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湘平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农学院园艺学院园艺系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茶树
  • 3篇染色
  • 3篇染色体
  • 3篇酶活性
  • 2篇茉莉
  • 2篇硝酸还原酶
  • 2篇硝酸还原酶活...
  • 2篇还原酶
  • 2篇核型
  • 1篇氮化合物
  • 1篇氮水平
  • 1篇氮素
  • 1篇氮素营养
  • 1篇新梢
  • 1篇新梢生长
  • 1篇性状
  • 1篇有机氮
  • 1篇有机氮化合物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技术

机构

  • 6篇福建农学院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7篇王湘平
  • 4篇苏金为
  • 2篇庄伟建
  • 1篇林治良
  • 1篇赖明志
  • 1篇林俊芳

传媒

  • 4篇福建农学院学...
  • 2篇茶叶科学
  • 1篇华南植物学报

年份

  • 2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茶树栽培种核型的研究被引量:6
1992年
本文用去壁低渗法,研究了九个茶树品种花蕾体细胞染色体的核型。结果表明,在九个品种中,除了政和大白茶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5是三倍体外,其余八个品种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30是二倍体。所有品种的核型特征各不相同,乔木大叶型品种的核型为较对称的“2A”类型,而灌木中叶型的品种为较不对称的“2B”类型。研究指出茶树乔木大叶型品种是较原始的类型,而灌木中小叶型品种是较进化的类型;采用花蕾为材料研究茶树染色体是较为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庄伟建王湘平林治良
关键词:茶树栽培技术核型细胞染色体
6个茶树品种染色体C-带的研究被引量:2
1992年
采用 BSG 法,研究了6个茶树品种花蕾的染色体 C-带。结果表明,各品种多数染色体皆具有着丝点带,只有少数染色体同时具有端带或中间带。各品种染色体 C-带有不同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带纹的有无,位置和宽狭上。每个品种的同源染色体间的带纹亦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还对不同作者对茶树染色体 C-带研究结果上的差异和品种间 C-带带纹的差异原因、研究 C-带的意义,以及研究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庄伟建王湘平林俊芳
关键词:茶树
茶树硝酸还原酶活性与产量性状及氮素营养的关系被引量:4
1990年
硝酸还原酶(NR,E.C.1.6.6.1)是植物体内硝酸盐同化过程中的关键酶,其活性的高低,决定了硝态氮同化成有机氮化合物的速度。同时也直接影响到植物对土壤中无机氮的吸收和利用。近几年来,在水稻、玉米、大豆、棉花等许多作物上,已证实 NR与品种耐肥性,体内氮素营养状态及一些产量性状等方面有密切关系。而对于茶树
王湘平苏金为
关键词:产量性状氮素营养硝酸还原酶活性无机氮有机氮化合物施氮水平
茶苗对No_3^-的吸收动力学及硝酸还原酶活性
1993年
3个不同品种茶苗吸收NO^-_3的动力学分析表明:k_m值,毛蟹<本山<大叶乌龙;V_max值,大叶乌龙>毛蟹>本山,茶苗经NO^-_3亏缺的溶液预培养2d后置于不同NO^-_ 3浓度的溶液中培养,结果显示:在一定NO^-_浓度范围内,溶液中NO^-_3含量增大,NO^-_3吸收上运速率提高,叶片中的NO^-_3含量增多,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强.根部NO^-_3的吸收上运速率调节着硝酸还原酶的诱导及其活性。
苏金为王湘平
关键词:茶苗硝酸盐硝酸还原酶茶树
茉莉苗期低温伤害与几种保护性酶活性变化的关系被引量:3
1993年
2个茉莉品种苗期经低温(3±1℃)处理后,嫩梢组织腺苷三磷酸酶(ATPase)水解活性先升高,尔后下降.在处理期间双瓣种 ATPase 水解活性变化幅度比单瓣种小.低温处理3d 后电泳分析表明,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活性及其酶带数增加.随着处理温度降低至0±1℃,植株出现伤害症状,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电解质渗出率增加,而 SOD 的明显下降比电解质的大量泄漏出现得早.抗寒力不同的2个品种在 SOD 活性及电解质泄漏的变化上有差异.
苏金为王湘平
关键词:茉莉苗期
茉莉染色体核型研究被引量:4
1992年
本文首次报道茉莉[Jasminum sambac(L.)Ait]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2n-2X=26=8m+16sm+2sm(sAT),茉莉染色体以 X=13为基数,但也有少量非整倍体和多倍体细胞.
王湘平赖明志苏金为
关键词:茉莉染色体核型
茶树新梢生长及萎凋过程中SOD活性与脂质过氧化作用被引量:4
1991年
研究了2个茶树品种新梢不同部位叶及其新梢萎凋过程中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脂质过氧化作用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茶树新梢叶随着叶序下移及萎凋时间的延长,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茶叶SOD同工酶分析表明,不同品种茶树的SOD同工酶谱有差异.从酶谱上还看到茶叶经萎凋后酶活性减弱,酶带减少.
苏金为王湘平
关键词:茶树新梢萎凋SOD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