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荣

作品数:8 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儿童
  • 4篇代谢
  • 4篇肥胖
  • 2篇青春期
  • 2篇静息
  • 2篇静息能量
  • 2篇静息能量消耗
  • 2篇肥胖儿
  • 2篇肥胖儿童
  • 1篇代谢并发症
  • 1篇代谢紊乱
  • 1篇代谢异常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定期随访
  • 1篇多动障碍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抵抗
  • 1篇饮食

机构

  • 8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黄荣
  • 6篇彭璐婷
  • 6篇李晓南
  • 6篇李荣
  • 4篇陈梦莹
  • 3篇刘倩琦
  • 1篇莫宝庆
  • 1篇高修成
  • 1篇戚继荣
  • 1篇武苏
  • 1篇汤根兄
  • 1篇陈冉
  • 1篇张琳
  • 1篇王冉
  • 1篇李晓南
  • 1篇杨明

传媒

  • 2篇中华临床营养...
  • 2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饮食行为和体格生长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and hyperactivity, ADHD)儿童体格生长和饮食行为的相关性,为ADHD儿童的管理以及给予饮食行为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2019年6—9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门诊就诊的703名4~13岁ADHD儿童进行调查。对所有儿童进行体格测量,按照BMI-Z评分将ADHD组儿童分为消瘦、正常、超重和肥胖4组,同时对ADHD儿童进行饮食行为问卷(Children’s Eating Behavior Questionnaire, CEBQ)评估,分析ADHD患儿的饮食行为情况与体格生长的关系。结果饮食行为评估显示,消瘦组ADHD儿童在过饱响应、进食缓慢、情绪性饮食减少食物逃避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其他3组(F值分别为17.57,29.32,4.07,P值均<0.01),肥胖组在食物响应、食物喜好、渴望饮料、情绪性过度饮食食物导向维度得分均高于其他3组(F值分别为24.54,47.44,2.96,5.85,P值均<0.05)。多元线性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后,过饱响应、进食缓慢与儿童BMI-Z呈负相关(B值分别为-0.05,-0.07,P值均<0.01),食物响应、食物喜好、情绪性过度进食与儿童BMI-Z呈正相关(B值分别为0.04,0.09,0.05,P值均<0.05)。结论 ADHD儿童情绪性进食、对食物喜好及响应程度过高与超重和肥胖相关,进食速度过慢、对饱食信号的高反应则与消瘦相关。临床治疗不仅要重视改善ADHD患儿核心症状,同时需要关注其饮食行为问题对体格生长的影响。
陈书进吴丹丹黄荣李荣陈梦莹黄懿钖林霜李晓南
关键词:饮食习惯儿童
龋病对儿童生长和营养状况影响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调查龋病儿童的营养状况和患龋的影响因素,提高对儿童龋病危害的认识。方法:调查龋病儿童的家庭状况、喂养行为、刷牙习惯并进行体格测量,膳食分析营养状况和评估口腔咀嚼功能。结果:龋病组儿童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喂夜奶持续时间、零食频次均高于对照组儿童。是否睡前刷牙和是否监督刷牙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龋病组儿童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蛋白质成分、体脂含量,膳食摄入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锌,维生素A、B1、B2、C,烟酸、胆固醇、叶酸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而在体成分中的无机盐含量、骨骼肌含量、维生素E、血液维生素D水平两组之间无差异。在咀嚼不同食物的评估中,龋病组儿童咀嚼能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龋病儿童由于龋齿引起牙体硬组织的缺损和崩解,影响儿童的口腔咀嚼功能,长期能量和营养素摄入不足使得龋病儿童生长发育落后。预防和控制乳牙龋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
李荣黄荣彭璐婷田国英汤根兄
关键词:龋病儿童营养
肥胖儿童青少年静息能量消耗与代谢异常的关系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肥胖儿童青少年不同发育期静息能量消耗(REE)水平及与肥胖合并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年龄7—15岁的肥胖儿童和青少年,测量其身高、体质量(WT)、腰围、臀围、血压及Tanner青春分期;应用间接测热法测定REE;应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体脂质量(FM)、去脂体质量(FFM)等体成分;同时检测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BI)、血脂及血尿酸(UA)水平;并进行肝脏B超检查。结果共纳入肥胖儿童青少年196例(男143例,女53例),年龄(10.1±1.6)岁,REE水平为(1497.2-4-312.1)kcal/d,相关分析显示REE与年龄(r=0.386,P〈0.001)、WT(r=0.676.P〈0.001)、FM(r=0.629,P〈0.001)、FM%(r=0.335,P〈0.001)、FFM(r=0.635,P〈0.001)均呈显著正相关,与FFM%呈显著负相关(r=-0.335,P〈0.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WT与REE呈显著正相关[REE(kcaL/d)=899.469—32.098×年龄(岁)+16.143×WT(kg),P〈0.001]。为校正FM影响,以REE/WT的形式表示单位体质量静息能量消耗,肥胖儿童青少年REE/WT随着青春发育逐渐下降(P〈0.001)。肥胖合并胰岛素抵抗或高血压者REE/WT明显低于无并发症者,在调整年龄后,这种差异依然存在(P〈0.01)。结论肥胖儿童青少年REE水平的下降与青春发育期、肥胖合并胰岛素抵抗及高血压相关。
王冉青丽黄荣李荣彭璐婷刘倩琦李晓南
关键词:静息能量消耗肥胖青春期
儿童骨密度与骨代谢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分析正常和肥胖儿童青少年骨密度与人体成分、骨代谢相关指标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钙、血磷的相关性,为临床评估儿童骨骼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保健科健康体检门诊和肥胖儿童门诊就诊的6~15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同时测定人体成分及骨代谢相关指标。结果共纳入儿童1138例,其中正常体重组606人,超重肥胖组532人。总体骨密度不足检出率为22.5%(正常组14.7%、肥胖组31.4%);肥胖组儿童平均骨密度明显低于正常组(P<0.001)。相关分析显示,正常组儿童骨密度与体重指数(BMI)呈负相关(P<0.001),与25-(OH)D呈正相关(P=0.001)。而肥胖儿童骨密度与BMI、腰围身高比(W/H)、体脂%(FM%)均呈负相关(P<0.001),与骨骼肌%(P=0.008)、25-(OH)D水平(P=0.001)均呈正相关,无论正常或肥胖儿童,骨密度与血清ALP、钙、磷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儿童25-(OH)D水平不足和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均可影响骨密度的增加;血清钙、磷、ALP与儿童骨密度无关。
沈朝霞潘圆圆黄荣周亚男李荣彭璐婷陈梦莹李晓南
关键词:肥胖骨密度25-羟维生素D儿童
肥胖儿童静息能量消耗的初步研究
2016年
目的应用能量代谢仪测定肥胖儿童的静息能量消耗情况,以探讨安静状态下代谢水平与儿童肥胖的关系,同时比较各预测公式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在本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年龄在7—14周岁的儿童。应用间接测热法测静息能量消耗,应用生物电阻抗法测体脂、去脂体质量等体成分。以预测公式值与实测值误差在±10%之内为可以接受的“准确”,超过10%为“高估”,低于10%为“低估”。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72例,其中超重/肥胖组42例,平均年龄(10.4±1.7)岁,体质量指数(24.76±3.16)kg/m。;对照组共30例,平均年龄(10.4±2.0)岁,体质量指数(15.07±2.11)kg/m。。静息能量消耗以kJ/(kg·d)表示,校正性别、年龄的影响因素后肥胖组儿童每天静息能量消耗[(116.45±20.46)kJ/(kg·d)]明显低于对照组[(138.49±38.77)kJ/(kg·d)](P=0.000)。各预测公式准确性尚无一致性定论,研究对象实测值与Harris-Benedict、Schofield、WHO、Mifflin、Cunningham、Liu、Jia公式完全符合的准确率分别为50%、47.6%、42.9%、47.6%、33.3%、42.9%、40.5%。结论肥胖儿童静息能量消耗低于正常儿童,与间接测热法比较,各预测公式准确性均较差。
张琳陈冉李荣陈梦莹彭璐婷黄荣戚继荣李晓南
关键词:肥胖症间接测热法静息能量消耗
利用磁共振波谱定量评价肥胖儿童青少年肝内脂肪含量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利用磁共振波谱技术量化评估肥胖儿童青少年肝内脂肪(IHL)含量,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75例新诊断肥胖儿童青少年进行人体学特征检测、肝功能、血脂、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等检查,并采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定量测定肝内脂肪(IHL)含量,并将肥胖患儿分为单纯性肥胖组(n=45)及肥胖伴有代谢综合征组(n=30),20例健康儿童青少年作为对照组,观察IHL含量在组间的变化情况,分析IHL含量与各临床治疗的相关性以及探寻IHL含量改变的影响因素。结果:正常对照组、单纯性肥胖组、肥胖伴有代谢综合征组IHL含量分别为0.69%(0.37%~0.98%)、3.45%(1.23%~4.86%)、21.2%(15.32%~42.08%),组间两两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表明IHL含量与腰围、腰臀比、体重指数、收缩压、丙氨酸转氨酶、血清甘油三酯、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2h血糖、胰岛素峰值、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显著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增加的腰围、增高的OGTT2h血糖、降低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是IHL含量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早期就可出现IHL增高,而伴发代谢综合征时IHL呈显著升高。量化的IHL与诸多临床、血液指标相关,其中腰围、OGTT2h血糖、高密度脂蛋白是IHL含量的独立影响因素。IHL含量可作为肥胖儿童青少年临床评估较为敏感的指标。
王心高修成李晓南刘倩琦杨明雷娟卞宠平黄荣
关键词:磁共振氢质子波谱代谢综合征
肥胖儿童青少年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特征及其与代谢并发症的关系被引量:23
2020年
目的:研究肥胖并胰岛素抵抗(IR)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正常体质量或肥胖的儿童青少年。测量儿童身高、体质量、腰围,计算腰围身高比(WHtR)、体质量指数(BMI)。根据Tanner标准进行青春发育分期。空腹测定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根据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计算IR指数稳态模型(HOMA-IR),HOMA-IR≥2.69为IR。通过腹部超声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结果:1.共纳入研究对象691例,其中正常体质量组(正常组)183例,年龄(9.73±2.38)岁;肥胖组508例,年龄(10.24±2.05)岁。肥胖组IR检出率高于正常组(55.71%比1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HOMA-IR与年龄(r=0.256,P<0.001)、BMI(r=0.426,P<0.001)、腰围(r=0.454,P<0.001)、WHtR(r=0.321,P<0.001)呈正相关;校正年龄、性别、青春发育分期后,HOMA-IR与BMI(r=0.418,P<0.001)、腰围(r=0.419,P<0.001)、WHtR(r=0.375,P<0.001)仍呈正相关。3.青春发育期,2组儿童HOMA-IR指数上升,但肥胖组HOMA-IR升高较正常组更为明显[TannerⅠ:2.60(1.49,3.94)比1.28(0.80,1.90);TannerⅡ:3.07(1.75,5.17)比1.80(1.16,2.96);TannerⅢ:4.33(2.80,6.57)比2.47(1.41,3.68);TannerⅣ~Ⅴ:3.49(1.04,5.78)比1.91(0.54,2.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与肥胖无IR的儿童青少年相比,肥胖并IR的儿童青少年的收缩压[112(104,124)mmHg比109(98,121)mmHg,1 mmHg=0.133 kPa]、三酰甘油[1.27(0.95,1.81)mmol/L比1.09(0.79,1.61)mmol/L]、空腹血糖[4.80(4.46,5.01)mmol/L比4.48(4.16,4.76)mmol/L]、空腹胰岛素[21.27(16.21,28.56)mmol/L比7.62(4.43,10.83)mmol/L]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R是肥胖儿童青少年NAFLD的危险因素(OR=1.536,95%CI:1.049~2.247,P<0.05)。结论:严重、腹型肥胖是影响儿童和青少年IR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青春发育期肥胖儿童IR程度更为严重。肥胖儿童并IR者更易出现血糖、血脂、血压代
青丽彭璐婷刘倩琦蒋志颖武苏黄荣陈梦莹李荣莫宝庆李晓南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青春期发育代谢紊乱
生活方式干预对肥胖儿童而及青少年膳食、身体活动和健康的影响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经1年的生活方式干预和定期随访观察,评估对肥胖儿童及青少年膳食、身体活动和健康的影响及干预方法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科就诊、体重指数(BMI)>同年龄、同性别的第95百分位数,家长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肥胖儿童及青少年153例。根据干预方案,每3个月随访一次,持续1年,期间监测和评估其膳食、身体活动、体格生长及并发症改善情况。结果完成持续1年的4次定期随访肥胖儿童和青少年52例(34.0%)为随访1年组;随访3~9个月后失访101例(66.0%)为随访<1年组。随访1年组干预后能量[(8524.5±2068.6)kJ比(6464.0±1586.9)kJ,P<0.05]、蛋白质[(75.5±20.7)g比(64.2±16.8)g,P<0.05]、脂肪[(79.0±18.8)g比(60.3±14.2)g,P<0.05]、碳水化合物[(257.1±83.6)g比(188.9±63.8)g,P<0.05]的摄入量减少,每天进行至少20 min中高等强度身体活动的人数增加(0比32.7%,P<0.05);干预后BMI标准差[(3.15±0.85)比(2.46±0.81),P<0.05]、腰围身高比[(0.60±0.04)比(0.56±0.06),P<0.05]、体脂百分比(FMP)[(39.9%±5.4%)比(33.0%±7.4%),P<0.05]下降,而骨骼肌率上升[(32.1%±3.2%)比(36.0%±4.3%),P<0.05];干预后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率明显减少(P<0.05)。干预后随访1年组体脂下降及骨骼肌增加更加明显(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和定期随访1年可以减少肥胖儿童及青少年的能量摄入,增加身体活动,改善临床结局,降低肥胖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蒋志颖刘倩琦黄荣青丽郁珽张丹彭璐婷李晓南
关键词:肥胖生活方式干预定期随访
共1页<1>
聚类工具0