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莎莎

作品数:11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结核
  • 8篇肺结核
  • 3篇抗结核
  • 2篇胸膜
  • 2篇胸膜炎
  • 2篇血清
  • 2篇沙星
  • 2篇涂阳肺结核
  • 2篇细胞
  • 2篇疗效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免疫
  • 2篇免疫功能
  • 2篇耐多药
  • 2篇耐多药肺结核
  • 2篇结核化疗
  • 2篇结核性
  • 2篇结核性胸膜炎
  • 2篇抗结核化疗

机构

  • 11篇郑州市第六人...

作者

  • 11篇闫莎莎
  • 9篇尤英霞
  • 4篇黄庆红
  • 3篇黄庆红
  • 1篇李瑞
  • 1篇陈裕
  • 1篇任鹏飞

传媒

  • 2篇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白求恩医学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鱼腥草注射液联合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肺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鱼腥草注射液联合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MRSA感染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静脉注射利奈唑胺注射液,60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鱼腥草注射液,100 m L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 m L,1次/d。两组均治疗2周。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MRSA清除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血清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49%、94.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MRSA清除率分别为74.36%、92.31%,两组MRSA清除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咳痰缓解时间、胸闷、气促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PCT)、总氧化态(TOS)水平明显降低,而总抗氧化态(TAS)和对氧磷酶1(PON1)水平明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学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鱼腥草注射液联合利奈唑胺治疗MRSA感染肺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有利于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黄庆红尤英霞闫莎莎
关键词:鱼腥草注射液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血清学指标
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对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治疗价值评析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对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治疗价值。方法 83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1例)和左氧氟沙星组(42例)。常规组采取单纯抗结核化疗治疗,左氧氟沙星组采取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8个月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左氧氟沙星组患者复治涂阳肺结核8个月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分别为90.48%、95.24%,高于常规组的70.73%、75.61%(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个月两组均优于治疗前,且左氧氟沙星组较常规组生活质量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对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治疗价值高,可有效促进痰菌转阴和病灶吸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黄庆红尤英霞闫莎莎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抗结核化疗复治涂阳肺结核
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联合3DVThAE/15DVThE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联合3DVThAE/15DVThE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PTB)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5例PTB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47)和研究组(n=48)。对照组采用3DVThAE/15DVThE方案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痰菌转阴率及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9.58%)高于对照组(70.21%)(P<0.05);研究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痰菌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血清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联合3DVThAE/15DVThE方案治疗PTB,能有效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提高痰菌转阴率。
闫莎莎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免疫功能
伏立康唑不同途径给药抗肺结核并发肺曲霉菌病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伏立康唑不同给药方式对肺结核(TB)并发肺曲霉菌病(PA)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26例TB并发PA患者,采用随机法进行分组。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常规组于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伏立康唑口服治疗,研究组于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伏立康唑序贯疗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免疫球蛋白G(Ig G)]、肺功能[肺动态顺应性(Cdyn)、响应频率(Fres)、气道阻力(RAW)、气道峰压(PIP)]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06%)高于常规组(76.19%)(P<0.05);治疗后,研究组TNF-α、IL-8、CRP、ESR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Ig A、Ig M、Ig G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Cdyn高于常规组,Fres、RAW、PIP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与常规组(19.05%)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伏立康唑序贯疗法能提高TB并发PA患者临床疗效,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肺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闫莎莎
关键词:肺结核肺曲霉菌病伏立康唑序贯疗法
肺结核患者肺泡灌洗液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被引量:9
2017年
肺结核的发病原因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着密切关系,结核患者外周血免疫功能检测的报道较多,对于肺泡灌洗液的T淋巴细胞水平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仪对60例肺结核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肺泡灌洗液(BALF)及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尤英霞闫莎莎黄庆红常慧澜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肺结核患者肺泡灌洗液外周血免疫功能检测健康体检者
利福布汀联合莫西沙星应用于耐多药肺结核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利福布汀联合莫西沙星应用于耐多药肺结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利福布汀胶囊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利福布汀胶囊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痰菌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福布汀联合莫西沙星联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可有效提高痰菌转阴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尤英霞黄庆红闫莎莎
关键词:利福布汀莫西沙星耐多药肺结核
体外高频热疗辅助抗结核化疗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体外高频热疗+抗结核化疗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3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以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参照组180例患者采纳抗结核化疗治疗,实验组180例患者采纳体外高频热疗辅助抗结核化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胸膜厚度、胸腔积液吸收时间。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7.78%)比参照组(88.89%)高,实验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胸膜厚度均比参照组低,实验组胸腔积液吸收时间比参照组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高频热疗辅助抗结核化疗可有效减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炎症反应,促进胸腔积液吸收,值得借鉴。
尤英霞常慧澜闫莎莎王正翠王廷廷刘帅鹏
关键词:体外高频热疗抗结核化疗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疗效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ATG3和FOXO3水平变化对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评估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中自噬相关基因3(ATG3)和叉头转录因子O亚型3(FOXO3)表达水平变化以及与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以2019年9月~2022年9月于本院就诊的91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观察组)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时期于本院体检的9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ATG3和FOXO3表达水平;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中ATG3和FOXO3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预后的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中ATG3和FOXO3表达水平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中ATG3和FOXO3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轻症组相比,重症组患者血清中ATG3和FOXO3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预后不良组相比,预后良好组患者血清中ATG3和FOXO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ESR、PCT、CRP、TNF-α、INF-γ和IL-2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中ATG3和FOXO3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SR、CRP、ATG3和FOXO3为影响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中ATG3和FOXO3表达水平联合预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预后较ATG3和FOXO3单一指标预测效果更优(P<0.05)。结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中ATG3和FOXO3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且与活动性肺结核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二者联合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尤英霞陈裕任鹏飞李瑞闫莎莎
关键词:活动性肺结核预后
地塞米松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及对胸腔积液IL-6、IL-8和hs-CR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并探讨地塞米松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对胸腔积液IL-6、IL-8、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04~2017-01收治的78例结核性胸膜炎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患者实施胸腔穿刺后注入地塞米松和尿激酶,对照组39例在胸腔中注入尿激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胸腔积液IL-6、IL-8、hs-CRP水平变化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18%(34/39)、66.67%(26/39)%,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6、IL-8、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临床治疗结核性胸膜炎采用地塞米松联合尿激酶治疗疗效显著,有助于降低患者胸腔积液中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
尤英霞黄庆红闫莎莎
关键词:地塞米松尿激酶结核性胸膜炎疗效
胸腺肽和抗结核药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对T淋巴细胞功能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胸腺肽和抗结核药对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8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单纯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2SHRZE/1HRZE/5HRE),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治疗,疗程均为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痰菌阴转率和肺部病变吸收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升高,CD^+8水平显著降低;治疗后两组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的痰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肺部病变吸收情况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胸腺肽可增强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更好的促进肺结核患者肺部病变的吸收,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可参考的辅助用药。
黄庆红尤英霞闫莎莎
关键词:复治涂阳肺结核抗结核药胸腺肽T淋巴细胞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