Denali滤器3例,OptEase滤器20例,Celect滤器6例,Günther Tulip滤器2例。采用球囊辅助移位技术12例,导丝成襻Loop技术19例(单Loop 6例,同向双Loop 9例,双向双Loop 4例)。手术时间为35~157 min。回收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9.68%(3/31),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4~48个月,1例因颅内胶质瘤死亡,IVC通畅率为100%。结论采用球囊移位、导丝成襻Loop技术可有效解除滤器倾斜,提高倾斜贴壁所致取出困难的可回收IVCF回收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聂梦林汪海洋付健刘凡运孙建明
关键词:下腔静脉滤器回收方法肺栓塞
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诊治进展被引量:22
2018年
血栓性浅静脉炎(SVT)既往被认为是自限性疾病。近年来,大量研究结果显示SVT可能导致深静脉血栓甚至肺栓塞的发生。SVT的发病易感因素与深静脉血栓大致相同并且其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多普勒超声现已成为诊断及评估SVT的首选检查方法。现针对SVT国内外尚没有统一的治疗策略。本文就目前SVT的诊疗进展等进行综述。
张骞汪海洋孙建明
关键词:血栓性浅静脉炎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髂静脉受压综合征腔内治疗进展被引量:21
2020年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重要诱因,已在国内外学者中达成共识,血管腔内治疗较传统治疗能降低患者住院周期、减少并发症、改善就医体验。目前下肢血栓减容的方式主要包括导管溶栓(CDT)、机械性血栓清除技术(PMT),根据髂静脉狭窄具体情况植入支架。本文就下肢DVT合并IVCS的腔内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张豪汪海洋罗海龙孙建明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髂静脉受压综合征腔内治疗
导管接触溶栓与切开取栓治疗急性下肢缺血效果比较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比较股动脉切开取栓和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缺血(ALL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切开取栓或CDT治疗的ALLI患者临床资料。评估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再干预率及截肢率。Cooley疗效标准评估美国血管外科协会(SVS)/国际心血管外科学会(ISCVS)急性肢体缺血分级为Ⅱ级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共纳入患者107例,其中59例接受CDT,48例接受切开取栓治疗。两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CDT组、切开取栓组患者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率(11.9%对14.6%)、死亡率(5.1%对6.3%)、再次手术干预率(17.0%对22.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T组SVS/ISCVS缺血分级为Ⅱ级患者截肢率高于切开取栓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对2.3%,P>0.05)。根据病因和Cooley疗效标准评估缺血分级Ⅱ级患者出院时下肢缺血改善情况,动脉栓塞患者痊愈比例在切开取栓组大于CDT组(82.5%对62.8%,P<0.05),血栓形成患者痊愈比例在CDT组大于切开取栓组(92.3%对25.0%,P<0.05);根据缺血时间和Cooley疗效标准评估患者出院时缺血改善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取栓、CDT两种术式治疗ALLI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应根据患者SVS/ISCVS缺血分级、病因及伴有基础疾病制定治疗方案。
张骞汪海洋付健孙建明
关键词:急性下肢缺血切开取栓
雷诺综合征的诊治进展被引量:9
2017年
1862年Maurice Raynaud首先报道了患者受到寒冷或情绪变化等刺激后肢端皮肤颜色间歇性由苍白到发绀、潮红、最后到正常的现象,伴随疼痛或紧绷感,后人将其命名为雷诺现象(Raynaud’s phenomenon,RP)。
汪海洋张一凡孙建明
关键词:雷诺综合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