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新艳

作品数:14 被引量:49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阻塞性
  • 4篇阻塞性肺疾病
  • 4篇慢性
  • 4篇慢性阻塞性
  • 4篇慢性阻塞性肺...
  • 4篇疾病
  • 4篇肺疾病
  • 2篇低剂量
  • 2篇低剂量CT扫...
  • 2篇动脉
  • 2篇运动神经
  • 2篇运动神经元
  • 2篇运动神经元病
  • 2篇支气管
  • 2篇神经元
  • 2篇气道
  • 2篇气管
  • 2篇文献复习
  • 2篇误诊
  • 2篇哮喘

机构

  • 12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呼吸疾病...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杨新艳
  • 6篇张挪富
  • 3篇刘春丽
  • 2篇邝爱玲
  • 2篇钟南山
  • 2篇王欣妮
  • 2篇谢佳星
  • 2篇关玉宝
  • 2篇江倩
  • 2篇李靖煦
  • 2篇王涛
  • 2篇夏亭亭
  • 2篇刘恒
  • 1篇李靖
  • 1篇叶枫
  • 1篇李志杰
  • 1篇李时悦
  • 1篇洪城
  • 1篇要国华
  • 1篇刘靖华

传媒

  • 3篇广东医学
  • 2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结核与肺部疾...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6
  • 1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嗜酸性粒细胞性细支气管炎研究进展
2024年
嗜酸性粒细胞性细支气管炎是一种近年来发现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相关性肺病,以末梢气道病变为主体,是难治性咳喘的少见病因。患者以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症状起病;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嗜酸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肺功能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无可逆性;胸部CT提示细支气管管壁增厚和(或)小叶中心性结节;肺活检见细支气管管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吸入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无效,口服糖皮质激素快速起效,但可能复发;部分病例使用抗IL-5单抗或抗IgE单抗治疗有效。现有的报道大多数是以病例报告的形式,尚无系统的综述和荟萃分析研究,目前未能引起呼吸科医师的普遍关注。本文围绕嗜酸性粒细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嗜酸性粒细胞性细支气管炎的早期识别能力及治疗水平。
马冉杨新艳
关键词:细支气管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呼吸内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探索被引量:16
2014年
总结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内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在平台构建、准入标准、培训方法、教学交流平台的构建等方面工作开展的情况,探讨适合我国呼吸内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模式和方法。
叶枫杨新艳谢佳星陈荣昌钟南山
关键词:医学教育
运动神经元病误诊为COPD2例并文献复习
2017年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运动神经元病的诊断意识,减少误诊。方法报道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2例被误诊为COPD的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并文献复习,以“运动神经元病”或“运动神经元疾病”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的运动神经元病的误诊病例,检索时间为1990年1月至2016年2月。结果2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4.5岁,均以气促进行性加重为主要表现,肺功能提示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血气分析表现为低氧血症,无二氧化碳潴留。肌电图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经神经内科会诊,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数据库共检索出运动神经元病误诊病例共341例,以颈椎病206例、脑血管疾病46例、腰椎病27例、慢性支气管炎10例居前四位。误诊为呼吸系统疾病文献共12篇,26例。早期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肺内感染、COPD、肺动脉高压、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扩张并感染、过敏性哮喘。结论运动神经元病临床表现不特异,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时更加容易漏诊,临床医师应详细询问病史、系统查体,并结合肺功能、血气分析等辅助检查,全面考虑,早做排除,以防误诊。
邝爱玲杨新艳陈日垦张贻涛刘恒张挪富
关键词:运动神经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误诊
低剂量CT扫描对COPD及哮喘患者近端气道重塑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通过低剂量CT扫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哮喘患者近端气道定量CT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COPD及哮喘患者近端气道重塑情况。方法搜集52例稳定期哮喘患者、69例稳定期COPD患者及20名健康对照人群,行低剂量呼吸双相CT检查,采用多因素分析对三组定量CT气道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OPD、哮喘及健康对照组LA/BSA、WA/BSA、TA/BSA、WA%及Pi10W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表现为哮喘组LA/BSA及TA/BSA均小于COPD组及健康对照组(P均<0.05),同时哮喘组WA%及Pi10WA均大于COPD组及健康对照组(P均<0.05)。结论哮喘患者近端气道较COPD存在明显的气道重塑,且气道重塑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管腔面积缩小;COPD患者近端气道重塑并不明显。
夏亭亭赖政道尤晓婷潘小环李靖煦杨新艳关玉宝
关键词:COPD哮喘气道重塑
17例肺动脉干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肺动脉干占位病变的病因构成和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21年8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患者中有病理诊断结果的17例肺动脉干占位性病变的患者。17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9例;年龄范围为26~70岁,平均年龄(52.1±15.8)岁。根据病理分为血栓5例、癌栓10例和菌栓2例。癌栓患者包括8例肺动脉肉瘤、1例绒癌肺动脉转移、1例白血病合并肺动脉内髓样肉瘤。菌栓患者包括1例细菌菌栓、1例真菌菌栓。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特征、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结果:17例患者从首诊到确诊时间为10.0(4.0,12.0)个月,其中癌栓患者确诊时间为11.5(8.0,12.0)个月;症状主要有气促(94.1%,16/17)、胸痛(82.4%,14/17)、咳嗽(88.2%,15/17)、咳痰(47.1%,8/17)、咯血(29.4%,5/17)。癌栓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为274.00(217.25,405.00)×10^(9)/L,D二聚体为0.71(0.51,0.97)ng/L,纤维蛋白原为6.30(4.95,7.72)g/L;血栓患者分别为156.00(126.50,274.00)×10^(9)/L、1.96(1.11,5.02)ng/L、4.31(2.43,6.09)g/L。心电图异常15例,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35.3%,6/17)、T波低平(64.7%,11/17)、右束支传导阻滞(35.3%,6/17)。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右心室负荷增加11例。癌栓患者的估测肺动脉收缩压为60.50(44.00,98.00)mmHg(1 mmHg=0.133 kPa),血栓患者为49.50(32.25,63.75)mmHg。2例菌栓和3例血栓患者预后良好。结论:临床医师应重视对肺动脉干占位病变进行病因筛查。血小板计数升高可能对鉴别癌栓存在一定价值。
马冉江倩顾莹莹赵瑾王涛王欣妮杨新艳苏小芬张挪富刘春丽
关键词:肺动脉肺栓塞
运动神经元病误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提高临床医生对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运动神经元疾病的诊断意识,减少误诊。方法 报道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2例被误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并文献复习,以"运动神经...
邝爱玲杨新艳陈日垦张贻涛刘恒张挪富
关键词:运动神经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误诊
低剂量CT扫描结合多平面重建在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评价低剂量CT扫描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3-6级(段支气管为3级)支气管的显示情况。方法106例研究对象(正常对照组20例,稳定期COPD86例)均行低剂量CT扫描,利用VIDA气道分析软件多平面重建、观察右上叶尖段及两下叶后基底段3-6级支气管。随机抽取其中50例研究对象,分析两位放射医师的观察一致性。结果两组右上叶尖段及两下叶后基底段3级支气管显示率均为100%,4级支气管显示率均达90%或以上,5级支气管显示率均达75%或以上,6级支气管显示率均约50%左右,两组各段3-6级支气管显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位放射医师观察者间一致性检验结果为:3级支气管观察结果完全一致,4级支气管Kappa值为0.51,5级支气管Kappa值为0.46,6级支气管Kappa值为0.40。结论低剂量CT扫描结合气道多平面重建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可以很好地显示COPD3—5级支气管,有利于COPD的定量CT分析研究。
尤晓婷夏亭亭关玉宝潘小环李靖煦梁嘉敏杨新艳赖政道
关键词:低剂量CT扫描多平面重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骑跨型肺动脉栓塞溶栓治疗后继发肺梗死一例
2016年
患者女,50岁,因“下肢肿胀疼痛半个月,晕厥、气促4d,胸痛1d”于2015年8月30日人院。患者2015年8月11日于外院行“清宫术”后阴道流血,给予“酚磺乙胺”静脉滴注7d,用药期间右下肢逐渐出现肿胀、疼痛,诊断为“风湿病”并给予消炎镇痛治疗后疼痛减轻,但肿胀无改善。
洪城张挪富李时悦杨新艳陈日垦段林立刘春丽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溶栓治疗肺梗死骑跨型肿胀疼痛继发
超声右心功能指标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的相关性
2023年
目的探讨超声右心功能指标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8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COPD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将肺动脉收缩压(PASP)≥35 mmHg(1 mmHg=0.133 kPa)的患者45例纳入COPD高PASP组,将PASP<35 mmHg的患者59例纳入COPD正常PASP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脏彩超右房内径(RA内径)、右室横径(RV横径)、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及患者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和西药费。结果两组患者年龄、BMI、E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T-proBNP、RA内径、RV横径、SV、PAS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高PASP组和COPD正常PASP组的平均住院日(7.24 d和6.18 d)、平均住院费用(17079.3元和13369.2元)、西药费(4123.1元和3037.1元)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8、2.187、2.282,P<0.05)。住院天数、RA内径横径、NT-proBNP与住院费用存在相关性(r=0.633、0.256、0.492,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平均住院日、高NT-proBNP、低SV和高RA内径是COPD患者住院费用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高Npro-BNP、低SV和高RA内径是COPD患者住院费用升高的危险因素。
马冉江倩姚漪婷陈扬航钟碧华王欣妮杨新艳王涛张挪富刘春丽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脑钠肽前体
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抗菌肽的表达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组织抗菌肽(CRAMP)的表达。方法 8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和模型组(75只),模型组使用脂多糖腹腔注射诱导小鼠ALI,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于处理后不同时间点取材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并用荧光定量探针法(PCR)检测小鼠CRAMP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LI小鼠的肺组织CRAMP表达增加,于12 h达高峰。结论 CRAMP可能参与了ALI的发生发展。
杨新艳张挪富谢佳星何新明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脂多糖抗菌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