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金刚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1篇代谢
  • 1篇凋亡
  • 1篇胰十二指肠
  • 1篇胰十二指肠切...
  • 1篇胰十二指肠切...
  • 1篇十二指肠
  • 1篇十二指肠切除
  • 1篇十二指肠切除...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大出血
  • 1篇栓塞
  • 1篇死亡率
  • 1篇髓系
  • 1篇髓系白血病
  • 1篇糖代谢

机构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贺金刚
  • 2篇张伶
  • 2篇鲜敬荣
  • 2篇全静
  • 2篇张帅帅
  • 2篇陈莎娜
  • 2篇王娟

传媒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探讨髓系白血病细胞株糖酵解表型特征被引量:1
2014年
探讨髓系白血病细胞株的糖酵解表型特征及其潜在的调控机制。葡萄糖试剂盒和乳酸试剂盒分别检测5株白血病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葡萄糖消耗(G)和乳酸生成含量(L),计算L/G比值来评估糖酵解水平;定量PCR检测糖酵解相关基因GLUT、MCT1 mRNA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体外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AKT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显示,KG1a和K562细胞体外培养24 h后的L/G比值分别为1.78和1.71,接近糖酵解表型时L/G为2的比值,同时这两株细胞高表达糖酵解相关基因GLUT1和MCT1 mRNA。低糖(0.5 mmol/L)、中糖(5 mmol/L)、高糖(10 mmol/L)处理KG1a和K562细胞40 h后,两株细胞的增殖能力、葡萄糖消耗和乳酸生成随葡萄糖浓度增加而增强,高糖组增加更为显著(P<0.05)。相反,若糖酵解抑制剂2-DG(0,5,10 mmol/L)处理白血病细胞40 h后,两株细胞的增殖能力及糖酵解代谢水平随2-DG浓度增加而降低,高浓度2-DG组(10 mmol/L)降低更为显著(P<0.05)。此外,AKT抑制剂低浓度(5μmol/L)短时间(12 h)处理后能抑制白血病细胞AKT蛋白磷酸化水平,同时降低细胞的葡萄糖消耗和乳酸生成(P<0.05)。该研究提示髓系白血病细胞具有高糖酵解表型,AKT可能参与调控白血病的糖代谢过程,这有助于阐明白血病的能量代谢特征以及为白血病的靶向抗代谢治疗奠定基础。
陈莎娜鲜敬荣王娟贺金刚全静张帅帅张伶
关键词:髓系白血病糖代谢糖酵解AKT
干扰核仁磷酸蛋白对人白血病OCI/AML3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2014年
目的:探讨抑制核仁磷酸蛋白(nucleophosmin,NPM)1基因对人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空载慢病毒p GIPZ和NPM干扰慢病毒sh NPM分别感染携带NPM1突变的OCI/AML3白血病细胞株以及对照白血病细胞株HL60。采用q 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白血病细胞的sh NPM组以及Mock和p GIPZ组细胞及NPM1 A型突变(NPM1-m A)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和瑞氏染色法观察OCI/AML3的sh NPM组以及Mock和p GIPZ组细胞凋亡情况,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OCI/AML3的sh NPM组以及Mock和p GIPZ组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p-ERK信号分子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抑制剂(PD98059)处理后OCI/AML3的sh NPM组以及Mock和p GIPZ组细胞凋亡率的改变。结果:干扰NPM1明显抑制OCI/AML3细胞株NPM1-m A的m RNA水平(F=20.078;P=0.000,PMock vs.sh NPM=0.001,Pp GIPZ vs.sh NPM=0.003,PMock vs.p GIPZ=0.333)和蛋白水平,伴有胞质NPM突变蛋白表达明显减弱;干扰NPM1能明显上调OCI/AML3细胞凋亡率(F=25.236,P=0.000,PMock vs.sh NPM=0.001,Pp GIPZ vs.sh NPM=0.001,PMock vs.p GIPZ=0.729),同时光镜下观察到干扰组细胞出现凋亡小体等凋亡形态学特征。此外,干扰NPM1可上调OCI/AML3细胞中促凋亡分子Bax的蛋白和m RNA表达(F=7.649,P=0.000;PMock vs.sh NPM=0.015,Pp GIPZ vs.sh NPM=0.015,PMock vs.p GIPZ=0.984)、下调抗凋亡分子Bcl-2的蛋白和m RNA表达(F=5.190,P=0.000;PMock vs.sh NPM=0.034,Pp GIPZ vs.sh NPM=0.029,PMock vs.p GIPZ=0.909);干扰NPM1能明显下调p-ERK的表达,PD98059抑制剂阻断MAPK通路可促进OCI/AML3细胞凋亡(F=25.643,P=0.007)。结论:NPM1突变基因在白血病细胞抗凋亡特性中发挥重要作用,潜在的分子机制可能与ERK信号分子及Bax/Bcl-2表达有关。
王娟陈莎娜全静贺金刚张帅帅鲜敬荣张伶
关键词:白血病基因突变凋亡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大出血的处理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大出血(Post-pancreaticoduodenectomy hemorrhage, PPH)的处理方法。  方法:总结我院2005年1月—2015年6月期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大出血(PP...
贺金刚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大出血死亡率介入栓塞手术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