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爽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子宫
  • 5篇子宫内膜
  • 5篇内膜
  • 5篇宫内
  • 5篇宫内膜
  • 4篇子宫内膜癌
  • 4篇内膜癌
  • 4篇宫内膜癌
  • 3篇卵巢
  • 2篇预后
  • 2篇子宫内膜癌患...
  • 2篇微小RNA
  • 2篇卵巢癌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癌患者
  • 1篇多糖
  • 1篇医用
  • 1篇医用器械
  • 1篇异位囊肿

机构

  • 8篇南阳市中心医...
  • 1篇郑州大学第三...

作者

  • 8篇袁爽
  • 4篇郭小芬
  • 3篇杨然
  • 3篇许静
  • 2篇冯磊
  • 2篇孙丽
  • 2篇杨建敏
  • 2篇付小玲
  • 2篇李松
  • 1篇任红娟
  • 1篇孙慧霞
  • 1篇李刚
  • 1篇汪爱兵
  • 1篇刘弘扬
  • 1篇王媛
  • 1篇冯磊

传媒

  • 1篇中医研究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检验医学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外女性健康...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腹腔镜下垂体后叶素注射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注射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采用稀释的垂体后叶素注入到卵巢皮质与卵巢囊肿壁间隙后再行剥除,对照组采用常规剥除法。术前和术后超声检测卵巢窦卵泡数(AFC)和卵巢体积。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后AFC值和卵巢体积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术后AFC减少率为(12.84±1.17)%,小于对照组的(37.88±1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术后卵巢体积缩小率为(28.84±6.86)%,少于对照组的(52.36±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会导致卵巢储备功能的降低,在术中增加使用垂体后叶素注射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相对减少。
任红娟杨建敏郭小芬冯磊袁爽汪爱兵
关键词:垂体后叶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卵巢储备功能
半枝莲多糖通过Hippo通路介导人卵巢癌OVCAR3细胞铁死亡的作用机制
2024年
目的:研究半枝莲多糖对人卵巢癌OVCAR3细胞铁死亡的调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法检测不同质量分数(0、10、20、40、80 mg/L)半枝莲多糖作用24、48和72 h对OVCAR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最后评估10μmol/L维替泊芬[Yes相关蛋白(yes associated protein,YAP)抑制剂]和80 mg/L半枝莲多糖两者单用或联用对铁死亡相关分子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4(long-chain acyl-CoA synthetase 4,ACSL4)和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TFRC)、Hippo通路中磷酸化YAP(phosphorylation YAP,p-YAP)和YAP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半枝莲多糖可提高OVCAR3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P<0.05);可上调Bax、下调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可上调OVCAR3细胞中E-cadherin mRNA的表达,下调N-cadherin和Vimentin mRNA的表达(P<0.05);可抑制ACSL4和TFRC mRNA的表达(P<0.05),降低p-YAP/YAP比值(P<0.05)。结论:半枝莲多糖可抑制OVCAR3细胞的增殖和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促进细胞凋亡和铁死亡,这可能与半枝莲多糖对Hippo通路的抑制有关。
许静付小玲袁爽
关键词:半枝莲多糖卵巢癌
一种白带取样送检装置
一种白带取样送检装置,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支撑板设置于收纳箱内部的下侧,试管本体的下侧抵触在弧形槽的内底壁上;限位板悬设在支撑板的上侧,限位板上的数个圆孔活动套设在数个试管本体上,限位板的下侧通过数个支杆与支撑板...
许静孙慧霞袁爽
微小RNA-191通过靶向调节TET1影响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微小RNA-191(miR-191)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RT-PCR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癌旁组织和子宫内膜癌细胞中miR-191及TET1的表达,检测转染miR-191 inhibitor后细胞TET1 mRNA的变化。MTT法和Transwell法检测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TET1蛋白表达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miRNA-191与TET1的关系。结果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R-191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TET1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抑制miR-191可显著抑制Ishikawa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上调TET1表达水平(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显示,TET1是miR-191的潜在靶基因,miR-191对TET1基因的表达存在显著调控作用。结论 miR-191可能通过靶向下调TET1的表达水平,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李松董莉丽孙丽李刚袁爽王学博王克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增殖
子宫内膜癌组织miR-433的表达及其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2023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组织中微小RNA-433(miR-433)相对表达量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7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确诊的子宫内膜癌患者98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化疗4个周期后疗效是否敏感将所有患者分为化疗敏感组(79例)和化疗不敏感组(19例)。收集化疗结束后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3 c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miR-433相对表达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子宫内膜癌化疗敏感性的因素。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组织miR-433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分期Ⅲ~Ⅳ期、有淋巴转移、组织低分化的子宫内膜癌患者miR-433相对表达量分别低于FIGO分期Ⅰ~Ⅱ期、无淋巴转移、组织中/高分化的子宫内膜癌患者(P<0.05)。化疗不敏感组癌组织miR-433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化疗敏感组(P<0.05)。肿瘤直径、FIGO分期、淋巴转移、组织分化程度与子宫内膜癌化疗敏感性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和miR-433相对表达量是影响子宫内膜癌化疗敏感性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值分别为2.716、0.847,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420~5.196、0.766~0.936]。结论miR-43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与化疗敏感性有关。
袁爽冯磊郭小芬付小玲许静刘弘扬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化疗敏感性
宫腔镜腹腔镜手术联合高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保育功能被引量:17
2021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手术联合高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保育功能。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4例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患者予以宫腔镜腹腔镜手术联合高效孕激素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纯高效孕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的血清癌胚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和妊娠情况(成功受孕、流产、早产、足月分娩)。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血清CA125、HE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血清CA125、HE4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成功受孕率和足月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流产率和早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癌患者予以宫腔镜腹腔镜手术联合高效孕激素治疗,可在确保其具备适应证的情况下,保留生育功能,提高受孕率及足月分娩率,其临床效果佳。
李松杨建敏孙丽袁爽王媛董莉丽杨然王学博冯磊
关键词:宫腔镜腹腔镜子宫内膜癌预后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效果及对HE4、AFP、CA724和CA125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析甲磺酸阿帕替尼对晚期卵巢癌(advanced ovarian cancer,AOC)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人附睾蛋白4(HE4)、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724(CA724)及糖类抗原125(CA125)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9月—2022年10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98例晚期卵巢癌患者作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均49例。对照组实施紫杉醇+卡铂化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基础之上加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疗法,对比两个组患者治疗结果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5.71%)优于对照组(63.27%),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36.7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附睾蛋白4(HE4)、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724/125(CA724)/(CA125)]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OC患者应用用阿帕替尼进行治疗,能够很好缓解肿瘤标志物的水平,进一步提升治疗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综合效果佳,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郭小芬杨然董莉丽袁爽
关键词:晚期卵巢癌不良反应率
FOXA1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肌层浸润和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叉头框蛋白A1(FOXA1)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EC)患者肌层浸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EC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OXA1表达水平情况,并根据FOXA1表达水平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随访观察12个月,评估患者预后情况,绘制Kaplan-Meier曲线,采用log-rankχ^(2)检验对比FOXA1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观察24个月,因各种原因失访4例(高表达组1例,低表达组3例),最终纳入96例,其中高表达组41例,低表达组55例,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表达组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log-rankχ^(2)=4.136,P=0.042)。结论 FOXA1表达水平与EC肌层浸润和预后相关,FOXA1高表达水平EC患者肌层浸润程度较轻,预后较好。
郭小芬杨然董莉丽袁爽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